前几天偶尔同朋友聊起中国古代的项目管理。
一位朋友说,我认为西游记是历史上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了。
另一个朋友立刻反驳道,项目管理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周密的项目计划,我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项目经理!这时,有人说:可结果没什么计划的唐僧师徒取回了真经,每一个战役都制定了详细周密实施计划的蜀国却未能完成雄图伟业,这难道是造化弄人?一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有着一定的差异。
关于三国演义的项目管理,大家可以去看看《水煮三国》,写的相当经典。
本文中我主要拿西游记的取经项目为例来进行分析。
西游记取经项目背景:唐僧接到观音菩萨下达的西天取经任务,组成取经团队,项目组成员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
其中唐僧是项目经理、孙悟空是核心技术人员、猪八戒和沙和尚是普通成员。
这个取经团队的直接高层领导是观音姐姐。
取经项目值得借鉴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
虽然在人员组织规划方面项目经理唐僧先生显得有些没有计划,但在人员获取和团队建设上还是很成功的。
取经项目的项目团队是一个绝佳的组合,唐僧被任命为取经项目的项目经理PM,他有着坚韧的品性和极强的原则性,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唐僧懂得宽容大度,用人所长,对于孙悟空这样有能力却偶尔不服管教的成员,能够正确领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特长。
同时,他深得上司支持和赏识,直接得到唐太宗的任命,赐予袈裟、金钵;又得到以观音为首的各路神仙的广泛支持和大力帮助。
项目组中最关键的人物是孙悟空。
他是这个取经团队的核心,但是他的性格极为顽劣不羁,以他大闹天空的壮举,恐怕在现在的企业中没有哪个领导能容忍这种人呆在团队里。
然而,取经项目要想成功实在不能没有这个人才,所以就要考虑如何获取他。
项目经理唐僧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首先,把压在五指山下500年,已经临近绝望的孙悟空挖出来,解救他于水火之中,这时孙悟空必定对唐僧心存感激;然而光收买人心是不够的,要让孙悟空长期稳定地留在团队中,还要给他许诺美好的愿景,例如取完经之后,便可得道成仙,并且是正牌仙人;最后,为了让项目经理能够直接、有效地控制孙悟空,还要给他戴上个紧箍,不听话就念咒惩罚他。
当然,这每一步都要有观世音的提前安排作为铺垫。
猪八戒、沙和尚的获取方法和孙悟空有异曲同工之处,就不一一说明了。
猪八戒这个项目组成员,看起来好吃懒做,贪财好色,又不肯干活,最多牵牵马,好像在团队里根本没有什么用处。
其实他的存在对整个项目团队还是有很大建设意义的,因为他性格开朗,能够接受任何批评而毫无负担压力,在项目组中起了润滑剂的作用。
孙悟空毕竟是个难于管束的主儿,不能仅仅用强制手段来约束他。
这时猪八戒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在孙悟空不爽的时候,上司唐僧不能得罪,否则,轻则被唐僧唠叨得如苍蝇罩头,重则要受金刚圈之苦;沙和尚没招过谁,也没惹过谁,伤害老实人是不对的,所以只好通过戏弄有点儿讨人嫌的猪八戒来排除心中的郁闷,反正猪八戒是个乐天派,任何的指责都不会放在心上。
他们的追逐打闹,还会改善活跃一下团队的气氛。
沙和尚言语不多,任劳任怨,承担了项目中挑担这种粗笨无聊的工作。
很好地完成了项目中的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基本工作。
项目组成员确定之后,项目经理唐先生十分重视团队的建设。
首先,他随时对成员进行培训,包括如何与组内其他成员沟通,如何与外部人员沟通等等,其次,他对表现好的成员随时给予口头表扬,对其取得的阶段性成绩给于认可,用以激励各位成员继续努力。
第三、他一直坚持四人同行、集中办公,这非常有利于团队的沟通交流。
在取经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除了自身的努力工作外,还非常善于利用外部的资源。
只要有问题搞不定,马上向直接上级领导观世姐姐汇报,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或者通过各种关系,找来各路神仙相助,从哪咤到如来佛,全都能被动员过来支持项目的完成。
这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理念,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完成项目的目标。
西游记里特别强调得到高层支持的重要性,这不只表现在项目经理唐僧的取经项目中。
君不见像白骨精这样不会争取上级领导菩萨支持的项目经理,结果吃唐僧肉的项目以失败告终;有靠山的妖魔就大不一样,就算犯了要吃唐僧肉这样天大的事儿,关键的时候都会有菩萨、神仙、弥勒佛跳出来搭救,收回去当个童儿或者打扫庭院,过两年也居然能修成个正果。
例如黑熊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玉兔精等项目经理。
虽然吃唐僧肉的项目失败,以后还有其他机会。
二再说西游记到底是不是如那位朋友所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项目管理案例?我不认同这种观点,我认为西游取经项目存在以下几点不足:其一、一个项目应该有周密的战略性的项目计划,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
项目经理唐先生从接到观音菩萨下达的西天取经任务,没有作任何分析和计划,也没有计划什么时候把经书取回来,更没有落实好项目所需的资源就仓促上路。
在观音菩萨的安排下,沿途收下了悟空、悟能、悟静三个徒弟,得白龙马一匹。
一路上没有阶段性目标Milestone,走到哪儿算哪儿。
其二、一个项目应该有时间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
春去秋来,花谢花开,观音姐姐本来要求三年时间完成取经任务,项目经理唐先生在离开洪福寺时就把期限改为了五到七年,最后的结果是唐僧在贞观十三年九月从长安出发,于贞观二十七年返回长安,整整花了十四年。
项目经理唐僧离开长安后,GM唐太宗特意为其在长安城外建了一座望经亭,等老唐重回长安时,望经亭经过风吹雨打,已是残破不堪了。
一个项目竟然Delay了十一年,真是让GM等到花儿都谢了。
其三、一个项目应该有成本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
相信项目收尾时,连项目经理老唐自己也说不出他这个项目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其四、一个项目应该有风险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
从每一个阶段来看,师徒对前面可能出现的危险从来不做分析识别,没有应对计划,总是等出现问题才去想办法,采取权变措施。
自己解决不了就临时抱佛脚,求爷爷告奶奶请各路神仙帮忙,实在不行就请观音姐姐出面说句公道话儿。
另外,在风险应对措施的选择上,唐先生极少考虑到次生风险,也称作二次风险,最后结果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其五、一个项目应该有明确的范围管理,西游记的取经团队没有。
项目经理唐先生一路上不知道做了多少与项目无关的事情,虽说是好事,但这是极不符合项目管理的理念的。
最后导致的结果,在项目管理上叫做范围蔓延,其直接后果就是超出预算,延误工期。
三说到这里,再谈谈三国中的蜀国三国统一项目和西游记的取经项目到底哪一个更为成功?我个人认为是西游记的取经项目。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项目的项目目标是什么,三国演义中的蜀国和西游记目标都很明确,一个是征服魏国、吴国以完成霸业,一个是将大乘佛法经书从西天取回来。
虽说取经项目的项目经理唐先生的取经项目严重Delay,但他毕竟是完成了项目目标,并且有最终可交付物——大乘佛法经书。
再说蜀国的项目经理诸葛先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确有过相当出色的表现,在每一个战役都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加以落实。
例如火烧赤壁一战,项目经理诸葛先生巧借东风助周瑜火烧赤壁破曹,料定曹必大败,令子龙带三千军马,渡江径取乌林小路埋伏,令翼德领三千兵渡江于葫芦谷口埋伏,教云长领兵扎于华容。
使得曹兵大败。
然而,最终评估项目成败还是要看有没有达到项目目标。
项目经理诸葛先生最终也未能完成他的蜀国统一三国项目。
有的人一定会有疑问,项目经理唐僧先生的取经项目Delay成这样,为什么项目还能进行下去?主要原因就是:第一、高层领导的支持。
在项目Delay的情况下,项目经理唐先生的上级领导观音姐姐以及再上一次领导如来佛祖都一如既往地支持项目,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没有给唐先生过多的压力。
第二、有大量的外部资源可以供项目经理唐僧先生随时获取,项目永远不会山穷水尽。
第三、项目的Schedule可以无限期延长,并可以随时更改。
以上几点,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对项目经理唐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当然也是一种神话的理想境界。
在现实的项目管理中,考虑到市场竞争的因素,这种无期限、没有市场压力的项目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个人建议,做项目经理,千万别拿自己和唐僧比,还是向项目经理诸葛先生学习吧,学会作计划,好的计划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本文由于篇幅限制我主要从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和项目实施方面对西游记的取经项目作了一些分析,抛砖引玉。
项目管理的确是一门艺术,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尝试以另一种角度来再来看西游等名著,相信一定会大有收获。
关于西游记与项目管理网上流传着一个经典的帖子,我本来是没有看这篇帖子之前就想写,也没有想到别人说的这么精辟。
以下是我的闲聊。
关于项目经理。
唐僧作为项目经理的最大优点是对项目目标的准确把握是执着追求,对于大型项目往往是这样,尤其作为甲方的项目经理。
因为过程太复杂,面对种种诱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项目目标是什么,还有多少工作要做。
现实中的项目有多少最终草草收兵,或者少取里经书,或者取的根本就不经书。
其次是管人的能力,唐僧制服猴子其实并没有太多使用紧箍咒,主要还是仁爱之心,项目经理不能从惩罚角度解决问题,比如强制加班等等,换之以吃饭、唱歌也许更好。
关于项目经理授权。
唐太宗给了唐僧一个通关文牒,举行盛大启动会为唐僧送行。
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唐僧要跨多个国家才能成行,就像项目经理常常要在公司跨越多个势力范围才能完成工作,没有这个东西就麻烦了。
关于人员招募。
这也是中国特色,项目经理在人员上经常没有自主权,不管你想不想要,领导给你就得要。
所以,只要想办法利用就可以了,你也可以找上司讨价还价,比如要个紧箍咒啥的。
如果领导给你三个猪八戒,绝对是不能要的,要注意人员能力结构,本人博客中其他文章已经多次说过。
关于WBS。
九九八十一难就是取经的任务列表,全部干完就成功了。
PMO的代表观音开始也说过了,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蒙混过关是不行的。
所以,老孙不能直接背着师傅上西天。
唐僧忘了替老龟问寿辰,差点造成项目成果全部泡汤。
关于外部资源。
取经过程不断求救各路神仙,才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对于复杂项目就是这样,在公司要动用的资源很多。
所以,要记得和各路神仙保持良好关系,你要是都不知道、不认识,遇不了几个难就game over了。
关于项目收尾。
唐僧和徒弟们都得到晋升,修身成佛。
实际项目也一样,如果得不到晋升或者更刺激的嘉奖,谁还愿意干这等苦活累活。
最后,任何项目都没有完美的结局,总有瑕疵,避免不了,某些时候甚至有一种重来一遍的冲动。
《西游记》中的“团队管理”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千难万险,从“东土大唐”出发,最终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
从项目管理的眼光来看,这本身就是一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也符合项目的一般特征,即“特定性”和“过程性”。
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其他要素也很齐全:包括项目交付物的“受益人”、项目的“资助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支持保障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