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劳动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针对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机动作业的职工所采用的工时形式是( C )。
A.标准工时B.计件工时制C.不定时工作制D.综合计算工时制2.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对女职工实行特护劳动保护。
下面的做法不符合这一规定的是( D )。
A.某砖厂女职工董某怀孕期间,厂里安排她简单打扫清洁卫生,不再做搬运工。
B.某企业为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便要求每个职工每天加班1个小时,怀孕达6个月的女职工刘某也不例外。
C.某公司通知其女职工周某,鉴于她的孩子已满13个月,公司决定恢复她的“三班倒”的工作制。
D.某矿山女职工肖某被安排到井下工作。
3(下列选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 A(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的解决有仲裁协议的,可以进行仲裁 B(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但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则可以仲裁4.下列哪项权利不属于劳动监察机构及劳动监察员享有的权利?( B ) A.调查权 B.决策权 C.处分权 D.检查权5.一般认为,劳动法成为独立法律部门的时间是( D )。
A.18世纪B.19世纪上半叶C.19世纪下半叶D.20世纪初6.能够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 A )。
A.只能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 B .只能是主体双方的违法行为C.可以是主体双方的合法行为,也可以是违法行为 D .事件7.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 C )。
A.12个月 B.10个月 C.6个月 D.3个月8.依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 D )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三十天以书面开工通知劳动者本人。
A.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B.患病或者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C.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D.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D )。
9.能够认定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是(A.各级人民政府B.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各级劳动行政部门D.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我国《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劳动时间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正常10.工作时间工资的( B )的工资报酬。
B.150%C.200%D.300% A.100%11.我国劳动法律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是( C )周岁。
A.18 B.17 C.16 D.1512.我国劳动法律规定,集体协商职工一方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 A )年以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
A.5 B.4 C.3 D.213.根据有关规定,下列( D )支出不应列入企业工资总额范围。
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C.加班工资D.职工福利费用14. 我国劳动法律规定,女职工的产假为天( B )。
A.120 B.98 C.60 D.4515.在劳动者派遣中,劳动者派遣机构与受派遣劳动者之间依法订立( A )。
A.劳动合同 B.集体合同 C.派遣合同 D.人才租赁合同 16.劳动者被派遣到接受单位工作满法定期限,接受单位继续使用该劳动者的,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终止,由( A )。
A.接受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B.派遣单位与劳动者重新订立劳动合同C.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都必须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D.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都不得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17.工资指导线上线也称预警线,是对( D )提出的警示和提示。
A.亏损企业B.经济效益较差企业C.生产经营正常、有经济效益企业D. 工资增长较快、工资水平较高企业 18.总工程师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 C )。
A.全面责任B.直接责任C.安全卫生技术领导责任D.在自己岗位上承担严格遵守劳动安全技术规程的义务 19.按照( A )划分,可以把劳动争议划分为个别争议、集体争议和团体争议。
A.劳动争议的主体 B.劳动争议的性质C.劳动争议的客体D. 劳动争议的标的20.“谁主张、谁举证”是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原则中的( D )的内容。
A.一次裁决原则 B.强制原则D.区分举证责任原则 C.合议原则21.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期限( A )。
B.按合同期限的1/12确定 A.不得超过6个月C.通过平等协商确定D.按合同期限的一定比例确定22.对发生法律效力的仲裁裁定,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 B )申请强制执行。
A.劳动保障行政部门B.人民法院C.劳动保障监察大队D.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23.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费用不包括( B )。
A. 工伤保险费B.医疗保险费C.工伤认定、评残费用D.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24.派遣机构与接受单位之间发生的争议如果涉及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则属于( A )。
A.民事纠纷B.劳动争议C.法人争议D. 行政争议25.( D )不属于劳动争议的标的。
A.补充保险实施B.工伤伤残鉴定C.工资奖金发放D.税后利润审计26.企业应对员工定期体检,发现疾病时应当( C )。
A.及时解聘 B.及时转岗C.及时治疗D.医疗期满后及时解聘27.用人单位自( A )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A(用工之日 B.签订合同之日C.上级批准设立之日D.劳动者领取工资之日28.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 C )时间的劳动合同。
A.解除B.续订C.终止D.中止29.以下属于劳动合同必备条款的是( C )。
A.劳动报酬 B.试用期 C.保守商业秘密 D.福利待遇 30. 现代劳动法不包括以下( D )制度。
就业促进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社会保险制度 D.劳动保护制度 A.31. 劳动标准制度规定劳动关系当事人不能约定( B )劳动标准的劳动条件。
B.低于C.平行于D.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A.高于32. 劳动法的主要宗旨是( C )。
A. 调整劳动关系B.处理劳动争议C.保护劳动者D.以上都不对 33. 优先保护是优先对( B )的保护。
A.用人单位B.劳动者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D.以上都不对 34.( D )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结果体现。
A. 劳动关系B.社会关系C.与劳动有关的所有关系D.劳动法律关系 35.以下( C )属于劳动行政法规。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最低工资规定》C.《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D.《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36.以下( B )是用人单位应履行的义务。
A.劳动用工权B.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C.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D.工资奖金分配权37.在我国,劳动行政法规是由( A )制定的。
A.国务院B.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人事部38.《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 C )周岁的未成年人。
A.12 B.14C.16D.18 39(( D )是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结果体现。
A(劳动关系 B(社会关系 C(与劳动有关的所有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 40(《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违约责任形式是( B )责任。
A(政治 B(民事 C(行政 D(刑事41.( C )不属于社会保障系统。
A. 军烈属抚恤B. 基本养老保险C. 健康保险D. 救济灾民 42.根据国家法律规定,企业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 B )。
A. 市场工资水平 B. 最低工资标准C. 25%点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D. 75%点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 43.如果某员工在企业工作了15年,被企业解除了劳动合同,那么企业应支付( C )的工资。
A. 15个月B. 24个月D. 6个月 C. 12个月44.如果企业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 C )的工资报酬。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45.劳动合同中的试用期条款属于劳动合同的(B )。
A. 法定条款B. 约定条款 C .工作期限条款 D. 必备条款 46.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是( D )的劳动合同。
A. 任意期限B. 应当履行到退休C. 以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D .不约定终止日期 47.劳动合同的续订的原则之一是( A )。
A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 B. 劳动者要求续订,用人单位应当同意 C. 用人单位要求续订,劳动者应当同意 D 按照合同的原则条件续订 4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加点的时间为( A )。
A. 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B. 每日不超过3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 C. 每日可超过3小时,每月可超过48小时 D .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49.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期限( A )。
A. 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B. 按合同期限的1/12确定C. 平等协商确定D. 按合同期限的一定比例确定50.( B )应当变更劳动合同相关的内容。
A. 用人单位变更B. 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C .发生工伤事故 D. 发生企业事故51.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哪些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 )。
A. 获得劳动报酬 B. 享受社会保险C. 组织工会D. 以上各项及其他权利52.订立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同时双方约定5个月的试用期,则劳动合同的期限为( A )。
A. 36个月 B .30个月 C. 41个月 D. 40个月53.( D )是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重要区别之一。
A. 协调劳动关系B. 加强企业民主管理C.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D. 法律效力不同54.工资协议与集体合同相比较( B )。
B. 两者具前同等的法律效力 A. 前者的法律效力大于后者C. 后者的法律效力大于前者D. 法律效力具有不确定性55.劳动者患病,( D )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A .病愈后 B. 休假3个月后C. 休假6个月后 .D 医疗期满后56.“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宜,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是( A )的立法目的。
A.《劳动法》B.《职业病防治法》C.《安全生产法》D.《工伤保险条例》57. 在《劳动法》中规定了( A )对劳动过程中有监督权利。
A.工会和个人B.从业人员C.安全管理部门D.生产经营者 58. 以下不属于《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规定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