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技术原理概述信息是指用某些符号传送的报道,而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
可以把声音、图形、文字、数字、光电信号等看做各种各样的符号,通过它们所传送、表达的内容就是具在实际意义的信息。
1、信息的表示与传播有哪些形式?答:1、传统形式的媒体。
2、模拟形式的媒体。
3、数字形式的媒体。
2、信息有何基本特征?答:1、普遍性和无限性。
2、可传递性、共享性。
3、载体、方式的可变性。
3、什么是计算机?它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答:计算机是一种能够按照人们编写民的程序连续、自动地工作,对输入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工、存储、传送,由电子、机械部件组成的电子设备。
代次年代所用电子无器件数据处理方式运算速度应用领域1 46-57 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0.5-3万次/秒国防及高科技2 58-64 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十万-几百万工程设计、数据处理3 65-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结构化、模块化程序设计实时处理数百万-几千万工业控制、数据处理)4 71至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分时、实时数据处理、计算机网络上亿条指令工业、生活等各方面4、计算机是如何分类的?有哪些方面的应用?答:分类:1、超级计算机或称巨型机。
2、小超级机或称小巨型机3、大型主机4、小型机5、工作站6、个人计算机或称微型机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或称实时控制)4、云计算机辅助系统5、人工智能6、网络应用5、什么是二进制?在计算机中,字符、数字是如何编码的?答:二进制由0、1两个数码组成,即基数为2。
逢2进1。
二进制并不符合人们的计数习惯,但是计算机内部仍采用二进制表示信息,其主要原因有以下4点:1、电路简单2、工作可靠3、运算简单4、逻辑性强。
计算机内所有的信息都要转为二进制才能被机器识别,这种二进制代码或者机器指令,也称为低级语言。
信息编码就是把不同的媒体信息转换为机器能够识别的代码。
目前计算机中使用最广泛的西文字符集及其编码是ASCII码,即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已被国际化标准组织批准为国际标准,称为ISO646标准。
ASCII码是用一个字节的七位二进制数表字一个字符,最高位置空,从0000000到1111111共有128种编码,可以用来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
ASCII编码包括4类最常用的字符:数字0~9、26个英文字母、专用字符、控制符号。
6、什么是存储程序设计思想?计算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存储程序设计思想是由美国数学家1946年提出的关于计算机组成和工作方式的基本设想。
可以简要的概括为以下三点:1、计算机应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和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
2、计算机内部应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指令和数据。
3、将编好的程序送入内存联储器中,然后启动计算机,计算机无须人员干预,能逐条取出指令和执行指令。
7、简述计算机五大组成部件及其功能。
答:1、运算器,主要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各种运算。
2、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控制中心,它指挥计算机各部分协调地工作,保证计算机按照预先规定的目标和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及处理。
3、存储器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
4、输入设备是用来完成输入功能的部件,即向计算机送入程序、数据以及各种信息的设备。
5、输出设备是用来将计算机工作的中间结果及处理后的结果进行表现的设备。
8、什么是指令?什么是指令系统?答:计算机是靠指令来工作的。
指令是一组用二进制数表示的代码,它给出了计算机要执行的操作和该操作所需要的数据。
每一种计算机都有一套完整的指令,称之为指令系统或指令集。
9、什么是操作系统?它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操作系统是控制与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提供人机界面以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程序的集合。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1、处理器管理2、存储管理3、文件管理4、设备管理10、什么是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分为哪几类?答:分析要求解的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算法,并且用计算机的指令或语句编写成可执行的程序,就称为程序设计。
分为三类: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及高级语言。
11、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它们各包含哪些类型的软件?答:系统软件是运行、管理维护计算机必备的最基本的软件,它一般由计算机生产商提供,系统软件主要包括如下几种:1、操作系统2、语言处理程序3、实用程序4、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用软件是指用户为了自己的业务应用而使用各种工具开发出来的软件。
大体可分为:1、用户程序2、应用软件包3、通用应用工具软件。
第二章信息技术应用概述1、简述主机的内部结构及相应的功能答:主机是指中央处理器(CPU)和内部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中央处理器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的功能,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处理过程进行控制的部件。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通常简称为内存和外存。
内存是计算机的主要工作存储器,一般计算机在工作时,所执行的指令及处理的数据,均从内存取出。
内存的速度快,但容量有限,主要用来存放计算机正在使用的程序和数据。
外存具有存储容量大、存取速度比内存慢的的特点,所以它用于存放备用的程序和数据等。
外存中存放的程序或数据必须调入内存后,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和处理。
常用的外存有磁盘机、磁带机、光盘机等。
2、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有哪些?答:现代计算机的输入设备,最常用的是键盘、鼠标器、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主要有显示器和打印机等。
3、简述总线和接口类型。
答:任何一个微处理器都要与一定数量的部件和外围设备进行连接,为了简化硬件电路设计、简化系统结构,常用一级线路配置以适当的接口电路与各部件和外围设备连接,这组共用的连接线路被称为总线。
接口类型:目前所有的主板都有以下接口:IDE接口、软驱接口、串口、并口、PS/2口、USB口、SA TA接口、声卡的LINEIN、LINEOUT、SPEAKER口、网卡的RJ45口、MODEM的RJ11口等。
4、微型计算机有哪些性能指标?日常保养要注意哪些事项?答:主要性能指标1、运算速度2、字长3、主存容量4、主频5、输入/输出数据传输速率6、可靠性日常保养:放置环境很重要,应注意将计算机放置在远离强磁、强电、高温、高湿以及阳光射处,不要放在不稳定的场所。
注意开关机温度,保持干燥。
经常清理灰尘,保持电压稳定等。
5、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三者之间有何区别?有何关系?答;数据库是为了满足某一组织中众多用户的许多应用系统的需要,而在计算机中所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来组织和存储,并能为所有的应用业务所共享。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介于数据库与用户应用系统之间的一个管理软件,用来完成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等。
数据库系统是指一个完整的、能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系统,它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1、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2、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3、基于数据库的应用软件系统。
6、什么是数据模型?它包含的三要素是什么?什么是数据模式?它与数据模型有何区别?概念数据模型与概念数据模式的含义是什么?(此题书中无具体答案,百度百科中也无完整答案)数据模型(Data Model)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或者说是现实世界的数据模拟。
数据库中,用数据模型来抽象地表示现实世界的数据和信息。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及完整性约束条件。
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简称概念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现实世界的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无关。
7、多媒体技术有什么特点?它应用在哪些方面?答:1、多维性2、集成性3、交互性。
应用:1、教育与培训2、商业、企业形象设计3、文体娱乐4、多媒体通信应用5、智能办公与信息管理8、多媒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主要功能是什么?答:组成:1、多媒体硬件系统2、多媒体操作系统3、媒体处理系统工具4、用户应用软件9、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它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常见的杀毒软件?答:定义: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特点:1、传染性2、隐蔽性3、触发性4、潜伏性5、破坏性。
常见的有:瑞星、金山毒霸、360、诺顿等。
10、简述信息与数据的概念以及信息的特征与生命周期答:信息是一种能对其接收者的行为产生作用的数据。
数据是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一般指那些未经加工的事实或对特定现象描述,是事实性的数字、文本或多媒体数据,数据最终将被转换为信息。
信息的特征:1、事实性2、层次性3、转换性4、时滞性5、时效性6、增值性7、不完全性。
信息的生命周期包括要求、获得、服务和退出4个阶段。
11、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着哪些挑战?答:主要的挑战可以归纳为经营战略的挑战、全球化经济的挑战、信息休系投资的挑战、信息控制和责任的挑战等12、简述“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及标准的获取方法。
答: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
标准的获得方法: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可根据标准代号,从图书馆或上网查询后获取。
13、我国及国际上的主要标准化组织的简称是什么?答:我国的标准化组织简称是SAC,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国际电信联盟简称ITU。
第三章网络技术基础知识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信源信号变换器通信线路反变换器信宿带宽:是通信系统中用来衡量信息传输容量的指标。
传输速率:用于表示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
通信方式:1、单工、半双工、全又工2、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3、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
数据交换技术:1、线路交换2、报文交换3、分组交换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是如何分类的?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分类: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广域网WAN2、目前网络操作系统有哪些?答:流行网络操作系统有Windows、Netware、UNIX、LINUX等。
3、计算机网络有什么功能?它能提供哪些服务?答:功能:1、数据传输2、资源共享3、实现分布式信息处理4、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