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实施地铁票价差别化定价问题研究
我国实施地铁票价差别化定价问题研究
随着拥有地铁的城市日益增多 , 国内消费者已经 逐渐习惯于乘坐地铁出行 , 但随之而来的有关地铁票 价的议论也越来越多 。 根据国外地铁发展经验 , 地铁作 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应该在社会性与经济性 二者间实现平衡 , 既发挥其缓解交通 、 方便出行的功 能 , 同时又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 、 挤占其他公共交通发 展空间 。 因此 , 实施差别化定价非常有必要 。 一方面 ,
· 2015 02 总第 453 期
doi:10.14076/j.issn.1006-2025.2015.02.11
我国实施地铁票价差别化定价问题研究
乔永峰
( 内 蒙古 财 经 大 学 财 政 税 务学 院 , 内 蒙古呼 和 浩 特 010030 )
【 摘要 】 地 铁 票 价 关 系 到 城 市 成 千 上 万 民 众 的 出行 , 对 消 费 者 是 否 选择 地 铁 出行 及 能 否更好 发 挥 地 铁 效 用 具 有 关 键 作用 。 当前 , 我 国地 铁 票 价 长 期 偏低 、 票 价 种 类 少 、 公 平 性 较 差 等 问题 突 出 , 使 得 地 铁企业 陷 入 严重 亏损 状 态 。 从 实 施 地 铁 票 价 差 别 化 定 价 的 客 观 需 求 入 手 , 借鉴 国 外 制定 地 铁 票 价 的 经 验 , 分 析 了 我 国 在 制 定 地 铁 票 价 中 存 在 的 主 要 问 题 及 主要 影响因 素 , 最 后 提出了我 国 实 施 地 铁 票 价 差 别 化 定价 的 政 策 建议 。 【 关键词 】 地 铁 票 价 【 中图分类号 】F726 差 别 化 定价 国外经验 【 文章编号 】1006-2025 (2015 )02-0042-04 【 文献标识码 】A
5 :00~10:00 和下午 16 :00~20:00 时间段的地铁票 , 其
他时间段为非高峰地铁票 。 一般情况下 , 非高峰期时间 段地铁票价只相当于高峰时间段地铁票价的 1/4 。 如果 使用充值卡买票 , 还可以在票面价基础上打 9 折 。 由于 美国的汽车普及率非常高 , 居民习惯于驾车出行 , 所以 美国地铁票价对于鼓励长途乘坐地铁的消费者导向作 用显著 , 一般而言 , 乘坐地铁的距 离越远性价比越高 。 表 1 为华盛顿地铁票种类说明 。
/012’( /
国地铁票价制定与当地社会发展水平密切关联 , 并与 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形成了比较好的比价关系 , 不会因 为地铁的存在而削减其他公共交通流量 。 第四 , 各国地 铁票价调整体系比较完善 , 基本是根据成本 、 物价水平
出 。 [5]不区分时间 、 不按照实际需求实行票价 “ 大锅饭 ”, 无疑会使地铁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 。 这种模糊的粗放 型经营方式与现代企业极其注重成本与效益的管理理
Á Â Ã Ä Å Æ Á Ç Â Ã È Å Æ Ç Á Â Ã É Å Æ Ç É Ç ! " # $ %
乔永峰 : 我 国 实 施 地 铁 票 价 差 别 化 定价 问题 研究
二、 我国地铁票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3
6 3 16 4 1 5 2 10 1
10
16
4 16
2 4 12 4 1 24
1 12 24 1
6
8
"# 5 5 $ 2 5 $
1
*+ 7 , ()- 4 ,().’( 1 " # 4
表1 华盛顿地铁票种类
()*+, 6 9: %& !’ -./012+,$ 3 45 78 97;<=>? !"#$
( 一 ) 现行地铁票价定价机制不科学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 越来越多城市开 式比较单一 。 计程票价忽略了地铁建设中两个非常重 等城市由于没有实施区分交通高峰期与非高峰期的票
[1]
营效益 , 减少财政补贴 , 使有限的财政资金能够投入到 更多的民生项目上 。
一、 国外地铁票价定价的相关经Fra bibliotek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一 ) 国外地铁票价定价的相关经验
1.伦敦地铁票价 。 伦敦是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 ,伦
敦地铁票价的突出特点是 : 多票种 、 多票价 。 即根据不 同的地理区间与时段 , 地铁票价各不相同 , 并设置了名 目众多的票价 。 其主要做法 : 一是按地区分 , 乘坐地铁 行程不同 , 票价不同 。 二是按时段分 , 有一次性票 , 也有 分日周月年票 , 甚至还有周末票 , 不同的票有着不同价 格 。 三是按年龄分 , 有儿童票与成人票 。 四是按性质分 , 有个人票 、家庭票和团体票等 。 五是收费费率存在差异 , 高峰时段收费费率为非高峰时段收费费率的 1.85 倍 。
[3]
4
&$’() 2
( 二 ) 现行地铁票价脱离时代发展需求
现行地铁票价脱离时代需求的主要表现为 : 一方 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 , 一些大中城市人口剧
面 , 进入 21 世纪以来 ,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 , 增 , 更多的城市开始加入到地铁建造行列中 , 城市地铁 建设融资大量增加 。 由于地铁建设投资巨大 , 现行低票 价制度在维护地铁社会性的同时 , 也杜绝了地铁投资 商通过地铁运营收回投资的可能 。 进入地铁项目的投 资者会对地铁公司票价 、 成本等提出公开 、 透明的要 求 , 以促进地铁票价管理制度更加科学 。 另一方面 , 在 极其拥挤的早晚高峰期客流中 , 有超过 30% 的乘客并 非是必须乘坐地铁的 。 与早晚高峰期形成明显对比的 是 , 非高峰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量较低问题比较突
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运用 。 通过实施分区间 、 分时段的差别化定价策略 , 可以使地铁在高峰时段主 要服务于真正有出行需求的消费者 , 将一些非必要在 高峰时段出行的消费者 分流到非高峰时段乘坐地铁 , 发挥地铁的最大社会效用 。 同时 , 还可以让一部分消费 者选择乘坐公交车 , 不至于出现公交动力闲置 。 另一方 面 , 可以避免地铁系统挤占过多的民生资金 。 目前 , 除 了杭州地铁 , 国内其他城市地铁都采取了财政补贴运 营模式 , 越来越高的补贴金额 , 占用了过多的财政资 金 。 通过实施差别化定价策略 , 可以进一步提高地铁运
[6]
获取必要利润的重要基础 , 地铁票价一般定得比较高 ; 后者由于有政府财政补贴作支撑 , 地铁票价一般定得 比较低 , 社会性是该地铁运营模式考虑的先决条件 。 ( 三 ) 市场竞争 地铁与公交车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 分 , 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 。 一般情况下 , 在地铁建 成运营初期 , 作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新生事物 , 往往 容易受到政府的厚爱 。 政府为确保地铁发挥更大效用 , 往往会采取调整公共交通线路方式 , 避免同线路公共 交通竞争局面出现 , 加之财政补贴政策 , 地铁面临的竞 争压力非常小 。
始建设地铁 , 其地铁票价普遍采用了计程票价方式 , 形
要的影响因素 , 即分流与长距离出行 。 上海 、 北京 、 广州 价制度 , 导致三城市地铁在每天早晚高峰时段都呈现
超负荷运转 , 平均满载率超过 120% , 早晚高 峰期 4 个 小时内的客流量达到全天客流量的 40% 。 面对这种情 况 , 这些城市地铁运营公司均采取了调整发车频率的
[7]
当一个城市地铁网络比较完善 、 比较
成熟时 , 政府会对各种公共交通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 工 , 以更好发挥市场在地铁运营中的作用 , 减轻政府财 政压力 。 但不管如何调控 , 鉴于地铁突出的社会效用 , 地铁和其它公共交通的竞争必将是可控的 、 有序的 。 ( 四 ) 居民经济承受能力 地区不同 , 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各 不相同 , 其对票价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样 。 一方面 , 考虑 到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不同 , 各国的城市地铁票价 不尽相同 , 但从国际惯例来看 , 各国居民购买公共交通 月票或年票的款项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一般不会超 过 3% 。 另一方面 , 地铁只是公共交通的一种 , 消费者在 选择出行方式时 , 会比对各种公共交通工具的性价比 。 因此 , 在制定地铁票价时 , 必须充分考虑居民经济承受 能力 。
42
者 乘 坐 里 程 不 同 而 不 同 ,7 英 里 以 内 为 1.1 美 元 ,7 英 里~10 英里为 1.6 美元 ,每多出 10 英里加价 2.1 美元 ;纽 约地铁票分为高峰票 与 非 高 峰 票 ,前 者 是 指 上 午
以及工资水平来进行科学调整 , 对居民生活的冲击比 较小 。
[2]
1. 2.3.4
其制定的地铁票价比较 “ 亲民 ”,
! %
16
最新调整的新加坡地铁票价最高为 1.8 新元 , 价格相 当低 。 在具体分布上 , 对儿童 、 学生采取不分时段一律 为 0.3 新元的优惠票价 , 其他消费者的地铁票价从 0.9 新元至 1.8 新元不等 , 对年龄超过 60 周岁的新加坡永 久居民实施 0.5 新元的优惠票价 。 同时 , 新加坡政府提 出 , 地铁票价应是切实可行的 , 参考居民收入水平并根 据成本增加而适当调整地铁票价 。 总体来看 , 新加坡地 铁票价相对于居民收入水平而言是非常低的 。 ( 二 ) 对我国制定地铁票价的启示 从上述国家制定地铁票价的经验中可以看到 , 第 一 , 各国地铁票价一般都采取了多种多样的车票种类 , 以满足各类消费者需求 。 其中 , 多数国家地铁票价会根 据消费者不同实施差别定价策略 , 以尽可能吸引消费 者 。 第二 , 各国地铁票价根据不同时段 、 不同使用方式 而有所差异 , 以合理调配地铁资源 , 满足确实需要乘坐 地铁的消费者需求 , 最大限度发挥地铁功能 。 第三 , 各
方法 , 但仍然无法很好地解决客流分布不均问题 , 更无 法有效分流高峰期客流量和发挥城市轨道交通的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