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概述

篮球运动概述一、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综合性、围绕高空展开的立体型攻守对抗的活动性游戏,它起源于人类劳动生存过程,是社会文化进步的反映。

现代篮球运动是一项活动者以各种专门的技艺为手段,以主动控制球为争夺焦点,以主动掌握时间与速度为保证,在空间、地面交叉展开立体型攻守对抗的体育竞技运动和娱乐体育活动。

现代篮球运动竞赛和各种形式的篮球活动性游戏,其基本活动方式都是围绕高3.05米、直径0.45米的篮筐和周长75-78厘米、重量600-650克的球,展开的空间与时间、控制球与争夺球、投篮与制约投篮的攻守对抗。

篮球运动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并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群众的喜爱,使国际篮球业余联合会成为世界单项体育人口最多的国际单项运动协会。

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女篮球比赛,世界男、女篮球锦标赛,美国NBA职业联赛,这三大赛事代表世界篮球运动的最高水平。

1.它的起源1891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加拿大出生的青年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的。

启发于当地青年摘桃扔入桃筐的活动性游戏,即在一块场地的两端设置两个竹制桃筐,展开投篮比赛,这便是篮球运动的雏形。

随后室外——室内,将桃筐悬挂在10英尺(3.05米)的墙壁上,以足球代替其他物体,展开攻守对抗。

后来将底部去掉,并将悬挂在墙壁上的篮筐安装在特殊的立柱架上,移至场地两边进行游戏比赛,,为避免将球投掷到场外远处,影响观看者,曾在篮筐后设有挡网,有些还用网形装置罩住整个场地,类似一个大网笼。

因此,有些国家和某些版本的书刊上仍将篮球运动称为笼球运动。

由于这种活动的游戏性和趣味性较强,有较好的健身作用,所以便在游戏的基础上很快充实活动内容,制定了某些限制性规则,不断改革比赛方式,从而逐步形成了现代篮球运动。

2.它的演进时期:初创试行时期时间:19世纪90年代-20世纪20年代主要规则:19世纪90年代,篮球运动无明确的竞赛规则,场地大小、人数不限,人数相等,进一球得一分,每进一球都要按开始的程序重新比赛。

1892年,奈史密斯将比赛场地按照进攻方向分为后、中、前场,同时明确比赛的要求,如不准个人持球跑,限制攻守对抗中队员间身体接触等,对悬空的篮筐装置也做了明确规定。

不久又提出了13条简明而必须严格执行的比赛规则。

其中:时间前后1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平局后经队长同意延长比赛,先进球为胜;掷界外球的5秒违例;犯规等等。

此后又对场地进行了调整,增设中圈和罚球线、中场线。

篮圈由铁圈代替,挡网由木板代替;竞赛程序由中圈跳球,有锋、卫的位置分工,前、中锋在前场进攻,后卫负责将球传给中场和前场的中锋和前锋,至此篮球运动基本形成20世纪20年代末,国际间虽未有统一的规则,但以基本定为5人,进而球场有了电灯泡式的限制区和罚球时的攻守队员分列站位线技、战术:竞赛主要以单兵作战为主要攻守形式,战术配合还在朦胧时期。

重要事件:1、1904年第3界奥运会上由美国队举行了国际上第一次篮球表演赛。

2、在此期间先后传到美、欧、亚、奥、非洲,1893-法国;1895-英国、中国;1900-澳大利亚;1920-非洲等等。

完善、推广时期20世纪30-40年代会上初步制定了国际统一的竞赛规则13条,规定人数为5人,进攻限制区改为直线罚球区的3s限制区,进攻投篮时,若对手犯规,则投中加罚1次,未中加罚2次;竞赛时间为20分钟一节共两节;进攻队在后场得球后必须10s过中线,不得再回后场。

40年代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规则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

如严格了侵人犯规罚则和违例罚则,篮板有了规范的长方形和扇形,球场中圈分为跳圈和禁圈,球场罚球区的两侧至端线,明确分设了争抢篮板球的队员的分区站位线等。

单兵作战形式逐渐被掩护、协防等几个人的相互配合所充实。

篮球技战术不断变化、充实并各成体系地向集体对抗方向发展。

到40年代末,进攻中的快攻、掩护、策应战术,防守中的人盯人防守、区域联防等战术阵型和配合1.1932年6月18日在瑞士的日内瓦由葡萄牙、罗马利亚、瑞士、意大利、希腊、拉托维亚、捷克斯洛伐克、阿根廷等欧美8国的代表酝酿组织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

2. 1936年在第11届奥运会上,篮球运动被列为男子正式竞赛项目,现代篮球运动从此登上国际竞技舞台。

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60年代限制区改为梯形,一次进攻30S的限制等2.60年代末形成美国为代表的高度、速度、技巧相结合的美洲型打法,苏联为代表的高度、力量、速度相结合的欧洲型打法,韩国中国为代表的矮、快、灵、准相结合的亚洲型打法。

利用高大队员强攻篮下的中锋打法风行一时。

进攻中的快攻、8字移动掩护突破快攻以及防守中的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成为当时以快制高、以小打大的重要手段。

1.1950和1953在阿根廷和智利举行了男女首届篮球世界篮球锦标赛。

2. 见左边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80年代1973-1978年竞赛规则又多次对犯规提出了次数的调整和增设追加罚球的规定。

80年代中期,对进攻时间、犯规罚则又作了新的修正,规定了远投区,增设3分球规定。

全场和半场范围内的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和混合防守——攻击性防守。

全面化、整体型、综合性频繁移动中穿插掩护的运动中打法流行。

防守的近身平步站位,积极抢距、抢位,身体有关部位的主动用力的破坏型的个体防守和集约型防守战术流行。

1.1976年第21届奥运会篮球赛(女子篮球正式列为奥运会竞赛项目)。

2.1978年第8届男子世界篮球锦标赛后,篮球运动高身材、高技巧、高速度、多变化、高比分的特点,特别是高空技术有了进一步发展。

创新、攀高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1999年12月,决定在2000年奥运会后实现新规定,比赛分为4节,每节比赛时间10分钟,每队每次达4次犯规,对以后发生的所有犯规均要处以两次罚球。

中场休息15分钟,其余每节2分钟,24s 、8s的限制等等,奥运会和世界锦标赛可以实行三裁判制度。

战术打法更加简练实用,向智、高、快、全、准、狠、变和技、战术运用技艺化的方向和各种风格、不同打法,形成高度技艺性、高度文化、高度商业性的新发展趋势。

1992年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上,美国梦之队中的超级球员乔丹、约翰逊为代表的现代篮球技巧,表演,把这项运动技艺表现得更加充实完善。

二、篮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1895年由美国国际基督教青年会派往中国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就职的第一任总干事来会理介绍传入我国天津市的,其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如下:时期各阶段的重要事件和活动第一时期(1895-1948)第一阶段的初始传播阶段(1895-1918):1910年旧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男子表演项目;1914年的第二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男子正式竞赛项目。

第二阶段的缓慢推广阶段(1919-1936):1924年的第三届全运会上篮球被列为女子正式竞赛项目;男子参加了10次远东运动会篮球比赛,在1921年的第五届远东运动会上获得了一次冠军;参加了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篮球赛,未能进入决赛,并在1936年奥运会期间加入了国际篮球联合会。

第三阶段的局部普及阶段(1937-1948):群众篮球活动十分活跃,在延安开展的“10min运动”,以及机关、学校、部队和广大解放区根据地民众性篮球比赛十分频繁,其中1942年中央党校与延安大学更为突出。

在国内享有盛誉的是1938年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和政委关向应组建的“战斗篮球队”,以及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以东北干部组成的“东干篮球队”。

第二时期(1949-1995)第一阶段的普及发展阶段(1949-1965):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京津两地大学生组队参加匈牙利举行的第1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获第10名;20世纪50年代初在北京成立的中央体训班中设有篮球队;1959年举办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四川男队、北京女队获得冠军;当时我国篮球界提出了“以投为纲”,发扬狠、快、准、灵的风格和以我为主、以攻为主、以快为主、以大打小、积极防守的战术指导思想。

此后,确立了积极主动、勇猛顽强、快速灵活、全面准确的的训练指导思想和三从一大的科学训练原则,逐步形成了快攻、跳投、紧逼防守为制胜法宝的独特风格。

中国被国际篮球界人士誉为“世界篮球之国”。

第二阶段的停滞、困惑阶段(1966-1978):1975,中国篮球协会在亚洲业余篮球联合会中取得了合法席位,1976年,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国篮球协会在该会的合法席位,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篮球协会是全中国唯一合法组织。

第三阶段的复苏、提高阶段(1979-1995):女子在1983年第9届世界锦标赛和1984年第23届奥运会上获得了第3名,进入了世界强队行列,先后涌现出一批如宋晓波、柳青、郑海霞、从学娣等在亚洲和国际上具有声誉的选手;在1992年第25届奥运会上获得亚军;在199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得冠军,在1994年第12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上获得亚军。

男子在1994年世界男子第12届篮球锦标赛上第一次进入了世界前8名。

第三时期(1996-至今)1996和2004年奥运会中国男篮进入了前8。

1997年,国家体委成立了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即把传统的甲级队联赛改为CBA职业联赛。

1998年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在企业资助下组织了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在学生中普及篮球运动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篮球运动与其他球类运动项目的区别在于活动都是围绕着如何激励活动者能将篮球更快、更准、更多地投进高空篮筐中去而展开的。

1.空间对抗性的特点高空性和瞬时性2.内容多元化特点3.多变、综合性特点4.健身、增智性特点5.启示、教育性的特点6.职业、商业性的特点四、篮球运动的哲学思考1.进攻与防守的思考2.速度与节奏、快与慢的思考3.内与外、高与矮的思考4.观形与造势的思考5.强、弱与胜、败的思考6.质量与数量的思考7.高空与地面的思考8.全面与特长的思考五、现代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1.集体性规律(篮球运动的集体性)2.对抗性规律(篮球竞技比赛的对抗性)3.转换性规律(进攻与防守的转换性)4.动态性规律(篮球运动在动中展开攻守,并在动中不断发展)5.统一性规律(身体、体能、心理、技术、战术、规则等因素的统一性)六、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世界篮球运动都朝着“智博谋高”、“身高体壮”、“凶狠顽强”、“积极快速”、“机敏多变”、“全面准确”这一总趋势以及不同流派风格和多种打法并存的方向发展。

即篮球运动将继续朝着“智”、“悍”、高”、“快”、“全”、“准”、“变”和技术、战术运用的智谋化、精练化、技艺化的方向发展,而“智”、“悍”、高”、“快”、“全”、“准”、“变”的含义将更富有新意,相互间将融为一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