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依存度
以各自的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额分别占该国进口额、出口额、进出口总额的比 重来表示
反映一国出口货物的去向和进口货物的来源
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 最大的对外出口市场:欧盟 最大进口来源地:日本
4、转口贸易:货物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或货物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经由第三国贸易商 分别签订进口合同和出口合同所进行的贸易。 从第三国角度来看,即是转口贸易.(中国最 大的转口市场是:香港)
产业内贸易理论---格鲁贝尔
指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业的产品。
原因:产品的差异性 规模经济 偏好相似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钻石模型
传统贸易理论以自由贸易为基础,新贸易理论以动态贸易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理论一一为什么进行国际贸易
国际分工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
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的发展深受国际分工的影响 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国际分工不断向纵深发展,从而带来世界市场的产生 和国际贸易的发展
(1)有利于减少贸易摩擦、规避市场风险。
⑵有利于出口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有利于在国际贸易中争取有利的贸易条件。
(4)有利于全面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13、对外开放政策的最主要内容: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外国资金、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对外开放政策的最根本内容——发展出口贸易
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经济特区一沿海开发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的进出口贸易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进口额+出场依赖程度的高低 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60%
2、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工业制成品比重占90%^上 最主要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出口
3、对外贸易市场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社会再生产理论一一进行国际贸易的优点
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社会生产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
根本任务:
(政治、经济、精神文明改革)和平与发展
四项基本原则
-~-r H -H.
二步走
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共产党
祖国统一:一国
7、进口替代战略(1949〜1978年)
含义:进口替代战略指一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本国有关工业品 的生产,逐渐在本国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
大力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西部大开放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14、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概况 发展阶段一转折点
50年代一一国民经济恢复
60年代一一中俄关系恶化
70年代一一改革开放
基本要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初级劳工等。
高级要素:现代化的电讯网络、高级科技人才、高校研究中心和领先学科等。
5、过境贸易:从甲国经过丙国过境向已过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丙国居民。
6、中国对外经贸的基本理论
绝对成本论
由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
认为各国应按照各自在绝对成本方面上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绝对成本低的商 品,进口绝对成本高的商品。
以己之所长,换己之所需
比较优势理论
新贸易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技术差距论一波斯纳
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
产品。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主要解释的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如何产生的问题
两国的发展程度相近,需求偏好相似,相互需求就大,贸易可能性也就大。
认为,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只适用于初级产品的贸易,不适用于工业品的贸易。
税、行政措施等
10、以质取胜战略(1991-)
1、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和信誉
2、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3、创名牌出口商品
11、科技兴贸战略的内涵
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12、出口市场战略
含义:出口市场战略就是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格局做出战略性安排。
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提出
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双方,不一定都要有某一商品的生产绝对成本低,只要各 自生产相对成本较低的商品并进行交换,
也就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提出,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
每个国家应生产并出口运用本国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进口运用本国短缺 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9、出口导向战略(1979〜1991年)
含义:出口导向战略指国家采取种种措施促进面向出口的工业部门的发展, 以非传统的出口 产品如经加工的初级产品、半成品和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的出口, 扩大对外贸易, 是使出口产品多样化,以推动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 (亚洲四小龙)
自由贸易主义政策: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出口补贴、出口倾销、外汇倾销、出口退
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 是一种贸易保护政策。
&进口替代战略实施成功的条件
第一,要有一个足够大的国内市场。
第二,进行进口替代产业要遵循一定的标准。一一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
第三,产业选择要保持一定的梯度。一一先进行进口替代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非耐用消费 品
第四,要把握好实施进口替代的时间长度一一不能无限制地实施下去,也不能长期执行
随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基本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已经变得越来越低。高级生产要素 的地位在不断地上升
一个国家及其产业和企业,要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需摆脱对低级生产要素的依赖而努 力发展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性生产要素
国内需求条件
产业发展的动力,它会刺激企业改革和创新。如果国内市场客户的要求不断提高和变化, 生产和经营者就会在市场压下努力改善和创新,形成更高水平的竞争优势,进而成为国家 的产业竞争优势
相关支撑产业
产业如果要形成竞争优势,就不能缺少世界一流的供应商
国际价值理论一一怎样进行国际贸易
国际价值,即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各国的平均劳动时间
它是所有进入世界市场的同类商品直接消耗的国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加权平均数。
商品要进入国际市场,意味着同一商品拥有两种价值尺度,而且这两种价值尺度之间 存在着差异,即绝对差异和比较差异。利用差异,可以使贸易双方在国际交换中实现 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