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结构设计指引(2013年8月版)1.设计依据建筑总图(场地标高、消防登高场地、道路布置等);建筑地下车库的平剖面图;地上一层各单体建筑平面图;地勘资料,抗浮设计水位;人防划区及提资图;景观设计布置图(提资)等。
2.地下车库的结构方案根据柱距、层高、梁板布置、构件尺寸、抗浮、结构构造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并结合其它专业确定结构方案。
3.车库梁板布置及构造✧十字梁(或井字梁)、单向梁、主梁+大板、无梁楼盖、宽扁梁等。
✧柱断面确定,6度区可取400,建议取450;7度区不宜小于500;柱网较大时采用500~550mm;应考虑主梁钢筋在柱断面内的水平锚固长度,尽量避免采用三向以上梁的节点柱,无法避免时应加大柱子断面。
✧梁断面确定,应考虑钢筋净距及排布,钢筋不宜超过两层,不应超过三层,钢筋净距及每排根数应满足构造要求;梁宽≤300,采用双肢箍,梁宽>300mm,采用四肢箍。
✧宽扁梁的构造:梁宽大于梁高且大于柱宽的梁。
梁宽应不大于Min(2倍柱宽,柱宽+梁高),梁高不小于16d(d为柱纵筋直径)。
应注意梁柱节点构造的做法和要求。
不节省材料,但可降低层高。
✧无梁楼盖,柱托或柱帽构造:平面≥b+4h,柱帽高度≥h;柱托高≥h/4;参照《构造手册》。
优先采用有限元空间模型的计算方法。
应注意板上开洞的影响。
不节省材料,但可降低层高,且施工方便。
✧梁:采用三、四级钢筋,采用小直径架立钢筋;✧板:采用较小的通长钢筋(板顶不小于0.1~0.15%),局部附加。
✧常用布置:(一般情况下按下列原则布置)8.1x8.1或8.4x8.4,采用十字交叉次梁;8.1x5.4(或6.0),沿短跨方向布置一道次梁;小柱网 6米左右,可不布置次梁;同一车库可根据需要采用多种梁板布置形式;✧车库顶板厚不小于250mm,楼板厚不宜小于110mm。
4.地下车库抗浮计算及措施✧抗浮水位的取值,勘察报告应明确;抗浮设计水位应根据场地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应与地勘部门及审图部门进行沟通。
✧覆土容重的取值,覆土容重取15~16kN/m3,浮重度取8~10 kN/m3。
✧计算方法的统一,统一按浮力概念进行计算;Gk/Fk≥1.05;Gk为结构自重及其上作用的永久荷载标准值的总和,不包括活荷载及后砌填充墙;Fk 为地下水对建筑物的浮力(不一定是作用在底板的水压力)标准值。
✧车库平面较大,考虑到局部构件的受力,一般按局部进行验算,特别是上部结构缺层、大范围楼板缺失开洞部位、层高增加及覆土厚度减小的部位。
✧在地下水作用下,基础底板构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应进行板底水压力作用下的抗弯、抗剪和抗冲切承载力验算。
✧抗浮措施:降低层高、配重(降板填砼做沟、加厚顶板或底板)、抗拔桩(或锚杆)、降低水位(如盲沟)、增加局部刚度和强度等。
✧地下车库的抗浮方案应和车库的结构方案一起考虑,并进行经济性分析。
必要时应与甲方讨论确定,并写入施工图设计要则。
5.地下车库顶板荷载取值✧恒载:建筑构造层(含板底抹灰、吊顶、板顶构造)、覆土(容重取18kN/m3)等。
绿化按活荷载考虑,考虑常规的板底管线,统一取值5.0。
景观有要求时局部特殊处理;顶板下管线集中布置时,局部可适当增加。
✧消防车荷载:按梁板布置形式根据规范要求折算取值,分构件(板、次梁、主梁)计算。
双向板板跨3~6m可按35~20kn/m2内插,内插时按板块短边长。
单向板板跨2~4m,可按35~25kn/m2内插;按覆土厚度折减时,折算厚度可近似取覆土实际厚度,板跨越小折减越多。
✧举例:8.1x8.1或8.4x8.4;8.1x5.4(或6.0);小柱网 5.5~6米左右。
覆土厚度1.2m。
结构布置及消防车荷载取值参见下图。
6.普通停车库的活荷载取值按照荷载规范要求根据梁板布置情况进行折减。
单向板:跨度≥2m,取4kN/m2 ;双向板:板跨3~6m可按4~2.5kN/m2内插;举例:8.1x8.1或8.4x8.4;8.1x5.4(或6.0);小柱网 ~6米左右。
参照消防车荷载计算方式计算取值。
7.地下车库的计算✧裂缝控制标准:顶板、外墙0.2mm,梁0.3mm。
车库底板暂不做裂缝控制,审图有意见时再做处理。
✧梁计算,有消防车计算(按强度控制),无消防车计算(按裂缝控制)两种工况取大值;消防车荷载作用下可不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裂缝宽度及挠度验算(永久值系数为0)。
✧梁板计算应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
✧结构竖向计算时,分别按1.2Sg+1.4Sq,1.35Sg+1.4x0.7xSq,两种荷载组合方式计算,取大值。
当Sg>2.8Sq时(一般g>2.8q),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
8.地下室外墙的计算✧单向板,顶部简支,墙厚取值,净高/12左右;✧侧壁计算采用水土分算的模式,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浮重度(8~13 kN/m3);✧静止土压力系数,砂土0.34~0.45,粘性土取0.5~0.70。
一般取0.50。
✧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1.35Sg+1.4x0.7xSq,水土部分按恒载,地面堆载按活荷载。
✧裂缝及内力计算时,侧壁计算厚度取(h-30)mm,保护层厚度取20mm,实际保护层厚度为50mm并附加钢丝网。
✧外墙外侧底部弯矩及配筋应考虑与底板的匹配和平衡。
9.地下车库的基础、底板设计✧基础(底板)形式:独基或承台+防水板(无梁或有梁);筏板+柱墩;梁板筏基(一般不用)。
✧天然地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抗拔桩另设(只需按抗拔桩设计和检测);✧桩基:需同时满足抗浮的要求,是否采取有梁底板待定;✧柱墩的尺寸(按筏板):满足冲切,改善支座配筋。
J版地源管的铺设影响。
✧底板厚度:防水板不小于250mm;筏板一般不小于400mm,小柱网可根据计算适当减小。
✧抗拔桩:可根据地质情况确定,设计前与当地审图沟通,是否允许采用管桩或抗拔锚杆,或者采用时有什么要求。
✧底板计算(jc,slab):无抗拔桩可用jc模型进行计算;有抗拔桩或为桩基时采用slab模型,水压力分项系数可取1.2,按倒楼盖进行计算时,不应计算结构自重;底板计算荷载应取基底反力或板底水压力扣除底板(含底板顶垫层)自重(分项系数取1.0),比较计算结果后取大值;应注意区分两种计算工况分项系数的区别;10.地下车库其它要求✧地下车库环境类别:2a,保护层取值:顶板:20;底板:顶20,底40;外侧壁:内20,外50(20+30);梁、柱:25;基础(基础梁)40,桩基承台(承台梁)或筏板,保护层厚度尚应与桩顶进入基础长度一致。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不低于P6;✧底板、顶板、外墙的通长(抗裂)构造配筋或分布钢:底板通常配筋率取0.15%(单层单向);顶板顶面通长温度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10~0.15%,间距不大于200;地下车库外墙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单侧单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0.25%(高层地下室外墙不应小于0.30%)。
✧外墙、底板交接处做法。
应根据项目情况确定是否外挑,外挑多少,是否做柱墩或承台,钢筋搭接方式,弯距平衡,墙身分段配筋;✧温度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的设置原则,控制长度,浇注时间,构造做法。
普通砼30~40m,浇注时间45d;后浇带应上下左右贯通,绕过桩、承台、独基及竖向构件;主楼周边应设置沉降后浇带,主楼为桩基时可设置在一个柱距内;主楼为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宜设置在第二柱距内,主楼为筏基时尚应并保证2倍基础宽度;后浇带钢筋应贯通;后浇带平面布置应与主楼、车库统一考虑;✧是否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参数(限值膨胀率等)要求,使用部位;✧其它构造要求详见《统一技术措施》《构造控制要点》。
11.车库与主体的连接构造和做法✧主楼相关范围一般采用有梁体系,采用无梁楼盖时应事先与审图中心专家进行沟通。
✧错层墙的构造(250,配筋率),交接柱(断面要求)的处理,多层和高层可区分对待。
✧异型柱结构柱与车库交界处应为普通柱(尤其错层时);✧车库梁与主楼周边交接处应设置框架柱(或扶壁柱),框架柱顶尽可能伸至主楼地下室顶板。
框架柱(或扶壁柱)宜与车库柱网对齐,尽可能避免斜梁。
✧底部水平力传递途径,错层构造处理,错层部位的建模;✧嵌固部位的确定,条件及构造要求;✧主楼天然地基时承载力深度修正的算法,超载的概念。
2倍基础宽度能否保证,沉降后浇带的位置。
12.其它✧分期出图时应考虑好之间的构件衔接;✧与人防交界处应考虑与人防构件的衔接;✧主楼范围内的人防区域应同时考虑平时的设计(根据人防布置提资按平时设计出图);✧主楼范围外的人防区域应同时考虑战时平时的设计;(应统一由人防院设计出图);✧布局出图时,应标出区域索引图,且每张图中构件编号应完整。
13.说明✧本指引作为一般性技术指导文件不强制执行,但项目设计与本指引原则不相符时,需说明理由。
✧地下车库设计的主要内容应由专业负责人在具体项目中明确并写入项目《施工图设计要则》。
✧本指引应与专业《统一技术措施》《构造控制要点》等其他文件配合执行。
2013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