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0KVSF6开关(已修改完毕)
110KVSF6开关(已修改完毕)
1.2.《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篇:电气装置。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7-90。
1.4.《纳电厂项目工程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1.6.《安全文明施工手册》。
1.7.《贵州电力公司关于实现安全文明施工的若干意见》
1.8.平顶山高压开关厂产品说明书。
6
调平整,然后将螺栓固定牢固。 9.5.断路器本体安装。 断路器在制造厂调试试验合格后,已分解成三个单极装配部分,在现场每极 必须按出厂编号及标志进行组装。先用厂家配带的的橇棍插入安装在断路器 单极上的拐中,顺时针和反时针转动几次检查断路器单极内部在运输程中是 否损坏。最后反时针方向将开关分闸到底,用尼龙绳在靠近灭弧室上法兰处, 将绳子系好,用 12T 汽车吊将开关单极吊起,缓慢落入横梁中,然后将固定 其的 4 颗 M20*55 螺栓全部予紧后方可将吊绳松开重复以上安装步骤,使三极 断路器按相序就位,,调整相间距离为 1750mm,然后对三相进行找平找正后, 最后对称紧固所有螺栓。 9.6.断路器本体和机构的连接调整。 9.6.1.将固定在包装箱中的三极连杆拆下,把其中两端的小拐臂和连杆全 部解裂。安装小拐臂时注意其上的标记点与单极断路器本体传动轴上的标记 点保持一致,连接极间螺杆时注意连杆两端螺纹的拧入深度大致相等,用手 旋转连杆将其予紧后,再用工具夹住并转动 1/2 圈,最后将两端螺母锁紧。 9.6.2.将撬杆插在手动拐臂上并安装在 A 极断路器本体的传动轴上,分别 顺时针反时针旋转分合断路器三极本体,应能顺利合闸和分闸,不能出现卡 滞现象,合格后将断路器置于分闸到底位置。 9.6.3.将传动拐臂、销轴及随机提供的手动撬杆在 B 极上装好,然后按反 时针方向进行慢合操作,用万用表监视各极断路器是否接通,接通时测量相 对应的轴销上端到支柱法兰下端的距离 L1,并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用于断 路器接触行程的计算。 9.6.4.利用手动拐臂置断路器于分闸到底位置,将传动拐臂按标记点位置
4.5.按设备技术要求,开关的安装不应在雨天和大风天进行。
5.劳动力计划。
(人)5
4
3
2
1
民工
25 26 27 28 29 30 (日)
职工
6.机工具配备。 6.1.电焊机:交流 6.2.水平尺(500 ㎜) 6.3.皮尺(20 米) 6.4.制造厂配备的专用工具。 7.设备、材料要求
一台 两把 一把
8
在额定的六氟化硫气体压力和额定操作电压下,对断路器进行单分、单合各 2 次后,测量传动拐臂的轴销上端到支柱法兰的下端之间分别位于分闸位置和 合闸位置时的尺寸 L2 和 L3,其差值 L1-L2 乘以 1.26(内拐臂与传动拐臂臂长之 比)即为断路器行程 s,其值应在 146-154mm 之间。并且 L3 减去先前测得的 L1 乘以 1.26 即为接触行程。其值应在 23-28mm 之间。 9.10.恢复防雨盖板,机构箱接地。 安装调整完毕后,恢复防雨盖板,在横梁和防雨盖板的间隙涂抹随机提供的 防水胶,然后将机构箱上接地排与地网可靠连接。 十.质量标准。 1. 断路器的基础的中心距离及高度的误差不大于 10mm,予埋螺栓中心线
准备工作
基础返工
基础检查
合格
反馈质检科 反馈制造厂
开箱检查
反馈物资处
支横操本附接气配
架梁作体件地体合 完
安安机安机
充调 工
装装构装构
注试
9.施工作业程序、作业方法
5
9.1.予埋孔洞的核实。 在开关基础经验收办理中间移交后,按照设计图纸对予埋孔洞位置进行核实, 断路器两个支架的中心距为 2340mm(要求土建在基础上标出两个支架之间的 中心),误差不得大于 2mm。 9.2.断路器的开箱。 断路器安装工作进行之前,应先对断路器进行开箱检查,开箱时应通知物资 部门人员参加,开箱前如发现包装箱有碰撞痕迹时应作好记录。开箱后应对 照随机附带的装箱清单仔细核对产品部件是否齐全和完好,同时检查铭牌数 据及技术说明是否符合订货合同,如发现产品部件遗漏、损坏或发货不符合 订货合同之处,应作好记录并联系物资部门及时通知制造厂家。对于一些较 小的部件和厂家配带的专用工具应妥善保管。如设备有损坏,要填写设备缺 陷单。 9.3.断路器支架及横梁安装。 按设计施工图纸核实予埋螺栓孔洞位置及基础质量,由于地脚螺栓为厂家提 供,在地脚螺栓予埋前应进行设备的开箱检查,按设计及厂家技术资料将断 路器两个支架按 2300mm 中心距找平找正,支架的水平度误差不大于 3/1000, 然后将横梁安装在支架上。调整横梁的水平度,误差控制在 3/1000 之内,在 支架的螺孔中放入制造厂配带的 M24*256 地脚螺栓,然后通知土建进行二次灌 浆。. 9.4.弹簧机构的安装。 弹簧机构的包装应在安装现场拆除。拆除包装后的机构在吊搬运及吊装时不 得受到额外的应力,以免机构变型,影响机构动作的准确。将机构吊装在开 关 B 极的的横梁下,用厂家配带的不锈钢螺栓予固定,然后用悬线将操作构
活,复位应准确而迅速,并应扣合可靠。机构合闸后,应能可靠地保持
在合闸位置。弹簧缓冲器的行程,应符合产品的技术规定。操动机构安
装完毕后应可靠接地。
8. 调整弹簧机时不得将机构空合闸,合闸机构储能时,牵引杆的位
置不得过死点,棘轮转动时,不得提起或放下撑牙。手动慢合闸时需要
用螺钉将撑牙支起的操动机构,手动慢合闸后应将此支撑螺钉拆除。
9. 密封部位的螺栓应使用力矩扳手紧固,其余固定螺栓和电气连接螺栓最
后也应用力矩板手检查。力矩值参照下表:
螺栓规格
紧固力矩值(㎏.m)
M6
0.6
M8
2.0
M10
4.0
M12
8.0
M16
16.0
M20
21.0
M22
28.0
M24
36.0
10
十一.安全文明生产措施。 1. 设备未安装前应按原包装放置于平整、无积水、无腐蚀气体的地方。 2. 开箱时应仔细小心,由施工组长统一指挥,严防开箱用的工具损坏设备,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概况和特点、范围 3. 施工进度计划 4. 作业条件 5. 劳动力计划 6. 机工具配备 7. 材料、设备要求 8. 操作工艺流程 9. 施工作业程序、施工方法 10. 质量标准。 11. 安全措施 12.记录表格及附表
1
1.编制依据
1.1.贵州电力设计院施工图 52-F067S-D0201《110KV 屋外配电装置》。
动机构的安装、调整。实物工程量为三台 LW35-126 六氟化硫开关的安装。
三.施工进度计划。
110KV 2002.4
六 氟 25
26
27
28
29
30
化 硫 支架横梁安装
开关
机构安装
安装
本体就位
与机构连接,开关调整
气体充注
3
4.作业条件。
4.1.110 装置土建工作结束,断路器基础达到规定强度并进行中间移交。
9
陷及锈蚀。
7. 弹簧操动机构应固定牢固,垂直误差不大于 1.5‰H(H-机构箱高度)。机
构的零部件齐全、清洁、无损伤,转动部分涂以润滑脂,电动机应转向
正确并无异常声响。辅助开关动作正确,合闸弹簧储能完毕,辅助开关
即将电机电源切除;合闸完毕,应将电机电源接通。合闸弹簧储能后,
牵引杆的下端或轮应与合闸锁扣可靠锁住。分、合闸闭锁装置动作应灵
长、宽分别为 40M 和 36.2M,内设滥坝Ⅰ回和滥坝Ⅱ回两个进出线间隔和一个
内桥间隔。
2.范围。
2.1.断路器主要额定参数。
序号
名
称
主要技术参数
1
额定电压(KV)
126
2
额定频率(Hz)
50
2
3
额定电流(A)
3150
4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KA)
31.5
5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KA)
40
6
额定峰值耐受电流(KA)
7
安装后,将缓冲器防雨罩退下,将传动拐臂与缓冲器的接头连接,用手将旋 转接头将其予紧后再用扳手转动一圈,最后紧固接头两端螺母,然后恢复防 雨罩。 9.6.5.对机构进行手动储能至如图位置,将机构上接头与传动拐臂连接(防 雨罩退下)。旋转达调整接头以调整凸轮与主拐臂上磙子间的间隙至 1.5±0.5 合格后,锁紧调节接头两端螺母,恢复防雨罩.。 9.6.6.将分合指示牌按与开关分合位置对应的位置正确安装。 9.7.密度继电器的安装。 将密度继电器充气接头的盖子和断路器联接座上的接头盖子取下,用厂家配 备的 M8 双头螺栓将密度继电器暂时固定,待密度继电器与联接座连接牢固并 在连接处用厂家配带的密封胶按产品说明书密封好后,再将双头螺栓时紧固。 密度继电器安装完毕后用软导线将继电器与联接座连接。 9.8.六化硫气体的充注。 充注之前应将厂家配带的专用充气工具放入烘箱中用 45~50 度温度干燥 12 小时,断路器本体在出厂时已充入 0.025Mpa 的六氟化硫气体,在现场不在进 行抽真空处理水份。用随机提供的充放工具将气瓶与横梁汇流体上的充气阀 相连,除去气路连通管上的包装盖,打开气瓶用六氟化硫气体吹拂 5 秒钟, 将连通管中的空气排除,然后立即将气体连通管与各单极上的充气阀连接完 毕,气体充注时应缓慢进行,以便进入断路器气室内的六氟化硫充分气化, 这 样 气 室 内 的 气 压 才 真 实 。 气 体 的 压 力 应 达 到 厂 家 的 规 定 值 ( 0.485 –0.515Mpa)。各气阀相连的连通管的母要旋到底,确保各极断路器气室的连 通。 9.9.测量断路器行程。
专业
电气
编 号 ND-DZ-0-D-010
版次
A/0
页数
12
工程代码 1A01010000
作业指导书
工程名称:纳雍电厂 4×300MW 机组新建工程 名 称:110KV 配电六氟化硫开关安装 编制单位:电自工程处 编 制 人: 专职工程师: 施工管理科: 质量管理科: 安全管理科: 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