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外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中医外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山东中医药大学级专业(本科)《中医外科学》期末考试试卷2姓名:学号:班级:考试时间:补(重)考:(是、否)--说明:本试卷总计100分,全试卷共 4 页,完成答卷时间2小时。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题,每题 1分,共 30 分)(一)A1型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学专著是:()A、《备急千金要方》B、《外台秘要》C、《诸病源候论》D、《刘涓子鬼遗方》E、《外科正宗》2、以形态命名的疾病是:()A、人中疔B、蛇头疔C、烂疔D、漆疮E、疫疔3、瘰疬气血两虚证的内治方剂是:A、逍遥散B、二陈汤C、六味地黄汤D、清骨散E、香贝养营汤4、中医称发生于哺乳期的乳痈为:()A、内吹乳痈B、不乳儿乳痈C、外吹乳痈D、乳痨E、乳癖5、乳岩的好发年龄是:()A、20~30岁B、20~40岁C、30~45岁D、40~60岁E、14~20岁6、肉瘿之病名首见于:()A、《三因极一病证方论》B、《医宗金鉴》C、《证治准绳》D、《外科正宗》E、《疡科心得集》7、易于染毒化脓的是:()A、胶瘤B、血瘤C、脂瘤D、肉瘤E、筋瘤8、属于继发性皮损的是:()A、红斑B、风团C、结节D、脓疱E、糜烂9、血与黏液相混,其色晦暗,肛门有重坠感者,应诊断为:()A、内痔B、外痔C、混合痔D、锁肛痔E、息肉痔10、精浊相当于西医的:()A、前列腺增生B、前列腺炎C、泌尿系结石D、副睾炎E、精囊炎(二)A2型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女,28岁,新产妇,夏秋季节,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舌苔薄腻,脉滑数,其方药是:()A、五味消毒饮B、清暑汤C、防风通圣散D、增液汤E、大承气汤2、男,45岁,发病较缓,皮损潮红,有丘疹,瘙痒,抓后糜烂渗出,可见鳞屑;伴纳少,腹胀便溏,易疲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缓。

其治法是:()A、清热利湿止痒。

B、清热利湿,解毒止痒。

C、健脾利湿止痒。

D、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E、疏风化痰,解毒消肿。

3、女,29岁,右手食指红肿疼痛3天,患指呈圆柱状,关节轻度屈曲,不能伸展,任何伸指动作均会引起剧烈疼痛,应诊断为:()A、蛇眼疔B、蛇头疔C、托盘疔D、蛇肚疔E、足底疔4、女,32岁,排便时或久蹲后,肛缘皮下有柔软青紫色团块隆起,可伴有坠胀感,团块物按压后可消失。

应诊断为:()A、结缔组织性外痔B、静脉曲张性外痔C、炎性外痔D、血栓外痔E、混合痔5、男,38岁。

剧烈运动后阴囊内剧烈疼痛,呈绞窄状,无发热,并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局部压痛。

托起阴囊可使疼痛加剧,应诊断为:()A、子痈B、囊痈C、子痰D、睾丸扭转E、水疝6、男,46岁,发病急骤,腰腹胀痛或绞痛,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

应辨证为:()A、肾气不足证B、气血瘀滞证C、湿热蕴结证D、阴虚火旺证E、湿痰凝结证7、男,34岁,右小腿内侧局部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伴发热,胃纳不香,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其治法是:()A、疏风清热解毒。

B、清肝泻火利湿。

C、利湿清热解毒。

D、凉血清热解毒。

E、清热解毒透脓。

8、男,55岁,患肢肿胀、发热、胀痛、喜冷恶热,皮肤发红,有索条状物;或微恶寒发热;舌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

其方药是:()A、复元活血汤B、柴胡清肝汤C、活血通脉汤D、萆薢渗湿汤 E、八珍汤9、女,23岁,病程较久,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

其方药是:()A、犀角地黄汤B、清瘟败毒饮C、桃红四物汤D、萆薢渗湿汤 E、当归饮子10、女,58岁,发现胆囊结石3年,右上腹隐痛,胀闷不适;伴纳差,口苦;舌淡,苔薄白,脉弦。

其方药是:()A、黄连解毒汤B、养肝宁胆汤C、大柴胡汤D、茵陈蒿汤E、柴胡疏肝散(三)B型题:(本题型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A、《外科正宗》B、《外科证治全生集》C、《疡科心得集》D、《外科心法》E、《疡医大全》1、后人有“列证最详,论治最精”评价的著作是:()2、治疗上强调“以消为贵,以托为畏”的著作是:()A、疡B、疮疡C、肿疡D、溃疡E、疮3、一切体表外科疾病尚未溃破的肿块是:()4、一切外科疾病已溃破的疮面是:()A、疱疹B、结节C、丘疹 D、斑疹E、脓疱5、高出皮面的实性丘形小粒是:()6、局限性皮肤明显的颜色变化是:()A、乳核B、乳癖C、乳疬D、乳痈E、乳岩7、乳房内有单个肿块,不疼痛,边界不清楚,表面高突,推之不移的是:()8、乳房内有多个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硬,推之活动的是:()A、胆石B、先天性胆总管扩张C、急性胰腺炎D、蛔厥E、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9、右脘腹绞痛、黄疸、发热为主症,应诊断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外科疾病的发病机理有:()()()()()A、气血凝滞B、经络阻塞C、脏腑功能失调D、阴阳失衡 E、正邪交争2、与颈前部位有一定联系的经络是:()()()()()A、肝脉B、肾脉C、任脉D、督脉E、冲脉3、内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A、疼痛B、小便困难C、出血D、发热E、水肿4、外痈是发生于体表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疾患,常见的有:()()()()()A、颈痈B、肠痈C、腋痈 D、脐痈 E、臀痈5、筋瘤后期常见并发症有:()()()()()A、臁疮B、青蛇毒C、湿D、股肿E、脱疽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题,每格1分,共10分)1、疮疡广义是指一切体表的总称;狭义指发生于体表的。

2、脚湿气临床分为水疱型、、三型。

3、气瘿因其患部肿块,随,故称为气瘿。

4、湿疮辨证分湿热侵淫、、脾虚湿蕴和证。

5、精癃相当于西医的,精浊相当于西医的。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 20分)1、辨脓的方法有几种?如何辨脓之有无?2、试述肛裂的治疗原则。

3、简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鉴别要点。

4、何谓外痔?试述临床特点及分类。

5.何谓瘾疹?有哪些临床特点?五、问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 20分)1、有头疽为西医何病?临床表现有哪些?2、简述股肿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血脉瘀阻证的证候、治法与代表方剂。

六、病案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 10分)1.患者,男,35岁。

左侧头面有鲜红色斑片,上有成簇的丘疹、疱疹3天,灼热刺痛,疱壁紧张;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请写出诊断(中、西医名称)、证型、治法方药,外治方法。

2、患者,女,25岁,产后4周,出现乳房肿痛,未触及肿块,皮肤微热,微红,乳汁排出不畅,伴恶寒,发热,头身痛,口渴,便秘,苔薄黄,脉弦数。

请写出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治则、内治方剂及外治方法。

山东中医药大学 级 专业(本科)《中医外科学》期末考试试卷一、 单选题 (本大题共 30 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一)A1型题:1、D2、B3、E4、C5、D6、A7、C8、E9、D 10、B(二)A2型题:1、B2、C3、D4、B5、A6、C7、C8、D9、E10、E(三)B 型题:1、A2、B3、C4、D5、C6、D7、A8、B9、A 10、E二、多选题 (本大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ABCDE2、ABCD3、ABCDE4、ACD 5、ABC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浅显外科疾患(1分)化脓性疾病(1分)2、糜烂型(1分)脱屑型(1分)3、柔软无痛(1分)喜怒消长(1分)4、湿热蕴肤(1分)血虚风燥(1分)5、前列腺增生(1分)前列腺炎(1分)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答:(1)按触法、点压法、透光法、穿刺法、B超。

(2分)(2)有脓――肿块坚硬高突、皮薄焮红、按之灼热痛甚,中软应指,有波动感,脉数。

可伴发热、白细胞升高等全身反应。

(1分)无脓――按之微热,轻痛,肿块仍硬,无应指感,脉不数者,为脓未成(1分)。

2、试述肛裂的治疗原则答:总则:通畅大便,消除裂疮。

(软化大便,保持大便通畅,制止疼痛,解除括约肌痉挛,中断恶性循环,促使创面愈合。

)(1分)初发肛裂:以润肠通便、止痛止血,促进裂损愈合为主,一般不必手术。

(2分)慢性肛裂:久不愈合,有合并症时可手术治疗。

(1分)3、答: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年龄20~40岁 45岁以上(0.5分)吸烟几乎都有不一定(0.5分)游走性浅静脉炎有无(0.5分)高血压极少大部分有(0.5分)冠心病无有(0.5分)血脂基本正常升高(0.5分)受累血管中、小动脉大、中动脉(1分)4、答:外痔指发生于肛管齿线以下,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生炎症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

(1分)临床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和结缔组织性外痔。

(3分)5.何谓瘾疹?有哪些临床特点?答:(1)定义:是一种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色风团,时隐时现的瘙痒性、过敏性皮肤病。

(1分) (2)临床特点: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1分)发无定处,骤起骤退,(1分)退后不留痕迹。

(1分)五、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答:西医病名:痈。

(1分)表现:易发于皮肤坚韧、肌肉丰厚处,如项、背部,成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多见。

(1分)(1)局部症状:①初起局部红肿结块,上有粟粒状脓头,作痒作痛,向周围扩散,脓头增多,色红,灼热疼痛。

(1分)②脓成肿块增大,疮面渐渐腐烂,形似蜂窝,直径超过10CM。

(1分)③收口期脓腐渐尽,新肉生长,色红活,逐渐收口而愈。

(1分)(2)全身症状: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口渴,舌苔多白腻或黄腻,脉多滑数或洪数等。

(1分)化脓时高热口渴,便秘溲赤;(1分)溃后逐渐减轻或消失。

(1分)(3)并发症:神昏谵语,气息急促,恶心呕吐,腰痛尿少,尿赤,发斑等多为内陷。

(2分)2、答:(1)病因病机:中医:①总病机:创伤、产后或长期卧床,肢体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阻于脉络,脉络滞涩不通,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聚而为湿,流注下肢发病。

(1分)②血脉损伤:(1分)跌仆损伤、手术等直接伤害,使局部气血凝滞,瘀血阻于络道,脉络滞塞不通,不通则痛;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流注下肢而发为本病。

(1分)③气虚血瘀:(1分)长期卧床,久卧伤气;或因年老、肥胖、瘤岩等,致患者气虚,无力推动营血运行,下肢又为血脉之末,故易发生血脉阻塞。

(1分)西医:①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②外伤、手术、分娩、肿瘤等可诱发。

(1分)(2)血脉瘀阻证治:证候:下肢肿胀,皮色紫暗,痛处固定,肢体青筋怒张;舌质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脉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