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设施园艺学_第四章_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6-1
设施园艺学_第四章_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及其调节控制6-1
3、光质对园艺作物影响
各种光谱成分对植物的影响 光谱/纳 米(nm) >1000 1000~ 720 植物生理效应 被植物吸收后转变为热能,影响有机体的温度和蒸腾情况, 可促进干物质的积累,但不参加光合作用。 对植物伸长起作用,其中700~800nm辐射称为远红光,对光 周期及种子形成有重要作用,并控制开花及果实的颜色。 (红、橙光)被叶绿色强烈吸收,光合作用最强,某种情况 下表现为强的光周期作用。 (主要为绿光)叶绿素吸收不多,光合效率也较低。 (主要为蓝、紫光)叶绿素吸收最多,表现为强的光合作用 与成形作用。 起成形和着色作用。 对大多数植物有害,可能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 促进病菌感染。
设施栽培环境调控研究的问题
2. 应研究各种农业设施的建筑结构、设备以及环境工 程技术所创造的环境状况特点,阐明形成各种环境特 征的机理。 摸清各个环境因子的分布规律,对设施内不同作物或 同一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有何影响,为确立环境调控的 理论和基本方法、改进保护设施、建立标准环境等提 供科学依据。
2、园艺作物对光照强度的需求
不同的园艺作物种类对光照的需求程度不一。 阳性植物:蔬菜中的西瓜,甜瓜,番茄,茄子;花卉中的 多数一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及仙 人掌类植物等;果树设施栽培较多的葡萄、桃、樱桃等也 都是喜光作物。光饱和点在6万-7万Lx。 阴性植物:花卉的兰科植物、观叶类植物,凤梨科、姜科 植物、天南星科及秋海棠科植物等;多数绿叶蔬菜和葱蒜 类蔬菜。光饱和点在2.5-4万Lx。 中性植物:蔬菜中的黄瓜,甜椒,甘蓝类,白菜、萝卜等; 花卉中的萱草、耧斗菜、麦冬草、玉竹等;果树中的李、 草莓等。光饱和点在4-6万Lx之间。
● 保证一天中上午10:00—下午14:00进光量最
多的屋面角—合理采光屋面角
连栋温室屋面坡度对透光率影响
南北栋边栋温室屋面坡度对直射光日总量透光率影响不大, 东西延长有影响,纬度越高,差异越明显。 国际标准连栋温室屋面倾角为26.5o 温室结构形状和相邻温室或大棚的间距也影响透光率
(二)园艺设施光照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劳伦斯研究单栋温室屋面倾斜角与室内光强关系,结果如下: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屋面倾斜角越大,温室透光率越高
单屋面温室屋面倾斜角对透光率影响更突出,因 此,对我国特有日光温室,合理采光屋面角设计 更重要,需考虑以下原则:
● 一年中太阳高度角最低那一天(冬至)的
透光率最多为好—理想屋面角,但脊高、保温 差、耗材
※与水平构架材料多少有关
水平构架材料多,东西延长温室直射光在床面上 的分布有若干弱光带,形成死阴影,南北延长无
结论
从透光率和骨架材料遮阴两方面综合考虑:对单
栋温室、塑料棚而言,如是单屋面,则应以东西 延长、坐北朝南为优。如是双屋面的,以冬季生 产为主时,东西延长比南北延长的光强,并可调 整屋面坡度,减少水平构架材料来减少床面上弱 光带。如以春秋栽培为主或全年栽培时,则应以 南北延长为优
设施栽培环境调控研究的问题
3. 通过环境调控与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使园艺作物与
设施的小气候环境达到最和谐、最完美的统一。
园艺栽培设施的环境因子
光照 温度 湿度 气体 土壤 综合环境控制
本章主要内容
一.光照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二.温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三.湿度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四.气体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五.土壤环境及其调节控制 六.设施园艺的综合环境管理
从设施为τs和τz来看,设施内透光率主要受以下因 素影响:
☆覆盖材料的透光特性
☆覆盖材料的污染(尘埃、水滴等)和老化程度 ☆温室结构、方位、建材骨架和室内设施等
2、覆盖材料的透光特性
投射到保护设施覆盖物上的太阳辐射能,被分为三部分: 吸收率+反射率+透射率=1 干净玻璃或塑料薄膜的吸收率10%左右 影 响 透 光 率 的 因 素
全光面连栋温室,以何种建筑方位为优?
从透光率角度,东西栋优于南北栋 从光分布,南北栋优于东西栋。在冬、春、夏三个季节均表
现明显。东西延长的温室,冬至和春分时由于天沟及向南屋 面造成的阴影弱光带十分明显,直射光日总量差值冬至可达 30%,春分达10%
结论:连栋温室以南北延长为最佳设计
(2)屋面坡度(屋面倾斜角)—主要影响直射光透过率
720~610
610~510 510~400 400~320 <320
光质的变化还会影响园艺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 Vc合成 ★ 果实着色 ★ 风味等
4、光分布对园艺作物影响
园艺设施内光分布不如露地均匀,使得作物生长发育不 能整齐一致。 同一种类品种、同一生育阶段的园艺作物长得不整齐, 既影响产量、成熟期也不一致。 弱光区的产品品质差,且商品合格率降低,种种不利影 响最终导致经济效益降低,因此设施栽培必须通过各种 措施,尽量减轻光分布不均匀的负面效应。
人工补光具有两个目的,一是延长光照时间,另一个 目的是作为光合作用的补充能源需要,可以弥补自然 光的不足,一般用于光照比较弱的冬春季节。
补光对电光源的要求
• • • 光照强度在3000lux以上。 光照强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 有一定的光谱组成,最好具有太阳光的
★光线入射角 ★ 薄膜的老化 ★灰尘、水滴
3、园艺设施结构与透光率关系
建筑方位(单栋或连栋等) 设 施 结 构 包 括 结构形状(屋面坡度) 跨度、高度、长度等
(1)建筑方位
对单屋面温室,以东西延长采光理想,对全光
面温室(单栋温室或塑料大棚)建筑方位 以东西栋或南北栋哪种为优?
结论1:冬至时东西方位温室透光率优于南北方位, 栋越长,纬度越高,差异越明显
与露地相比,设施内光环境有哪些特点?
光照强度弱(与透光率有关,普遍较低,若采用薄膜覆盖, 光强只有露地的50-70%) 光照时数短(与设施类型有关)
光质不同于露地(有别于自然光,取决于覆盖材料的种类 和特性)
光分布不均匀(与设施结构有关)
二 、园艺设施内作物对光照的要求
1、园艺作物对光照时数的要求
在保温的前提下,尽可
能早揭晚盖外覆盖保温 材料,以延长光照时间。
4.改进管理措施
充分利用反射光。如日光温室适当缩短后坡、并在后墙上涂白以
及安装镀铝反光膜、在温室内张挂反光幕、地面覆盖地膜等。
反光膜
通过加强植株管理增加中下部的光照。 要注意作物的合理密植及植株调整,注意垄向。
5.人工补光
⑴ 选择适宜的建筑场地及建筑方位
确定的原则是根据设施生产的季节,当地的自然环境,
如地理纬度、海拔高度、主要风向、周边环境(建筑物、 有否水面、地面平整与否等)。
⑵ 合理的骨架材料,减少建材的遮荫。
2.设计合理的屋面坡度和透明屋面形状
对于单屋面而言,主要设计好后屋面仰角, 前屋面与地面的交角以及后屋面的长度, 以保证透光性好。 拱圆形屋面较屋脊连接性屋面的采光效果 好。
第一节 光照环 境及其 调节控 制
园艺设施内的光照条件有别于露地栽培。 设施内的光照条件受建筑方位、设施结构、 透光屋面大小、覆盖材料的特性等多种因 素的影响,导致设施内的光照强度、光照 时数、光质、光的分布状况与外界环境有 较大差异。
一、园艺设施内的光环境
☆光照强度 ☆光质 ☆光照时数 ☆光分布
结论2:3月10日以前东西延长单栋温室透光率优于南北延长, 3月10日以后相反
从透光率角度出发,就单栋温室而言,冬季直射光床面平均
透光率以东西延长比南北延长好(平均高10%)纬度越高效 应越明显
设施内骨架建材遮光面积与下列因子有关:
※ 阳光入射角
入射角增大,遮光面积除宽度外,需加 厚度阴影
※与纬度有关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建材遮光面积越大。东 西延长比南北延长有优越性(遮光少)
3.选用透光率高的透明覆盖材料
我国以塑料薄膜为主,应选用防雾滴且持 效期长、耐候性强、耐老化性强等优质多 功能薄膜,漫反射节能膜、防尘膜、光转 换膜。 大型连栋温室,有条件的可选用PC板材。
4.改进管理措施
应经常打扫和清洗园艺 设施的透光覆盖面,增 加透光率。 阴雪天过后应及时揭开 保温覆盖物。
光照时数:即光周期,指一天中受光时间长短,受季节、 天气、地理位置影响
长光性 在12-14小时日长以上的条件下能促进开花结实 的园艺植物,多数绿叶蔬菜,甘蓝类和葱蒜类蔬菜;唐菖 蒲、八仙花等花卉都属于此类。 短光性 当光照时数少于 12-14 小时下能促进开花结实的 园艺植物,如豇豆、苋菜、蕹菜等蔬菜;一品红、秋菊等 花卉。 中光性 对光照时数要求不严格,如黄瓜、茄果类等蔬菜; 月季、香石竹等花卉。
设施园艺学
Protected Horticulture
第四章 园艺设施的环境特征 及其调节控制
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Adjust Control of Horticultural Facilities
园艺设施环境调控
要达到园艺作物的高产高效设施栽培,必须摸清园艺 作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要对园艺设施的结构特征进 行优化,根据作物需求对环境进行调控。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沿两个方向进行:一是创造 适合环境条件的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技术,二是创造出 使作物本身特性充分发挥的环境。设施园艺的环境条 件调节就是实现后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r2—覆盖材料因老化的透光损失
r3—水滴和尘染的透光损失,一般水滴透光损失20%-30%, 尘染可达15%-20%
设计温室时不能忽视对散射光的利用率
(2)直射光的透过率(τz)
主要与投射光的入射角有关,即与温室方位,屋 面坡度和太阳高度有关 τz =τx(1-r1)(1-r2)(1-r3) τx为干洁透明覆盖材料,在入射角为x时的 透光率。X与温室方位,屋面坡度,太阳高 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