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学校一方净土,让老师成为快乐的人
----参加石台县组织的周彬教授关于“有效课堂教学”报告会有感
石台县六都中心学校:李永平
我这个人有点感性。
取这个标题可能是受周彬教授报告的感染,或是近几天心情不爽的缘故。
其实在每次参加完一些培训或学习后,总喜欢写一点感想,谈一点思考,而且很及时。
这次算比较迟了,29日参加的报告会,被一些无关于教学的杂务耽搁,直到今天(12月1日)晚上才有时间坐下来搜索记忆,轻吻键盘,进行总结。
周彬教授是个有思想的人。
周教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观点。
比如“对待课堂教学的态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课堂有一定的张
力”,“课堂教学要给教师的自主权,不能要求教师把课上好,而是帮助教师把课堂搞好”,“要因教施学不要因材施教(人数比较多的课堂)”“要求教师适应学生,忘了要求学生适应老师,是中国教育的悲哀”等等许多观点,深入我们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心灵,真的,我很震撼,也很感动。
震撼的是作为教授,周彬敢于挑战一些教育思想,提出一些不同观点;感动的是作为校长,周彬对教师的理解。
周彬教授是一个快乐的人。
一天的报告,一天的幽默风趣。
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一段段发人深思的道理。
他是一个快乐的人。
只有快乐的人才会风趣幽默;只有快乐的人才会理解人,帮助人;只有快乐的人才会说出令人感到温馨的话;只有快乐的人才会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思考。
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是靠一学期搞几次教研活动,不是靠一些硬性规定(作业改几次,作文写几次,反思写几次。
),更不能指望教学检查。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主要是看科任教师,只有教师愿意去搞好教学,愿意去默默付出,愿意去学习,何愁课堂教学质量不能提高呢?但这美好的愿景首先得让教师成为快乐的人。
教师尤其是一线教师,是最容易满足的人,最容易就快乐的人。
谁不想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搞好,除非他不是“人”。
对于这种人,清除教师队伍也无妨,而且是必须的。
我相信教师主流还是好的,还是想搞好课堂教学,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他不快乐。
教师应该以教书育人为目的,更多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的教育。
学校应该是一方净土。
可事实上,现在的学校不再那么清净,教师不再那么单纯,杂务多。
一些教师疲于应付各种杂务而分心于课堂,顾此失彼,结果可想而知。
教研活动要搞,检查要查,但是很多活动,检查,后劲不足。
有些活动、检查的组织方是为了完成工作的需要,而不是从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发的。
活动也好,检查也罢,应从提高教师素质,学生能力出发,教育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不可随意,对于一些无关于教育教学的活动、检查不开展更好,即便开展,不需要搞得大张旗鼓,人心惶惶。
周教授讲的好,“要帮助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活动结束,检查结束,反馈是必须的,但反馈不应成为表扬大会或批斗会,即哪里好,哪里不好。
我想反馈更多的是告诉或帮助老师怎样做会更好。
让教师成为快乐的人,并不是说他想怎样就怎样,学校的规章制度还是必须坚持的,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必须遵守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违反规则,违反法律是绝对不容许的。
让教师成为快乐的人,我的理解是要让教师觉得自己像个教师,而不是医生、保安、资料员。
;要让教师觉得帮助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是他们工作的主要任务;要让教师感觉到学生成长离不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