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一、总说明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我公司承建该项目施工的全局性指导文件,是指导施工全过程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组织、协调和控制的综合性文件,是我公司做好人力、物力综合平衡调配,力争全年均衡施工的依据,也是统筹全局、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组织工程协作、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平衡立体交叉作业、分期分批配套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安全文明施工,按期将本工程交付使用的依据。

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包括: 2号楼、3号楼、4号楼及地下室。

二、编制依据1、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施工图;2、《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施工合同》;3、《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2、3、4号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4、现行国家及湖北省的有关规范、规程与标准(详见第3页清单);5、湖北省及武汉市现行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规定;6、国家、中南地区通行标准图集;7、中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等;8、我公司在类似工程的施工中积累的经验;三、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基本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程序。

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顺序。

3、采用流水施工方法、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和其他先进管理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和连续施工。

4、科学地安排冬期和雨季施工项目,保证全年施工的均衡性和连续性。

5、充分利用我公司现有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扩大机械施工范围,提高施工机械化使用率,不断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6、尽量利用先进的施工技术,科学地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安全施工,努力缩短工期,不断降低工程成本。

7、科学地规划施工平面图,减少施工用地,保护环境;合理储备建设物资,减少物资运输量。

主要现行施工规范、规程与标准第二章工程概况与特征一、工程性质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是由武汉国浩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一个高档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79465.5㎡,其中住宅63147.12㎡,另架空层751.5㎡,地下室15566.88㎡。

二、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才茂街。

三、设计概况1.万科金域华府二期工程建筑概况如下:建筑概况一览表设计特点如下: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建筑消防分类为一类商住楼,耐火等级为一级。

2、结构概况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均为50年。

工程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3号楼及2号楼的1、2、3单元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其余单元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三级,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三级。

3、设计特点:(1)地基与基础工程基础形式为预应力高强砼管桩承台及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承台基础+构造防水底板,其中3号楼5、6单元采用¢800钻孔灌注桩基础,其余均采用¢500、¢400管桩基础。

桩基工程由专业分包施工。

(2)主体工程地下室混凝土强度等级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其余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主楼混凝土强度等级(3#楼)主楼混凝土强度等级(2#楼)地下室构件均用掺微膨胀剂HEA-Ⅲ和聚丙烯纤维的砼浇筑。

钢筋:钢筋采用HPB235级钢筋、HRB335级钢筋、HRB400级钢筋、CRB550冷轧带肋钢筋;钢筋连接采用绑扎及焊接。

钢材:Q235B钢板、热轧普通型钢。

砌体:±0.000以下地下室以外的墙体部分采用MU10蒸压灰砂砖,用M7.5水泥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0.000以下室内墙体及±0.000以上内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块强度等级外墙不低于MU3.5,内墙不低于MU2.5,用M5混合砂浆砌筑。

(3)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外墙装修(详细做法见下表)内墙装修(详细做法见下表)顶棚装修(详细做法见下表)楼地面装修(详细做法见下表)门窗:本工程住宅外玻璃门窗采用断热彩铝中空玻璃(空气层厚度6mm)门窗,(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窗采用单层玻璃;所有进户门均为一级防火防盗门,所有管道井门均为丙级防火门,前室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外墙保温形式为内保温,做法为外墙内侧面满做40厚EPS复合保温板和12厚石膏板保温。

住宅的平屋面均采用55厚挤塑聚苯保温板。

(4)防水工程平屋面防水采用40厚C30UEA补偿收缩细石混凝土和2厚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膜;地下室采用S6自防水钢筋混凝土和2厚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膜;卫生间及阳台做1.5厚JS防水涂膜。

四、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武汉国浩置业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武汉正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武汉中建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中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五、水文地质状况(一)地下水类型拟建场地地下水有上层滞水和承压水两种类型,上层滞水赋存与杂填土及素填土之中,受大气降水的补给,水位深度为0.70~2.00m,相当于标高20.02~21.48m。

承压水主要赋存于砂土互层、粉细沙及卵石层中,水量较大,与长江有密切的水力联系,丰水季节,长江水补给地下水,枯水季节,地下水补给长江,二者是互补关系。

勘察期间,在7#孔中测得承压水水位深度为5.06m相当于标高17.50m。

(二)承压水的分布特征据本次勘察钻孔揭露,上覆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代号②、③)为隔水顶板。

粉细沙与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地层代号④),武汉地区称之为“过渡层”,中部砂卵、石层(地层代号⑤、⑥)为孔隙水含水层,赋存丰富的孔隙承压水,为强透水层。

下伏砂砾岩(地层代号⑦)为隔水底板。

粉细沙与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顶面埋深 5.50~8.50m,标高13.70~16.58m,层厚0.70~5.00m,平均厚度约2.04m,其水平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渗透系数。

粉细砂层顶面埋深10.70~11.40m,标高10.61~11.31m,底部卵石层底埋深56.50~57.80m,标高-35.29~-33.93m,粉细砂及卵石层整体平均厚度为46.01m整个含水层从上到下颗粒由细变粗,其富水性由弱到强。

本次勘察期间为长江枯水期,通过对7#钻井承压水水位观测,承压水水位埋深在地面下4.88m,相当于标高17.50m左右。

承压水压力水头标高高于粉细砂与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标高(14.88m)。

根据武钢办公大楼在洪水期测得承压水头标高为18.60m承压水水位变幅为1.1m。

(三)土层的渗透性根据东南面相距约80m远的武钢新建办公大楼(2005年)工程承压非完整井抽水试验结果:其含水层(地层代号⑤、⑥)渗透系数的综合渗透系数为k=18.5m/d。

从室内渗透试验得出:粘土层(地层代号②)渗透系数k=0.00016m/d,淤泥质粉质粘土(地层代号③)渗透系数k=0.0019m/d.粉细砂和淤泥质粉质粘土互层(地层代号④)为“过渡层”,其渗透系数难以从室内、外渗透试验取得,本报告参考《武汉地区深基坑地下水防治情况综合报告》(苏景中、钱午),确定其渗透系数k=2.5m/d。

(四)地下水的腐蚀性根据我公司提供的与拟建场地相距约800m《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新建办公大楼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中上部滞水地下水水质简分析结果,其PH值分别为6.7和7.0,侵蚀性CO2为0.0和1.4mg/l,SO42-为85.0和100.0mg/l,HCO3-为523.6和556.3mg/l,CL-均为98.6mg/l,两场地均属于同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结合拟建场地周围均为居民区,未发现有污染地下水污染源存在综合判断:拟建场地地下水、土对砼结构及砼结构中钢筋均无腐蚀性,地下水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

根据区域水文资料及当地建筑经验,拟建场地内承压水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也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六、气象条件状况武汉市是公认的我国四大“火炉”之一,夏季漫长炎热,冬季寒冷。

本工程雨季施工时间约为二个月,冬期施工至少也有三个月。

气象部门的统计资料表明,本地区夏季最高温度41摄氏度,冬季最低温度-7摄氏度,夏季平均风速2.3m/s,月平均相对湿度60%~70%,日最大降水量160mm,年总降水量1013mm。

七、施工条件根据施工合同及施工补充协议,甲方以工地现状移交乙方施工。

本项目已基本达到三通一平;场内工程桩已由建设方组织施工完毕。

水源、电源已接至现场,场内所有障碍物已全部拆除。

现场为达到“三通一平”。

八、工程特征及施工管理重点本项目主要施工难点可概括为:1、施工期间,场内空间紧凑,致使施工现场比较拥挤,规范化管理难度较大。

由于现场临街,所以对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求较高。

2、由于采用桩基基础,桩间间距较小。

所以对基坑开挖的精度要求较高,务必要做到开挖时避免因操作机械不当,或者因为积土堆放不合理产生的土压应力对桩身造成破坏,而且人工清基工作量较大,连贯性施工的协调组织要求较高。

4、基础承台属大体积砼,其裂缝控制是基础施工的一大关键,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

5、主体结构沉降后浇带的处理要求很高,在新旧砼结合部位很容易形成渗漏隐患。

6、本工程的关键部位还有地下室底板、外墙及顶板结构自防水砼施工,梁、柱节点核心区砼质量控制,梁、柱及地下室承台基础钢筋的连接接长,较大跨度、高架支模体系的安全及质量控制,电梯井壁的垂直度控制,屋面防水工程施工等。

工程管理的重点之一是贯彻执行新标准、新规范,对工程质量实行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参加本工程建设的各级管理人员需认真学习新标准和新规范的相关内容和要求,特别应熟练掌握强制条文,认真贯彻执行,确保工程质量。

重点之二,是围绕集团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如何加强管理,落实措施。

施工前,必须针对上述工程重点与难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以及诸多施工不利因素制定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努力实现预期的各项目标。

第三章施工准备一、施工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施工管理人员认真熟悉所有施工图纸、审查文件及有关技术标准,深入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2、制定详细的有针对性的专项施工方案,且在施工前报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审批,随后分级向施工员及专业施工队伍做好书面交底工作。

3、按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坐标原始点及高程控制点,由项目部专职测量员再次复核闭合。

根据主控制线做好各单位工程施工所需的轴线桩并加以保护。

4、重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召开技术会议,召集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分析讲解专项施工方案中的重点内容,解决会议上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

5、确定关键、特殊工序及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点详见附表),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计划,按质量安全负责制原则落实责任人,确保得以贯彻实施。

6、器具配置具体如下表:经核定,将投入本工程使用的计量、测量、检测、试验用的工具仪表、仪器,均在检测期内使用。

二、施工机械准备1、根据各单位工程的特征及其整体分布情况,结合二期工程总工期要求,考虑施工均衡性的特点,本工程拟投入的大型垂直运输机械有塔吊3台(QTZ80F型),额定重力矩为800kN·m,最大工作幅度为55m),施工电梯4台(双笼,人货两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