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流程

常用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流程

目录一、常用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的使用制度二、常用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使用流程三、输液泵使用操作流程四、注射泵使用流程五、输液泵、注射泵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处理措施六、输液泵、注射泵使用故障应急处理及流程七、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八、心电监护仪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九、吸引器使用流程十、中心吸引装置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及流程十一、心电图机使用操作流程十二、心电图机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十三、除颤仪操作流程十四、除颤监护仪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十五、呼吸机使用故障应急处理十六、急诊科设备使用故障应急处理十七、手术室设备使用故障应急处理常用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的使用制度1.医疗仪器设备使用前须制定操作规程,使用时必须按操作规程操作,没有掌握操作规程者不得开机。

2.建立使用登记本(卡),对开机情况、使用情况、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登记。

3.科室指定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台账(1万元以上)、各台仪器设备的配件附件管理,日常维护检查。

如管理人员工作调动,应办理交接手续。

4.操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应离开工作岗位,如发生故障后应立即停机,切断电源,并停止使用,同时挂上“故障”标记,以防他人误用。

检修由技术人员负责,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检修,仪器设备须在故障排除后方能继续使用。

5.操作人员应做好日常的使用保养工作,保持设备清洁。

使用完毕后,将各种附件妥善放置,不得遗失。

6.使用人员下班前按规定顺序关机,并切断电源、水源,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需连续工作的设备,应做好交接工作。

7.科室工作人员要爱护设备,不得违章操作。

如违章操作造成设备损坏,要立即报告科室领导及设备科,并按规定对当事人作相应的处理。

常用仪器设备及抢救物品使用流程注①输液量精确有误;②药物外渗;③空气栓塞;④输注速率有误;⑤输液总量记录错误;⑥输液泵及注射泵速率调节错误;⑦输液泵及注射泵故障。

2.处理措施(1)选择专用输液管及注射器保证输液量精确,避免机器在强电磁场环境下工作。

(2)加强巡视,观察不良反应:①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有无药液外渗、肿胀、局部颜色、温度、血管走向有无条索状红线等,若出现以上情况,应立即停止输液,及时更换穿刺部位。

②观察绿灯亮闪频率、输液泵及注射泵工作状态及速率是否处于正常。

③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准确记录输液量,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①使用输液泵或注射泵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使用方法及治疗目的、注意事项,防止自行调节。

②加强巡视。

③严格交接班,如开始的时间、所剩药量、药物的浓度及速率等。

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4)发现静脉回血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性质和回血量采取不同措施:如硝酸甘油、硫酸镁、利多卡因、胰岛素等药物不能简单地按快进键处理回血,回血缓慢推入,直接推入可造成不良后果。

(5)加强工作责任心,操作规范化:①要加强熟悉输液泵及注射泵性能,正确掌握操作常规和各键的设置及启动输液失败原因,能排除各报警设置操作。

并对常见的问题有高度的认识。

②加强安全质量教育,落实诊疗护理操作。

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责任心、自觉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规范,特别是在无人监督时更要规范自己的行为,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6)加强输液泵、注射泵保养及管理:①保持机器的清洁干燥,防止液体进入泵内造成机器失灵。

②每次用后清洁除尘用75%酒精擦拭干净,清洁后要充分干燥,至少30s才能开机。

清洁时禁用有机溶剂,并及时充电备用并测试输液泵及注射泵速率是否准确。

输液泵及注射泵禁止存放在被风扇、空调、电炉、暖气、加湿器等冷湿(热)气流直接吹拂的地方,应置于通风干燥处备用。

输液泵、注射泵使用故障应急处理及流程1.值班护士应熟知本病房、本班使用的输液泵、注射泵及使用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2.在使用输液泵、注射泵过程中,随时观察输液泵、注射泵的动态变化,确保设备设置参数与实际运行参数相符合。

如遇输液泵、注射泵出现紧急情况,如意外停电、空气报警、管路阻塞、速度失控等设备故障时,医护人员应采取补救措施,以保护患者使用输液泵、注射泵的安全。

3.各科室定期检查输液泵、注射泵状况,确保设备运转良好,做好维修、维护登记。

4.输液泵、注射泵不能正常工作时,护士应立即停用该设备,同时评估病人、通知医生。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清醒病人做好心理护理。

应恢复常规输注方法,条件允许时应及时更换备用设备。

5.故障的输液泵、注射泵挂上“仪器故障牌”,及时通知设备科维修。

维修过程及维修结果应及时登记备案。

处理程序:输液泵、注射泵故障→采用常规输注方式或更换备用输液泵、注射泵→设备科组织维修心电监护仪操作流程心电监护仪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1.报警显示导联脱落时的处理换电极力求做好电极放置部位皮肤的清洁,因为皮肤是不良导体,因此要获得电极和皮肤的良好接触。

必要时先用酒精去除皮肤上的油脂汗迹,检查各连接处是否连接良好。

2.误报警时的处理密切观察病情,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节高低限报警值。

心率报警值的设置: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一般为患者的正负20%;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根据发作时心率的次数来设置心率的上限,由机器设置的>120次/min调至>150次/min;房室传导阻滞,病窦综合征患者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下限调35~50次/min;心房纤颤患者上限调至100次/min,并将不规则心率、心律报警关掉,以免造成误报警及无效报警。

3.心率监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先检查心率来源是PLETH还是ECG,再有针对性检查故障来源,然后处理相应的问题;关于调节心率报警界限,应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酌情预先调整好测量值的上、下界限,避免漏报及无效报警。

4.呼吸监护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呼吸参数异常或“-——”显示时的处理。

应检查电极放置是否妥当、是否脱落。

监护呼吸不需另加电极,但电极安放很重要,可将2个用作提取呼吸信号的电极对角安放,以便获取最佳呼吸波。

部分患者由于病情影响信号弱,呼吸浅表,计数不准确,此时最好将2个呼吸电极置于右腋中线内侧和胸廓左侧呼吸时活动最大的区域以获取最佳呼吸波,但要避免心室和肝区处于呼吸电极连线上,以免产生伪差。

与此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无窒息、缺氧、呼吸不规则等,及时采取措施,以缓解患者呼吸窘迫症状。

5.血氧饱和度监测中常见问题,信号跟踪到脉搏,屏幕上无氧饱和度和脉率值时的处理(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

(2)使患者保持不动或将传感器移到活动少的肢体,必要时更换传感器。

(3)必要时对所测患者注意保暖。

(4)需要避强光。

(5)时间过长可换另一手指测量。

(6)尽量避免同侧手臂测血压。

6.无创血压监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选择正确的模式,认真检查袖带管路连接处是否漏气,更换良好的袖带或接头,建议袖带应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测量血压时应使患者取平卧位,保持安静。

密切观察病情,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吸引器使用流程中心吸引装1(1)先分离吸痰管与中心吸引装置,然后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

(2)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佳,连接备用吸痰器(或洗胃机)进行吸引。

(3)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情况,必要时再次吸引。

(4)立即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

2.流程分离吸痰管→接注射器抽吸→接备用吸痰器→观察病情→通知维修心电图机使用操作流程心电图机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1.电击在证病人人身安少外界的干扰需要接据自身壳作接地处理,最好安装独立的地线,也可利用自来水管或与大地接触良好的金属体作为接地线。

2.电磁干扰的处理病人做心电图的地点要远离X光室、理疗室、电梯、配电房、高压线、电力线等,以尽可能地减少或避免电磁干扰,而且一般心电图室本身还要有屏蔽设置。

3.电极和导联线干扰的处理医护人员使用心电图机时要规范操作,不能将使用的导电膏等电解质与电极外面的导联线插头等部件接触,否则同样会由于材料不同而使极化电压增加。

相关检测结果表明,使用导联线的走向不当也会造成干扰,正确的导联线走向需要与病人身体方向相同。

另外,在做心电描记时,必须将全部导联都与人体相应部位相连接,不得有部分导联空置不接。

4.心电信号不准确(病人情绪不稳定)的处理医护人员在给病人做心电图时,要使其处于放松状态且四肢可以自然摆动,否则极有可能出现肌电干扰现象。

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病人的情绪不太稳定、呼吸频率过快且每次吞吐量过大,这将会导致其自身心电信号发生漂移现象。

所以,对于上述可能会产生的两种不良情形,医护人员需要先调节好病人的状态才能进行心电检测,或者等到病人的状态恢复到符合心电检测要求的状态时再检测,绝对不可以在病人处于不正常状态下就对其采集心电信号。

5.心电图机前级检出信号不准确的处理心电图机前级检出信号的准确与否直接决定了后级及整体输出的准确性,最终的输出结果将可能出现几十倍以上的误差。

心电图机电极和导联线的使用需要注意以下五点:①电极每次使用完应擦净表面的导电膏或盐水,从而尽可能地减少对电极的腐蚀;②如果发现镀银电极表面出现氧化或锈斑,这时使用绒布擦试即可,而决不能使用砂纸打磨;③如果发现电极变形、银皮剥落或因磨损而使部分铜质曝露,这时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该电极;④心电图机更换了的新电极不要立即使用,使用前应放在氯化钠溶液中浸泡数小时;⑤导联线使用完拔除各插头时,必须用手捏住插头拔出,不可拉着导线拽出,否则极易伤线甚至于断线。

6.人为故障因素的处理如在遇到干扰严重或某些导联无心电信号的故障时,仪器维护人员通过对环境因素及导联线电极进行检查,可以简单快捷地判断出一些因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造成的电极与导联线间导联无信号的故障。

除颤仪操作流程除颤监护仪使用故障应急处理措施充电。

当无交流电源或外出急救时,可使用电池供电。

电池容量不同,监护时间或除颤次数不同,一般用户手册均有明确说明。

操作者可很容易判断电池容量。

低压电源本身问题,医护人员无法排除,只能由工程技术人员维修。

2.监视器或记录器显示一条直线的处理如果既无ECG显示,又无法记录ECG波形,故障多出在信号运算电路之前或人为操作引起,或记录器本身也可能有故障;若无ECG显示但能记录ECG波形,则多为显示器电路故障,且是非人为操作故障,需由工程技术人员设法解决。

3.无法除颤或充电—电击循环速度很慢的处理这种现象一般不是人为操作引起,而是高压充放电电路故障或储能元件本身问题。

若电击正常,只是充电速度慢,多为充电电路故障;若可充上电但不能施行电击,则放电回路有问题。

储能元件(高压电容)损坏的机会很少见到。

4.功能紊乱,按键不起作用,参数无法设置和改变的处理这种情况多为中央控制单元(又称主板或母板)故障,且多为硬故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