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心得如下:1.端正态度,不要认为一些小问题而不重视。
(想想曾经的躺着的指北针绊倒了多少能人志士阿,切忌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关于那次考躺着的指北针的医院的那年作图题,考试前还有人告诉我要看好指北针,要注意柱子要对牢,当时不以为然,后来后悔也来不及。
)2.至少能上一次辅导课。
最好是在上课之前能对所考的科目有所了解再去上课。
(我参加了一次所有考试的辅导课,后来针对建筑结构还单独参加了一次辅导课。
)3.真题特别重要,如果能收集到考试前三年的真题,并且都能搞清楚每道题的答案,会对你的考试大大有利。
因为考试是从题库里的直接调用的,每年总会有一些重复的考题。
(上辅导课的时候有时候老师会讲解一些真题,可以记录下来,也可以问老师要,有些受不了你磨的老师会给你的。
)4.真题可以上一些专业的网站(如晓东CAD)耐心下载,这个网站经常有热心的网友会提供真题和答案,收益不小。
也有人以此在网上兜售以前的真题的。
还有一本每年出的考试教材的题集,每年都会增加一些真题在里面,只是稍微改头换面了一下而已。
5.考试教材的题集还是很好的帮助你考试成功的书。
实在没时间看教材的直接看题集,做好每一道题,理解每一道题。
估计考试通过***不离十。
6.考试前可以看看考试的规则和考试大纲,不要因为没搞清楚考试规则而颗粒无收。
简单针对每个科目说一下体会:(知识题部分)建筑物理与设备:此科相对比较简单,听听课,看一遍书基本都能过,很多都是学校里的基本知识。
场地知识题:一般反映也是比较简单,有些人不看书评平时或者是常理推断,连猜带蒙都能过。
建筑材料与构造:很多人都在这门上翻船,有的连考五年都通过不了。
我倒是第一年就通过了。
个人认为还是要靠平时留心积累一些建筑材料方面的知识,做过施工图的建筑师会觉得相对容易一些。
考试前还是要好好看书,一定要基本都会做前两年的真题。
然后再加一点运气,我想还是能通过的。
建筑经济与施工:基本仔细看一遍教材,然后看一下前两年的题都能过。
实在不适应这一门的可以把施工规范也看一遍。
主要还是要熟悉出题的题型和考试的要点,掌握了要点会轻松,有些题目会让你哭笑不得,但是放弃也不会影响你的成绩。
建筑设计知识题:这个和平时工作也很有关系,我觉得好好复习规范对自己会很有用,既能通过考试也能为将来负责项目打下很好的基础。
其他的建筑历史啊什么的题和学校学的都差不多,但是考试考题越来越偏,常常考一些书上有但是你看不到的题目。
建筑结构:感觉挺难的,尤其是现在的考题越来越难了,而且题库一直在换,考试的范围也会有变化。
但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把前面部分的静力学完全搞明白,不明白的请教结构专业的。
多做静力学的题,这部分能基本拿下的话,考试成绩不会差。
然后再看一下结构所有的规范,要背的数据,表格太多太多,只能有个印象了。
(作图部分)建筑设计作图(大设计):熟悉各种类型的建筑设计,多看看、多画画泡泡图。
考试的时候要尽量从答案中得出最佳的设计方法。
如果画图的时候觉得很顺手了,所有的答案和你的设计基本吻合,估计就差不多能通过了。
图纸画得难看不要紧,最主要的是要画完,设计一定要满足规范。
记住考试考的不是你创作的优美空间,不会因为图画得好给你加分。
一些讨巧的方法可能会让你更加容易通过一点。
建筑技术作图:在这门课上折腰的英雄好汉也不少。
如果有做过不少施工图的经验会让你通过格考试带来很大的帮助。
但是考试毕竟是考试,主要看综合能力。
实在感觉结构,设备、构造方面确实有困难,那么就拿出大部分的时间把第一题剖面尽量画细多得分数。
后面的就凭自己的经验来做吧。
蒙对两题以上就有可能通过。
考试的评分标准一定要看,这样才能让你每画的一条线都能得分。
评分标准可以从讲课的老师那里得到。
场地作图:这门课相对比较简单,而且每年的考题都有相似之处,重点放在熟悉题型上,通过考试就没问题了,最好把教材和题库里面的题都亲自动手画一下,知道自己做错的原因,考试的时候不犯这样的错误就行了。
考试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千万不要粗心。
这科难度不大,但是陷阱非常多,中了出题人的圈套还会被蒙在鼓里的呢。
参考书目:《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培训用书》《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模拟题解》《一级注册建筑师必备规范》其他各种常用规范《结构力学》《建筑构造》《中外建筑史》《空间组合论》历年考试真题关于工具去考试工具也至关重要:1。
一般知识题答题卡用2B铅笔,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我建议买类似自动铅笔那样的,可以节约削铅笔的时间,而且质量较好。
但是一定要买好一点的,不要买假冒产品。
卷子上和答题卡上的名字要用水笔填写。
2。
作图题工具:水笔(0.2和0.5),铅笔,橡皮,多功能尺,丁字尺,比例尺,夹子,三角板,图板(附坐标纸),其他模板,刀片,裁纸刀,计算器水笔(0.2和0.5):不建议用针管笔和圆珠型水笔,建议使用德国进口水笔(有款日本的也不错,不过我抗日),水笔要略带油性,出水流畅而且要干得快,基本是要在硫酸纸上画好一条线就能干,否则不小心你的图会花了就惨了。
0.2的一般用来画常规线条,0.5的用来加粗或者直接画墙线等粗线。
0.1的基本用不上,考试的时候根本就不管图纸的美观细致了,0.1的笔只能拖累你宝贵的时间。
铅笔:可以使用硬一点的铅笔(2H以上)打底稿用,一般考试没时间在草稿纸上画的,草稿纸只能用来构思一下,建议直接用铅笔在卷子上画。
另外2B铅笔不能忘,作图题还是有要填答题卡的。
比例尺:一定要带,省去不少计算时间。
图板(附坐标纸):图板上附坐标纸非常有用,这样即使徒手画图也会按照比例。
而且坐标纸和丁字尺一定要配套,尺子上的刻度要和坐标纸上的格子对齐(你画图的时候就知道对齐了是多么的重要)。
注意坐标纸格子一般都是橙色的,和考题的颜色有点接近,所以看题的时候还是要仔细一点,不要眼睛混淆了这些格子。
夹子:大的夹子,用来固定考试卷子和图板,方便,省事。
千万不要再用透明胶带之类的来固定,否则你会手忙脚乱,说不定还会撕坏图纸。
考试的时候用夹子方便你固定卷子,方便你一定卷子,让卷子上的一些题目和你的坐标纸和丁字尺能对齐,你就有人卷合一的感觉了。
多功能尺:买适合自己的多功能尺,我用的是那种带有轮子,可以滚动的那种,还带有量角器,和一些孔洞。
滚动可以用来画一些斜线,或者平行线,非常好,大大提高你的画图效率。
那些孔洞可以帮助你画圆,这样就不需要圆规了。
橡皮:不用说了,用来画错了改。
三角板:非常有用。
最好两个角度的都有,而且要大一点三角板。
丁字尺:不可缺少。
也有人用一字尺,也是非常好用。
刀片:刮图,不要忘带了。
裁纸刀:削笔用。
模板:有些方块和圆可能会用到。
有些人用来画柱子,我建议柱子直接用粗笔画圆柱,一涂就好了,反正不会来理会你的柱子是圆还是方。
计算器:虽然计算不复杂,但是有计算器帮助你还是会节约一点时间的。
作图考试的时候会热火朝天,各种情况都会发生。
有时候你会发现你会少掉一些工具,也会多出一些工具来。
我少了两支笔,但是多了一个红环的模板出来。
:)那种一片混乱的状态下,还是要保管好你的工具。
管理好你的卷子,千万不要和别人的搞混了。
否则就白考了(搞混卷子的事情还常有发生)1、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一个字就是:背。
都是建筑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看两三个晚上,就能过了。
我们过一门的同事,过的全是这门。
2、建筑设计(知识题)——其他的还挺容易,难的就是规范。
如果平常做设计多注意规范,考前温习一下建筑史就差不多了。
3、建筑结构——计算题其实都挺简单,如果时间倒退到我大三的时候,过这门轻轻松松,但现在不行了。
考前一个月左右开始做题和看书,不能太早,太早的话考前容易全忘了。
4、建筑物理与建筑设备——看教材,背,做课后习题,不难。
平常做方案的时候多和设备的人配合几次,设备的活明白了一点都不难。
5、建筑材料与构造——和上面一样,平常要关注构造,但看复习资料最重要。
6、建筑经济施工和业务——是仅次于第一门的容易科目,拿出你大学时突击复习期末考试的状态,考前复习4、5天(每天2-3小时),很好过。
7、8、9——三门作图题场地设计相对简单,就那么几种题型,看参考书做例题对考试很有用。
工作中要认认真真研究每个方案的总平面,这对考试来说是很好的训练。
建筑技术设计需要背,即构造和设备等等,这些平常接触的少。
建筑设计绝对不考创意和构思,不要想太多,紧扣题目的要求,你会发现只有一种可能的答案,就相当于一个数学题,或者说是脑筋急转弯,看你平常的素养了。
最后说几个建议:a-考前再忙也要抽出时间看书b-就算没复习也要去考,至少看看题型,尤其是作图题c-有机会上复习班就去,帮助大d-推荐一个网站论坛里有“考试与留学板块”,有不少考一级注册的经验交流(回答者:ikahn - 江湖新秀五级2007-8-5 10:06)98年知识题9:“没有平面布局你就缺乏条理、缺乏意志”,“平面布局是根本”是哪位现代建筑大师说的话?A 勒·柯布西耶B 密斯·凡·德·罗C 格罗·皮乌斯D 莱特98年知识题11: 我国今年新建的北京西站、上海火车站的流线剖面形式,属于一下哪一种?A线侧式B线端式C线上式D线下式(没去过这两个车站,没看过相关介绍,只有猜了)勒.柯布希耶在《走向新建筑》的纲要中提出“平面布局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