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六年级复习心得体会三篇
我们都知道,小学语文毕业复习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小学阶段已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从而形成语文综合能力。
最棘手的要数习作,这次“星光杯”教学竞赛我选择了习作复习。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集中复习了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结构、列提纲几个内容。
课后,我不禁思考小组合作下六年级语文该怎样复习?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1.老师要更新观念,明确目标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成绩的优劣,标志着教学质量的高低的观念,改变在复习时挖空心思猜内容,估题目,在课本乱画,把课文基本上重讲一遍,或丢开课本孤立地进行字、词、句、段等训练,只抓读写,不抓听说,大搞题海战术的做法。
我们必须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熟悉对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以此作为总复习的指南。
明确总复习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而知“多”、知“新”的目的。
再要立足于十二册教材的整体,以此作为总复习的依据,把握教材涉及的知识,清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做到有的放矢。
2.根据学生情况制订复习指导目标
为避免学生复习出现盲目性、随意性,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现行语文教材安排的“重点训练项目”,我为他们制订了总复习目标,按汉语拼音、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作文的知识点和能力线编排,把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陈述出来,作为学生复习、检测、达标的蓝图。
3.方法新颖性,激励学生主动复习
复习期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如果能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注意复习方法的新颖性,往往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集中注意力。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我常用的方法有:
①竞争式。
针对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
适当组织一些竞赛以引起学生的竞争,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
如“速记默词赛”,即教师先出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新词30个,然后让学生凭记忆默写,比比谁默写的多又对,最后让学生说说记忆的方法。
这样的复习,比机械大量的抄写词语效果要好的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能力。
再如“朗读背诵接力赛”,要求学生把课文要求背诵的古诗、片段进行背诵复习,比赛时小组抽签,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复习修改病句时,看哪个小组找到同类病句多,并且会改会分
析病因。
这样的复习,每个小组成员都会在比赛之前主动复习,比赛时会
积极参与。
②互助式。
在复习阶段,我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功效,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互助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存在的问题,作一次分析,寻找出自己学习存在的“漏洞”,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师徒结对”。
这一过程实际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更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总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要改变观念,明确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复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不是自然的。
我们说:一个良好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我们以前的教育重视认知、忽视行为,很多时候有些假、大、空,导致学生总讲大道理,言行不一。
其实学生时期是养成好习惯的黄金时期,为此,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
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项主要任务之一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还提出,对学生重点是规范其基本言行,培养良
好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
因此,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作为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好知识。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成长的奠基时期。
因此,在小学教学中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两年多中,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也成长了许多。
我结合学生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尝试放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在自己努力的学习中发现并能讲出来的知识更有意义,理解更深刻。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数学的教学过程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相对会枯燥些,而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整节课都很集中。
因此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尤为重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快乐学习、快乐记忆。
善于创设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例如,在上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自备圆形纸片,并在课
堂动手剪拼成平行四边的形状,动手操作体会产生的缘由,让学生亲自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堂的趣味性。
创设情境,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我常常借助学生的生活背景,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工作中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动力。
对学生的学习、作业的评价也非常重要,经常对学生进行鼓励,也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上进的心。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一如既往的务实工作,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自己,认真反思,善于发现问题,再接再厉,把工作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