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5年河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河北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答案解析第一部分1.【答案】(1)山重水复疑无路箫鼓追随春社近(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1)山重水复疑无路;箫鼓追随春社近;注意“箫”的写法;(2)沙鸥翔集,锦鳞游泳;注意“锦”不要写成“棉”;(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考点】名篇名句默写。

2.【答案】(1)错误(2)正确(3)正确【解析】(1)燕(yān);(2)着(zhuò)眼;(3)堵塞(sè)【考点】多音字。

3.【答案】C【解析】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这里用来形容天气的变化无常不恰当。

A.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B.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D.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解答此类试题,一要准确把握成语的意思,二要明白成语的适用对象,才能准确作答。

【考点】对成语的运用能力。

4.【答案】(1)把“启示”改为“启事”(2)应写明截稿日期(3)删去“全体”或“们”(4)删去“此致敬礼”【解析】做此题,首先要明确征稿启事的写作格式及内容要求,再认真分析这则征文启事的不当之处。

首先,应该是“启事”,而不是“启示”,两词意义不同,应加以区分;其次,“欢迎全体同学们积极投稿”成分赘余,属于病句,应该为“欢迎全体同学积极投稿”或“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征稿启事应写明正文时间,所以内容不够全面;征文启事的落款只包括征文举办单位的名称,发文日期,所以“此致敬礼”应删去。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5.【答案】(1)示例:这枚邮票画面的主体是两个可爱的卡通儿童拜年的形象。

人物两边是门墩和春联,背后是两扇打开的大门。

门内有一方照壁,照壁上贴着羊形象的年画,中间是一个“福”字。

(2)示例:这副春联表现了辞旧迎新、春回大地的情境,表达了人们对增寿添福的期盼和祝愿。

【解析】(1)做此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尤其要关注到“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进行介绍这个要求,所以要根据邮票内容,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内容上要抓住儿童拜年、春联、福字三个关键点进行说明即可。

(2)做此题要根据春节和春联的意义做出解答,比如春节辞旧迎新,春联寄托美好愿望等,然后再结合春联的具体内容做出赏析。

【考点】图文转化,赏析春联的能力。

第二部分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6、7题。

6.【答案】(1)泰山神奇秀丽、高大雄伟(2)国都残破、乱草丛生【解析】“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两句,“神秀”一词写出了泰山神奇秀丽的特点,“割昏晓”一词又写出了泰山的高大巍峨的特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因此我们感受到的是国都残破、乱草丛生的特点。

【考点】理解和概括诗词内容的能力。

7.【答案】B【解析】诗句中的“书”并非指书籍,而是指书信。

【考点】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

8.【答案】④【解析】“比归,母又复杖之”这句话的意思是:等到回家,继母又用棍子打;因此“比”的意思是等到,故选④。

【考点】对文言词语“数”的辨析。

9.【答案】A【解析】A.①代词,指“归钺”,②指“这件事”;B.都是“和”的意思;C.都是“他的”的意思;D.都是转折连词,“却”的意思。

解答此类试题,在平时要注意对一词多义的文言词语多归纳积累,才能做到准确无误。

【考点】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

10.【答案】(1)因为这样(因此)(2)市场(集市)(3)脸色(4)高兴的样子【解析】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如“由是”的意思是因为这样,因此;“市”是多义词,在这里指市场,集市;“色”在这里指脸色。

【考点】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

11.【答案】示例:归钺流着泪说:“母亲,我接您来了。

现在闹饥荒,请您住到我家去吧!我会好好照顾您的!”继母说:“孩子,过去都是我糊涂啊,让你受委屈了。

那我就跟你走吧。

”【解析】阅读全文,了解内容,“鉞往涕泣奉迎。

母内自惭,从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孝子前去,流泪哭泣恭敬地接她;继母内心自感惭愧,终于跟随归钺去了。

结合当时的情景,发挥自己的想象,来描述对话即可;注意要写出归鉞的诚意和继母的后悔。

【考点】语言表达。

12.【答案】①关心继母,送食物;②灾荒年接继母;③忍饿让食给继母;④侍奉继母始终很高兴;⑤从不说继母不好。

【解析】阅读全文,结合第二段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时私其弟,问母饮食,致甘鲜焉”“鉞往涕泣奉迎”“奉母终身怡然”等概括归鉞的孝行即可。

【考点】理解课文内容。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5题。

13.【答案】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简明、准确,意思对即可)【解析】三段都是围绕“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来写的,每段的最后一句都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

故拟一标题应该是: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是紧迫任务。

【考点】学生对无端的理解和把握。

14.【答案】不好。

本段中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地论证中心论点。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论证方法方面考虑.本段的两个事例论证了提高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紧迫性,删去后不能充分的论证中心论点.故不能删除。

【考点】辨析能力。

15.【答案】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讲求科学思维,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解析】仔细阅读,答案很容易锁定在第三段开头的句子。

【考点】筛选信息的能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6、17题。

16.【答案】笛福星期五【解析】根据书名和对名著的积累,明确作者是笛福,根据材料和故事情节的积累明确第二空填星期五。

【考点】名著综合。

17.【答案】示例一:星期五为了报答“我”的救命之恩,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

示例二:一位英国妇人为“我”代管财产近三十年,后来“我”酬谢了她,并长期接济她。

示例三:巴西老船长为“我”经管种植园二十多年,“我”后来免除他所有欠款,并年年付给他和他儿子金币作为终身津贴。

示例四:在“我”刚回英国生活困难的情况下,被“我”救下的船长宣扬“我”的事迹并酬谢“我”。

【解析】从能“知恩图报”的情节中,像始终忠实地跟随着我、为“我”代管财产近30年等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写出来即可。

【考点】对名著故事情节的积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8~21题。

18.【答案】①衬托小车夫谋生的艰难;②衬托“我”内心的孤寂。

【解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很多: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烘托人物心情、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解释文章主题等,本题中环境描写主要是烘托人物心情。

【考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19.【答案】示例:我怕你年纪太小,太劳苦了会伤害你的身体;怕你不能送我平安到家。

【解析】解答时学生需要读懂全文,根据人物的对话,和“我”的想法,推断出省略的内容,能表示我对车夫的照顾体谅即可。

【考点】标点符号的作用。

20.【答案】这是一处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车夫因“我”失信和给钱伤他自尊而产生的不满情绪。

(意思对即可)【解析】赏析句子时先看修辞手法,如果有修辞,按照修辞手法+表达效果+表达感情的格式解答,如果没有修辞手法,可以从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方面入手,本句运用了神态描写。

【考点】赏析句子。

21.【答案】示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非常重要。

我们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减少误解,避免出现隔阂。

(言之有理即可)【解析】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我们可以看出加点句子主要表现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二是要学会体谅别人。

【考点】对文章的感悟和启示。

第三部分四、作文22.【答案】【例文】这次,我没有高兴起来记忆中,曾随着父母多次搬家,每一次也不管是搬到什么地方,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都特别兴奋,上窜下跳,闹腾个不停。

这一次,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把所有的家什物件一股脑儿地装上搬家公司的车后,再回首看一眼老宅院,不但没有乔迁的喜悦,心头反而涌起一股酸涩,有些惆怅、有些失落,又有些感伤。

车在清晨的微风中远去,老宅院这个破落的名字在渐渐消逝,连同我那十三个童年的彩色的梦,连同宅院所有淳朴而又羡慕的目光和真诚的送别话语。

四合院格局的老宅院,十三家人是一个姓氏聚合的小社会,没有五柳为号,没有晨钟暮鼓,却几近于陶潜心中的世外桃源的和谐,又怎不让人回味?老宅院的清晨,从喧腾拉开序幕。

凉板拖鞋的踢踏声,铁水龙头的哗啦声,梦中被父母推醒的孩子那极不情愿起床的哈欠声,如同浓郁的树林那翠鸟的鸣叫,杂乱纷呈而又韵律十足、节奏感强。

匆忙间,挥手一个再见,互道一声早安,叮嘱一个慢走,老院便真正开始了新的一天。

链条断了而推自行车上班的、开摩托驮着商品做买卖的、挎个小包急着乘公交的、背着书包匆匆小跑上学的……眨眼工夫,老宅院就清静了一半。

送走了早间的喧闹,各家留守的老人们又开始了密密的张罗。

打扫屋子、清理院子、交流着给孩子过生日的花样,分享着小孙子获得的小红花。

唠嗑是免不了的休闲模式,李奶奶叹息着家里的难处,刘爷爷刨根问底总爱追究个缘由;张婆婆拉长喉咙哼几句残破不全的川剧,王二爷却总要发难说“又跑调啦”。

蒲扇、小曲、唠嗑、清茶便送走了老宅院悠闲的白天。

老院永远没有寂寞。

当放学的孩子如归巢小鸟般飞回来,当上班的大人们似归航的帆船靠了岸,当家家窗中射出祥和的灯光,你能闻见各式各样的饭菜飘香,你能听见各家妈妈愉悦的呼唤,还能参与那些忙碌一天后聚在一起随意海阔天空、世事沧桑的闲侃,老宅院最亲和、最醉人的一刻来到了。

在老院里,你不用担心怕忘了给金鱼喂食、给花浇水,因为左邻早就顺便给你想到;你不用害怕锁门钥匙落在屋里,因为右舍有你的钥匙;老人病了,孩子放学了以及家里来了远客,你都不用担心……一个院宅一家人。

新楼房是早就装修好了的,修剪得如阅兵列的花草如此漂亮、鲜艳。

但我却忘不了老宅院那长满青苔的水池和鱼虾,忘不了风化剥落的红砖墙上的爬山虎,更忘不了全院子的老少簇拥着谁家的小孩一口气吹灭生日蜡烛……看着华丽的新楼房,惦念着老宅院,我总也高兴不起来……【解析】2015年河北中考作文为半命题作文,文题是:这次,我没有________。

首先补题,关键词“没有”是否定副词,此题设计意图在于培养考生关注个人成长,激励自己进步。

所补之题可以是词语:退缩、哭泣、放弃、骄傲……也可以是短语:和他(她)计较,让他(她)失望……文题设计为考生行文预设了有波澜的情节,“这次我没有”暗示考生曾经习惯性的缺点,通过这次努力终于克服了它的过程,体现文章“尺水兴波”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