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材料§4.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命题人:胡文蓉审题人:胡文蓉知识点:l. 理解利用插针法确定光路的原理。
2. 了解实验步骤和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3. 会根据实验结果作出光路。
求出对应的玻璃砖的折射率。
练习:1.测定玻璃的折射率时,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注意的是( ) A.玻璃砖的宽度宜大些 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C.大头针应垂直的插在纸面上 D.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适当大些2.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学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但测后发现玻璃的两个光学面不平行,则( )A.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偏大B.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偏小C.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测量值仍然正确D.入射光线与出射光线可能平行,测量值仍然正确3.某同学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用他测得的多组入射角θ1与折射角θ2作出sinθ1-sinθ2图象,如图14-1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他做实验时,研究的是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折射现象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C.玻璃的折射率为1.5 D.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4.某同学用“插针法”做测定玻璃折射率实验时,他的方法和操作步骤都正确无误,但他处理实验记录时,发现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aa′和bb′不平行,如图14-2所示,则( )A.P1P2与P3P4两条直线平行B.P1P2与P3P4两条直线不平行C.他测出的折射率偏大D.他测出的折射率不受影响题号 1 2 3 4答案5.用三棱镜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
先在白纸上放好三棱镜,在棱镜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P1和P2,然后在棱镜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
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的大4头针位置和三棱镜轮廓如图14-5所示。
(1)在本题的图上画出所需的光路。
(2)为了测出棱镜玻璃的折射率,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在图上标出它们。
(3)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________。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测量液体折射率的仪器,如图14-6所示,在一个圆盘上,过其圆心O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BC、EF,在半径OA上,垂直盘面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并保持P1、P2位置不变,每次测量时让圆盘的下半部分竖直进入液体中,而且总使得液面与直径BC相平,EF作为界面的法线,而后在图中右上方区域观察P1、P的像,并在圆周上插上大头针P3,使P3正好挡住P1、P2。
2同学们通过计算,预先在圆周EC部分刻好了折射率的值,这样只要根据P3所插的位置,就可直接读出液体折射率的值。
则:(1)若∠AOF=30°,OP3与OC的夹角为30°,则P3处所刻折射率的值为________。
(2)图中P3、P4两位置哪一处对应的折射率值较大?答:________。
(3)作AO的延长线交圆周于K,K处对应的折射率值应为________。
7.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aa′、bb′与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图14-7①、②和③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
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aa′、bb′为界面画光路图。
则:(1)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10.两个同学各设计一个数据记录表格,而且都已完成了计算,你认为谁是对的?为什么?甲设计的表格是:次数θ1sinθ1θ2sinθ2n n130°0.50020.9°0.357 1.40245°0.70730.5°0.508 1.39 1.40360°0.86638.0°0.616 1.41乙设计的表格是:次数123角平均值正弦值nθ130°45°60°45°0.707θ220.9°30.5°38.0°28.8°0.497 1.428.在利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aa′和bb′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aa′方向平移了少许,如图14-8甲所示。
则他测出的折射率将如何变化?图14-8(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a ′、bb ′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如图14-8乙所示,则他测得的折射率将如何变化?(2)如图乙所示,乙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射角不受影响,但测得的折射角比真实的折射角偏大,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偏小。
9(2013海南卷). (2)(8分)如图,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 ,∠A=300,AC 平行于光屏MN ,与光屏的距离为L ,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 1,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 2。
一束很细的白光由棱镜的侧面AB 垂直射入,直接到达AC 面并射出。
画出光路示意图,并标出红光和紫光射在光屏上的位置,求红光和紫光在光屏上的位置之间的距离。
10.(2010·湖北黄冈中学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画有直角坐标系Oxy 的白纸位于水平桌面上,M 是放在白纸上的半圆形玻璃砖,其底面的圆心在坐标原点,直边与x 轴重合,OA 是画在纸上的直线,P 1,P 2为竖直地插在直线OA 上的两枚大头针,P 3是竖直地插在纸上的第三枚大头针,α是直线OA 与y 轴正方向的夹角,β是直线OP 3与y 轴负方向的夹角.只要直线OA 画得合适,且P 3的位置取得正确,测出角α和β,便可求得玻璃的折射率.某学生在用上述方向测得玻璃的折射率时,在他画出的直线OA 上竖直地插上了P 1,P 2两枚大头针,但在y <0的区域内,不管眼睛放在任何处,都无法透过玻璃砖看到P 1,P 2的像,他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若他已透过玻璃砖看到P 1,P 2的像,确定P 3位置的方法是:________.若他已正确地测得了α,β的值,则玻璃的折射线n =________.11.某同学在测定一厚度均匀的圆形玻璃的折射率时,先在白纸上作一与圆形玻璃同半径的圆,圆心为O ,将圆形玻璃平放在白纸上,使其边界与所画的圆重合.在玻璃一侧竖直插两枚大头针P 1和P 2,在另一侧再先后插两枚大头针P 3和P 4,使从另一侧隔着玻璃观察时,大头针P 4、P 3和P 2、P 1的像恰在一直线上,移去圆形玻璃和大头针后,在图中画出:BMN(1)沿P1、P2连线方向的入射光线通过圆形玻璃后的传播方向;(2)光线在玻璃内的传播方向;(3)过光线的入射点作法线,标出入射角i和折射角r;(4)写出计算玻璃折射率的公式.12(2013重庆卷)(2)(6分)利用半圆柱形玻璃,可减小激光束的发散程度。
在题11(2)图所示的光路中,A为激光的出射点,O为半圆柱形玻璃横截面的圆心,AO过半圆顶点。
若某条从A点发出的与AO成α角的光线,以入射角i入射到半圆弧上,出射光线平行于AO,求此玻璃的折射率。
§4.2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参考答案1.A、C、D解析:只要实验方法和步骤完全正确,与玻璃砖的两个光学面是否平行没有关系。
2答案:解析:图象的斜率k即是玻璃折射率,由图易得:k=n=10.67=1.5,故C选项正确;由于n=1.5>1,所以研究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情况,A选项正确;sin C=1n=0.67,D选项正确。
3答案:A、C、D4解析:光线由aa′进入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得n=sinθ1sinθ2,光线由bb′射出玻璃砖时,由折射定律得n=sinθ3sinθ4。
若aa′∥bb′,则有θ3=θ2,进而有θ1=θ4,出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OA平行。
若aa′和bb′不平行,则有θ3≠θ2,进而有θ1≠θ4,出射光线O′B与入射光线AO不平行,故选项B正确,A 错误;在用插针法测玻璃的折射率时,只要实验方法正确,光路准确无误,结论必定是正确的,它不会受玻璃砖的形状的影响,选项D正确,C错误。
答案:B、D5解析:分别连接P1P2和P3P4确定出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然后确定在玻璃中的光路图,由折射率公式n=sinθ1sinθ2,求解得n的大小。
(1)如图所示,连接P1、P2交AC于O点,连接P3、P4交AB于O ′点,连接O、O′点,过O点作AB面的法线MN,延长OO′到G 点,使OG=OE,过E点作法线MN的垂线交MN于F点,过G点作法线MN的垂线,交MN于H点。
(2)量出线段EF和GH的长。
(3)由折射定律n=sinθ1sinθ2=EF/OEGH/OG因为作图时量得OE=OG,所以玻璃的折射率为n=EF GH 。
答案:(1)光路如图解析中图所示。
(2)线段EF的长线段GH的长(3)EF GH6解析:(1)n=sin ∠P 3OE sin ∠AOF =sin60°sin30°= 3。
(2)由于∠P 3OE <∠P 4OE ,而入射角∠AOF 不变,故P 4对应折射率较大。
(3)入射角等于折射角,则折射率为1。
答案:(1) 3 (2)P 4 (3)17解析:甲同学测量的光路图如图甲所示,真实值n =sin isin r ,测量值n ′=sin isin r ′,因r ′>r ,故n >n ′,所以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偏小;乙同学测量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测量值n =sin isin r,与真实值相等;丙同学的测量可能出现三种可能,光路图如图丙所示,当出射点为c 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同,当出射点在c 左侧时,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当出射点在c 点右侧时,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故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答案:(1)偏小 (2)不变 (3)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 8解析:折射率n =sin θ1sin θ2,是与入射角和折射角正弦有关的量,应该求出多个n ,再求平均值,而不是测量多个θ1、θ2后取平均值。
答案:甲设计正确11解析:(1)如图甲所示,甲同学利用插针法确定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后,测得的入射角、折射角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1)不变 (2)偏小9答案:(2))21122212n -4n -n -4n (L =d -d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答案:再另画一条更接近y 轴正方向的直线 把大头针P 1,P 2竖直地插在所画的直线上,直到在y <0区域内透过玻璃砖能看到P 1,P 2的像,再在适当的位置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P 1,P 2的像,sin βsin αABCMr 1ir 2红提示:无法看到P 1,P 2的像是由于OA 光线的入射角过大,发生全反射的缘故.P 3能挡住P 1,P 2的像说明OP 3是OA 的折射线.11解析:(1)P 1P 2光线为入射光线,P 3P 4为通过玻璃后的折射光线. (2)O 1O 2光线为入射光线P 1P 2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 (3)如图所示.(4)n =sin isin r. 12(2)折射率()α-=i in sin 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