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5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解析:(1)由于 a 光的频率小于 b 光的频率,可知 a 光的折射率 小于 b 光的折射率.在上表面 a、b 两束单色光的入射角相同, 由折射定律可判断出 a 光的折射角大于 b 光的折射角.在下表 面,光线由玻璃射向空气,光线折射率为折射角正弦比入射角 正弦,故下表面的折射角应与上表面的入射角相同,即通过玻 璃砖后的出射光线应与原入射光线平行.
sin i=nsin r

由正弦定理有
s2inRr=sin(Ri-r)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 OC 的夹角为 i.由题设条件和几
何关系有 sin i=RL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式中 L 是入射光线与 OC 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sin r=
6 205
由几何关系得
i2=r2=60°,r1=i3=30°

F 点的出射光相对于 D 点的入射光的偏角为
δ=(r1-i1)+(180°-i2-r2)+(r3-i3)

由①②③④⑤式得
δ=60°.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2)光线在 AC 面上发生全反射,光线在 AB 面上不发生全反射,
同一介质中的折射率
同一介质中速度 波长 临界角
通过棱镜的偏折角
红橙黄绿青蓝紫 低―→高 小―→大 大―→小 大―→小 大―→小 小―→大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跟进题组】 1.实验表明,可见光通过三棱镜时各色光的折射率 n 随波长 λ 的变化符合科西经验公式:n=A+λB2+λC4,其中 A、B、C 是 正的常量.太阳光进入三棱镜后发生色散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2.平行玻璃砖、三棱镜和圆柱体(球)对光路的控制
平行玻璃砖
三棱镜
圆柱体(球)
玻璃的 的三棱镜
横截面是圆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平行玻璃砖
三棱镜
圆柱体(球)
对光线 的作用
通过平行玻璃 砖的光线不改 变传播方向, 但要发生侧移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4)折射率的大小不仅与介质本身有关,还与光的频率有关.同 一种介质中,频率越大的色光折射率越大,传播速度越小. (5)同一种色光,在不同介质中虽然波速、波长不同,但频率相 同. (6)折射率大小不仅反映了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也反映了光在 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 v=nc.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2.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 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 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 MN 和 PQ 两条彩色 光带,光路如图所示.M、N、P、Q 点的颜色分别为( )
A.紫、红、红、紫 C.红、紫、紫、红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做一做 如图所示,光在真空和介质的界面 MN 上发生偏折,那么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是从真空射向介质 B.介质的折射率为 1.73 C.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1.73×108 m/s 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成 90°角 E.当入射角增大 10°,则折射角也将增大 10° 提示:BCD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3.求解全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时间的一般思路 (1)全反射现象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发生变 化,即 v=nc. (2)全反射现象中,光的传播路程应结合光路图与几何关系进行 确定. (3)利用 t=vl 求解光的传播时间.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折射定律的应用 【知识提炼】 1.对折射率的理解 (1)公式 n=ssiinn θθ12中,不论是光从真空射入介质,还是从介质 射入真空,θ1 总是真空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θ2 总是介质 中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 (2)折射率由介质本身性质决定,与入射角的大小无关. (3)折射率与介质的密度没有关系,光密介质不是指密度大的介 质,光疏介质不是指密度小的介质.
2. (2017·高考全国卷Ⅰ)如图,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 R 的半球体,O 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 R、高为 2R 的圆柱 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 OC 的光线从 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 OC 之间的距离为 0.6R.已知最后从半 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 玻璃的折射率.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4)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 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 2.解决全反射问题的一般方法 (1)确定光是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2)应用 sin C=n1确定临界角. (3)根据题设条件,判定光在传播时是否发生全反射. (4)如发生全反射,画出入射角等于临界角时的临界光路图. (5)运用几何关系或三角函数关系以及反射定律等进行分析、判 断、运算,解决问题.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第三节 光的折射 全反射 (实验: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基础梳理】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提示:同一 两侧 比值 质 大于或等于 反射光
sin θ1 sin θ2
频率
光密介质

式中 n 为三棱镜的折射率
由几何关系可知 β=60°

∠EOF=30°

在△OEF 中有 EF=OEsin∠EOF

由③④式和题给条件得 OE=2 cm

根据题给条件可知,△OED 为等腰三角形,有
α=30°

由①②⑥式得 n= 3.

答案:见解析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2)成因:棱镜材料对不同色光的折射率不同,对红光的折射率 最小,红光通过棱镜后的偏折程度最小,对紫光的折射率最大, 紫光通过棱镜后的偏折程度最大,从而产生色散现象.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2.各种色光的比较 颜色 频率 ν
入射角和折射角.光线在 AC 面上发生全反射,由反射定律有
i2=r2

式中 i2 和 r2 分别是该光线在 AC 面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
光线在 AB 面上发生折射,由折射定律有
nsin i3=sin r3

式中 i3 和 r3 分别是该光线在 AB 面上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
A.屏上 c 处是紫光 C.屏上 b 处是紫光 E.屏上 d 处是紫光
B.屏上 d 处是红光 D.屏上 a 处是红光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解析:选 DE.白色光经过三棱镜后产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由上 至下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由于紫光的折射率 最大,所以偏折最大;红光的折射率最小,则偏折程度最小.故 屏上 a 处为红光,屏上 d 处为紫光,D、E 正确.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解析:过 D 点作 AB 边的法线 NN′,连接 OD,则∠ODN=α 为 O 点发出的光线在 D 点的入射角;设该光线在 D 点的折射 角为 β,如图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nsin α=sin β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解析: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 对于 OC 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 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 C 点反射.设光 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r.由折射定律有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3.(1)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一块平行平面玻璃砖,经折射分 成两束单色光 a、b.已知 a 光的频率小于 b 光的频率.下面光 路图可能正确的是________.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2)如图所示,含有两种单色光的一细光束,以入射角 θ 射入 厚度为 d 的平行玻璃砖中,该玻璃砖对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分 别为 n1 和 n2,且 n1>n2.求两束单色光从下表面射出时出射点 之间的距离.
通过三棱镜的光 圆界面的法线是
线经两次折射后,过圆心的直线,
出射光线向棱镜 经过两次折射后
底边偏折
向圆心偏折
测定玻璃的折 全反射棱镜,改变 改变光的传播方
应用
射率
光的传播方向

栏目 导引
第十四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 光 电磁波与相对论
【跟进题组】 1.(2018·高考全国卷Ⅲ) 如图,某同学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 上画了一个小标记“•”(图中 O 点),然后用横截面为等边三 角形 ABC 的三棱镜压在这个标记上,小标记位于 AC 边上.D 位于 AB 边上,过 D 点做 AC 边的垂线交 AC 于 F.该同学在 D 点正上方向下顺着直线 DF 的方向观察,恰好可以看到小标记 的像;过 O 点做 AB 边的垂线交直线 DF 于 E;DE=2 cm, EF=1 cm.求三棱镜的折射率.(不考虑光线在三棱镜中的反 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