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走近屈原
第一中学 王进霞
我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径直走到他的跟前, 望着他那历尽沧桑的脸庞:‚你已经被昏庸的怀 王放逐汉北,还指望再报效国家吗?你还是安 心去隐居吧!‛他笑了笑,三分的愉悦七分的苦 涩:‚你以为我现在不是左徒了,位置不高了, 就不能实现价值了吗?就不能报效祖国了?你 错了,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是左徒还是庶民, 我那颗心永远不会改变! • 我又飞快地跑到那群得势后无比猖狂的小 人身后,看见上官大夫靳尚的身影,那身影正 像幽灵般环绕在楚怀王左右。他像一只哈叭狗, 在楚王面前摇头摆尾……
•
第一中学 王进霞
•
• • • •
瞧,人家靳尚的位置多高啊!自然‚价值‛也 无法估量啊!哪像屈原你啊,只能在心中默默 地等待,等待艳丽的桃花再开…… 你说我没有实现价值吗?这要看‘位置’了。 不知何时,屈原站在了我身边。 我激动地说了下面一段话: 您误解了,我无限崇敬您。 您被贬,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您被眨,但您的心一 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 存亡。
第一中学 王进霞
轶事典故 • ③宋玉悼词 • 屈原死后,当时社会不少人都不认可他,就像 司马迁说的“不容于世”,直到宋玉,他是第 一个为屈原写悼词的人。“夫君子之心也,修 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 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 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从悼词中宋玉表达了 对屈原的理解和惋惜。宋玉在辞赋上学习屈原, 并且在屈原的基础上对楚辞进行了发展,所以 在当时人们将宋玉称作是继屈原以后最伟大的 辞赋家。第一 Nhomakorabea学 王进霞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 你明知官场黑暗如昔,你明知怀王会再次 听信谗言,你明知上官大夫等人不会善罢甘休, 你为何忘记了这些,却执拗地铭记自己的使命 呢? 你真的回来了,结果又怎样呢?昏庸的怀 王又一次听信了上官大夫一伙人,竟然放走了 张仪!你又能怎样?只能徒留叹息! • 莫如算了吧,何必那样执着呢?对国家, 对怀王,你尽了心尽了力,既然已经不能挽狂 澜,何必承受无边的苦痛?扛着锄头,披上蓑 衣,回家种地,闲来访友喝酒,明月清风作诗, 不是很好吗?
第一中学 王进霞
• •
但是,你好傻啊,屈原! 怀王重用你,让你起草宪令,这是多 么棘手的一个差事啊!你要真的改革,会 得罪多少权贵,会结下多少仇敌!你的前 途会蒙上多少阴影!但这些你都不顾,你 都忘记了。你只铭记自己的理想,铭记国 家的富强,你毫无畏惧地说:‚乘骐骥以驰 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 两次被贬的委屈压不灭你的理想之火, 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不能掩盖你的理 想之火。怀王在关键时刻还是想到了你, 把你调回……
第一中学 王进霞
• 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 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 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 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 并论。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 廉……”。
班固评论屈原辞赋”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 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评价屈原其人”虽非是明智 之士,可谓妙才也。” 朱熹对《诗经》和《楚辞》极为推崇。他为《楚辞》 作的《集注》也足以媲美其《诗集传》。 梁启超首推屈原为“中国文学家的老祖宗”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对于它的特点与贡献做了这 样的评论:“较之于《诗》,则其言甚长,其思甚幻, 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遵矩度……其影响 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第一中学 王进霞
作品风格 •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 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 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风调激楚,是屈原楚 辞风格。诗人正直的性格,高洁的人格,爱国 的行动,反倒都成了罪过。他将自己满腔愤激 的情绪,发而为诗,形成了激楚的情调。 • 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 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 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 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
• • • • • (二)新诗体的创作—骚体和新的诗歌样式 (三)《楚辞》开浪漫主义先河 文学精神 (一)屈原的生命意识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 (二)屈原文学作品中的爱国精神对后世 的影响
第一中学 王进霞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就是 这样一个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 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史官,信念坚 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屈原 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不畏 强暴。 • 不管历史如何嬗变,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自从屈 原投入汩罗江的那一刻起,他在楚国百姓心中就牢 牢凝固和沉淀了,就注定他的灵魂将得到洗练和超 度,割之不断、挥之不去,进而升华成为一个伟大 的民族精神。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 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 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 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 永久地活在了百姓心中。
第一中学 王进霞
必备高考名句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 •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九歌)
第一中学 王进霞
后世影响
• 文学创新 • (一)“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
• 这样的决定。
第一中学 王进霞
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 (位置与价值) 在一个有月的深夜里,我的思想悄悄地起身, 开始了历史中的漫游。 穿过世事浮华,走过凄 凉无奈,跨过沧海桑田,来到了一望无边的汨罗 江畔。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我好 奇地回过头,见一个身材高大却看似柔弱得弱不 禁风的老人,手里端着一杯水酒。杯中酒倒映的 是寂寞的表情,还有颗颗的泪滴。 昨日不可留,一个王朝的背景在你朦胧的醉 酒中逝去。一个逗号慢慢地缩成了一个句号,但 是,我们拥有一个传诵千古的名字——屈原!
第一中学 王进霞
微风轻轻地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 一丝香草的气息。目光流动在司马迁用至情写 下的文字间,我细细品读着你——屈原。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你的品行如美玉一般高洁,不受世间一切污浊 之物的沾染,相信拥有如此高风亮节的你,必 然会向往恬适淡定的生活。你也许愿意与白云 清风为伴,临潭而立,去聆听山涧清泉;你也 许向往与小桥流水同行,居衡门之下,去静品 丝竹清音;你也许更希望自己可以漫随天外云 卷云舒,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当一个人陷入 绝望的境地,最通常的选择便是归隐山林,做 世外闲人。然而,心系国家百姓的你,却没有做出
第一中学 王进霞
屈 原 墓
屈 原 祠
第一中学 王进霞
屈原铜象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 3、以其卓越人格力量和深沉悲壮的情怀,鼓舞并感召 后世志士仁人,培养中国士人主动承担历史责任的勇 气 4、屈原精神发展成为安顿历代士子的痛苦心灵的家园
第一中学 王进霞
•
余叹其感情之无用焉,君临天下,当以理 为重,奈何信奸谗之语,而疏远信臣忠义之士 也,怀王不用汝击,终招患祸,身死国灭,为 天下笑,吾惟惜其不以事理相推,而竟以感情 之草草行事也。 • 故天下之成就大事者,莫不恪守理,而自 制于情也,人情莫不好悦己者,而恶直言者也, 故庄宗虽有天下而终自谬(戳)于伶人之手,其 沉溺于私情使然也。夫奸谗当道,以美色诱之, 丝竹乐之,财 物乱之,使其远正直而近谗邪, 虽已似日之昏昏,而不自知,至于祸已至矣, 乃有悔色,岂不晚哉?
• 吊屈原赋
•
尚记两千年前,贾公过长沙,自慨命运之 不济,悒郁思索,而做斯赋。竟有同命相似之 感叹,其悲叹人才之不为用,而忠言不被纳之 意,盖与君之所行谬矣。命吾于考场之上,端 午佳节,重做斯赋,以吊先生之灵。 • 呜呼,君虽为楚王之同姓,其血缘之 亲.可谓近矣,君累世为官,与楚王之忠心, 可谓昭然也,然竟为世人所不易,被君王黜免, 终于郁郁而沉于汩罗矣。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 有日月齐辉之才,1旦被疏,不复被用,虽心 系楚国,胸怀天下,岂不枉然。(易当为客字
第一中学 王进霞
•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 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 文学高峰。 • 您的诗作是文学上的珠穆朗玛峰,您 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飞快 地流逝,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它 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 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 在文学的位置上,您价值巨大,千古流 芳。 • 梦醒了,枕边湿湿的一片。
第一中学 王进霞
你好傻啊,屈原 (忘记与铭记) • 汨罗江畔,冷风凄凄。 一个峨冠博带、 腰配长剑的人,缓缓地走着。他面色憔悴, 形容枯槁,但是,他的心在激荡,激荡如 这眼前不息的波涛。 • 你有着贵族的血统,还有出众的才华、 挺立的傲骨,更有拯救天下苍生的雄心壮 志和不畏强暴、为民做主的高尚情操…… 你始终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你活得光明磊 落,活得心安理得……
第一中学 王进霞
轶事典故
• ①屈原取名 • 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关于自 己名字的来历,屈原在《离骚》中说: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第一中学 王进霞
轶事典故
• ②屈原投江 • 汨罗江前。 •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 放。” •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 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 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 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