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实验题汇编(密云2013一模)33(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小青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保持此时蜡烛、凸透镜位置,将凸透镜换为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2分)80 90 40 50 60 100 0 10 20 30 70 cm第33题图 (石景山2013一模)3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凸透镜的焦距未知。
(1)首先他取来平行光源,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8所示,得到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取下平行光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5cm 处,并移动光屏到合适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填“虚”或“实”)。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把点燃的蜡烛向透镜方向移动,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像,而通过透镜可看到正立、放大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cm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图18(西城2013一模)28(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
如图18所示,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6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像,此现象可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小丽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可成,,,,,,,,、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门头沟2013一模)34.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19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烛焰、光屏、凸透镜三者中心调成等高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19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等大”); (选填:“放大镜” 、“照相机” 、“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丰台2013一模)30.小红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选择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
她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如图12所示。
为了在光屏上找到烛焰放大的实像,小红应将凸透镜向移动”或“右”)。
此时该(选填“左像是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 镜”)。
若点燃的蜡烛与凸透镜间图12 距离小于10cm,小红应该在(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成像。
(怀柔2013一模)33(小丽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且位置保持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一位置,这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无论如何观察,都不能看到烛焰清晰的像。
此时蜡烛位于光具座上 cm范围刻度线处。
为了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当将蜡烛向透镜的方向移动(选填“远离”或“靠近”) 。
当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小丽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100 0 10 20 30 70 40 50 60 80 90 cm 大镜”)。
(平谷2013一模)29(在图17“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某同学发现凸透镜的焦距未知,于是取来平行光源,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14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取下平行光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刻度处,这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立、缩小的实像。
(3)然后,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45cm刻度处,应该在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图14(顺义2013一模)33(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桌上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
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23所示。
(1)实验过程中,他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点燃的蜡烛固定在20cm刻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移至65cm刻线处时,在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像,则他此次实验选择的凸透镜是。
(选填“A”或“B”)(2)小华将点燃的蜡烛固定在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当光屏移至到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又得烛焰清晰倒立、的实像。
(2分)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cm图23(小华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如图25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带支架的蜡烛、 39光屏、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凸透镜B、平行光光源(接通电源后可发出平行光)、光具座等器材。
A A A 平行光光源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0 c 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c m c m 乙甲 2甲乙图25 3(1)小华首先测量凸透镜A的焦距: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平行光光源发出平行于透镜主光轴的平行光照射到凸透镜A上,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如图25甲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f=______cm; 1(2)如图25乙所示,保持凸透镜A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选填“虚”、“实”);(3)此成像特点常应用在_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上; (4)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 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 2座上50cm刻线处。
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
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 ______f (选填“小于”或“大于”)。
1240((4分)如图16所示,小晶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 =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 (选填“正立”或“倒立”)像A;然后将蜡烛向左移动到光具座上10cm刻线处,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B,像B比像A (选填“大”或“小”)。
图1638(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如图17所示,他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的适当位置,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20cm处,这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侧移动光屏,才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立(选填“正”或“倒”)、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清晰的像。
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
(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图17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如图15所示,小强同学将蜡烛由远到近逐渐向透镜移动。
当蜡烛在28cm刻度线处时,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的像(选填“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
小强想起凸透镜还可以应用于矫正眼(选填“近视”或“远视”)。
图1535.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5所示。
其中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
小明将蜡烛移至35cm刻度线处时,光屏移到如图15所示的位置接收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
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中,用到了这个原理。
如果蜡烛的位置不动,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替换光具座上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为使光屏接收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从图示的位置向移动。
(选填“左”或“右”)1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cm图1539( 小明同学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9所示。
(1)现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它们的焦距分别为50cm、25cm、15cm,应选择凸透镜。
(选填“甲”、“乙”、“丙”);(2)在实验过程中,将光具座放到水平桌面上,调整凸透镜的中心、蜡烛火焰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应保持在。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1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实像。
(选填“放大”或“缩小”)(4)上述蜡烛成像原理可应用于 (选填“照相机”或“幻灯机”)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