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二、近代前夜的迟滞 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原因:根本:封建制度的阻碍
具体表现: ①自然经济占主导 ②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 农民: 政府政策 购买力低下 ——国内市场小 ——难以扩大再生产 ——国外市场缺乏 地主和大商人: 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抑商、闭关锁国
自由劳动力不足: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科学技术: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
△思考:
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闭关政策?这一政策
的实行有何严重影响?
(1)原因
直接原因: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抗 清 经济根源: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思想根源:闭目塞听,虚骄自大
(2)影响: 客观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 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来入侵,巩固王朝统治 消极:a、打击航海事业和对外贸易,阻碍了海外市场 扩大 b、阻碍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使中国 经济和科技文化落后。 c、使中国与世隔绝,失去推进工业文明契机。
阻滞新生产因素发展的障碍 迟滞 近代前夜的危机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2、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26—27页内容,完成下表
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农业
表现 影响 生产技术水平提高;推广双季稻,产 量提高;引进高产农作物(玉米、番 国力强盛 薯);广泛植棉(衣食结构变化?) 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并占据了主导地 位。 商品流通扩大;白银使用广泛;商业 资本活跃;工商业城镇兴起;成为当 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明“一条鞭法”、清“摊丁入亩”。
面对人口的迅速膨胀,当时使得解决温饱问题尤为重要,你能 结合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说明在这两方面的发 展吗? 高产作物的引进;鼓励垦荒,扩展耕地面积;更加注重精耕细作 大力推广植棉,使得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问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听大户呼织, 日取分金为饔飧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 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二:“……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 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什百为群, 延颈相望……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苏州府志》
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资产阶级统治确立
闭关锁国
八股取士、文化专制
殖民扩张
重视科技、思想解放
军事 发展 状况
军备废弛
农业文明 日薄西山
船坚炮利
工业文明 蒸蒸日上
造成近代前夜危机的原因?
从外部分析,西方国家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和 平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对外扩张, 建立殖民地;
从内部分析:① 封建制度及“重农抑商”“海禁” 等政策阻碍了中国经济模式由农耕文明向工业 文明过度的趋势 ②封建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
中国的手工工场还会扩大规模吗?会得到当地 政府的支持吗?
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和迟滞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1、农耕文明高度发展:表现;原因 2、工业文明出现的趋向 ——资本主义萌芽(明中后期) 1)原因 2)地区: 江南地区(苏州纺织业、景德镇制瓷业) 出现手工工场、 雇佣劳动▲、 商品生产 3)要素: 4)评价:进步性;局限
思想文化
八股取士 顽固守旧
重视科技 开拓进取
画面四:当两鬓飞雪的范进士子因中举登科而神经 错落时;牛顿正在通过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关注着宇 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清朝的战船 (帆船)
18世纪英国的战船 (铁甲舰)
军事实力落后了!
2、中西发展易位

经济 政治 对外 思想 文化

西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出现工资,劳动力市场,机户机工等现象 4)评价:
4)评价: • 一方面,是中国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 产物,又是新的经济文明 (工业文明) 的征兆,它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进步发展 的总趋势。 • 另一方面,从经济整体看,这一经济 只在部分发达地区的少数行业稀疏出现, 发展迟缓,力量弱小,不足以分解自然经济, 所以自然经济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
政治
军机处
封建皇权专制
资产阶级政治民主
画面二:当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独揽大权,雍正 皇帝君临天下时;英国的查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 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绝望与百倍的仇恨诅 政治制度落后了! 咒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外交
闭关锁国
海外殖民扩张 奴隶买卖园
画面三:当乾隆傲慢地拒绝英国通商要求,正在为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而沾沾自喜时;西方 的殖民者正在掠夺金钱,贩卖奴隶,开辟市场,力 图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
情景设问: 阅读以上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乾 隆帝如此傲慢?统治者的傲慢态度给中国的发 展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原因: 中国国力强盛和对世界的无知 影响: 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马戛尔尼和他赠送的火枪Biblioteka 导入新课本课知识框架
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发展
近代前夜的 发展与迟滞
2、中西发展易位现危机
问题探究
近代前夜的危机
结合下面的画面,完成下表。探究近代前夜危机的
根源与表现。
中国
政治
西方
经济
思想文化
外交
★对比东西方近代前夜历史,我们的头脑中不由地浮现出 这样的画面——
经济
小农生产 机器大生产
画面一:当黄河岸边柳荫树下,犁间耕作的喘息与 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 生产方式落后了! 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正在吼叫出 震耳欲聋的工业交响曲
手工 业
商业 与城 市
赋役 制度
明清国力强盛(表现)
耕地面积 明初8.5亿亩;清朝10亿亩 明初6600余万;清道光二十年(1840 人口增长 年)增至4.1亿 国内生产 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 总值GDP 远高于欧洲 城市状况 50万人口城市世界10个,中国占6个 白银拥有 200余年间世界产量一半流入中国 世界地位 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 综合国力 保持领先地位
第6 课
课标要求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重点: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及其发展缓慢的原因,闭关锁 国政策。 难点: 资本主义萌芽的条件和基本特征及发展缓慢的原因; 近代前夜中西方历史发展的逆转。
图片说明材料
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 戛尔尼访华,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 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最终他 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 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 要求,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 以通有无。” 从 而拒绝了英国通 商要求。
“康乾盛世”
△近代前夜,中国农耕经济为什么能够得到 高度发展甚至还出现了康乾盛世? ①统治者重视农耕经济的发展:
鼓励垦荒、引进良种等 ②统治者调整了生产关系: 实行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
问题探究
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对照表
明洪武26年 明万历28年 清康熙39年 乾隆59年 道光20年 0.70亿 1.97亿 1.50亿 3.10亿 4.10亿
二、近代前夜的迟滞(危机) 1、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原因:
提示:“资本主义在它刚刚萌芽的时期,不能单纯 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 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马克思《资本论》
中国的“国家政权”鼓励了吗? 支持了吗?
“(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 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 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 „„朕观四民(指士、 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 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苦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 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 人。” —— 摘自《大清会典事例》
课堂小结
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发展
近代前夜的 发展与迟滞
阻滞新生产因素发展的障碍 迟滞 近代前夜的危机
问题:材料中“大户”与“小户”,“匠”与“主” 之间是一种
什么关系?
一、近代前夜的发展
在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 1、农耕文明高度发展 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 2、工业文明出现的趋向 (明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 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
1)原因: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地点:主要在江南地区(纺织业、制瓷业) 3)要素: 经营方式:出现手工工场 (特征) ▲雇佣劳动(本质特征); 目的是为市场而进行的商品生产
1、反映统治者实行何种经济政策?目的何在? 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巩固封建统治
影响: ① 强化了自然经济; ②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材料二:1757年,乾隆皇帝诏告天下,规定只开广 州一处对外通商,封其它港口,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 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2、材料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具体表 现是什么? 海禁政策 (闭关锁国) 表现: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3、请思考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海禁政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