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环境学

建筑环境学

001同组实验者:林立春20100120107
央秋卓玛20100120119
殷婷20100120121
郑思倩20100120125
实验场地:徳智园区时钟广场实验日期:2013.3.8
实验名称:棒影日照图的实测与计算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因时、因地时刻都在变化,正确掌握太阳相对运动规律,是处理建筑环境问题的基础;
2.通过实验了解并学会绘制棒影图的方法;
3.了解棒影图的用途。
二、实验原理:
棒影日照图又称日晷图,是利用棒影设计原理,相当于对棒上一定在水平面上的对应影长的移动轨迹记录。日晷图可以用来评价现有场地条件的影响和各种建筑组团的效果,以及建筑日照的范围和计算遮挡等内容。日晷图可以是具体某一天的棒影日照图,也可是一年代表性节气的棒影日照图。日晷图中直线表示白天中各时间点;对于具体某一天的日晷图来说,弧线代表着棒高;对于一年代表性节气的日晷图来说,弧线表示日期。
(二)开始实验
1.经计算,长沙地区在3月8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分别为5点48分和6点12分。我们从日出开始测量撑衣杆(调至1米)的影长,并用量角器测出该时刻的太阳方位角。因为8点之前影长模糊不可测,故从8点开始记录有效数据。 2.以后每隔一小时按上述步骤重复测量,直至日落时刻。
3.记录实验数据,见下表。
4.绘制棒影日照图,见图三。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
时刻
8时
9时
10时
11时
12时
13时
14时
15时
16时
时角
计算高度角
计算方位角
测量方位角
理论影长
234.3cm
142.6cm
98.2cm
74.7cm
66.9cm
74.7cm
98.2cm
142.6cm
234.3cm
测量影长
187.4cm
123.3cm
80.7cm
三、实验设备:撑衣杆、指南针、量角器、三角板、卷尺、粉笔、电子表
四、实验步骤:
(一)前期准备工作
1.通过天气预报,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进行试验。
2.选择一块地势相对平整的试验场地,周围没有建筑物遮挡,确定棒的立点。
(图二 实验现场)
3.用指南针确定正南方向,用粉笔和三角板做好南北方向的标记。(便于太阳方位角的测量)
88.7cm
66.8cm
64.7cm
79.6cm
109.0cm
165.5cm
(图三) (图四)
六、误差分析和结论
1.以中午12点为界,太阳高度角在上午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大,在下午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变小,中午12点是达到最大值。
2.太阳方位角越接近正午,其值越小,上午下午基本上是对称的。
在自然阳光的照射中,由于地球太阳转动和地球的自转,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也在随着持续变化,其变化值取决于测量时间、测量地点的纬度和赤纬度这三个重要的参数。实验原理图如下:
(图一日影分析)
在地面上O点立一高度为H的垂直棒,在已知某时刻的太阳方位角A和高度角h的情况下,太阳照射到棒的顶端。在地面上的投影为a’,则棒影oa’的长度L应为L=H·tanh;即在太阳高度角相同时,棒高增加则影长也按比例增加。影的方向则反映了日照方向。日照方位角A与影的方位角A’间的关系为A=A’-18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