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习题:综合检测3(附答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习题:综合检测3(附答案)

第三章综合检测(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由单质形成的晶体一定不存在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阴离子D.阳离子答案:C解析:由单质形成的晶体可能有:硅、金刚石(原子晶体),S8、Cl2(分子晶体),Na、Mg(金属晶体),在这些晶体中,构成晶体的微粒分别是原子、分子、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是阴、阳离子,但离子晶体不可能是单质。

2.下列关于物质特殊聚集状态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等离子体的基本构成微粒是带电的离子和电子及不带电的分子或原子B.非晶体基本构成微粒的排列是长程无序和短程有序的C.液晶内部分子沿分子长轴方向有序排列,使液晶具有各向异性D.纳米材料包括纳米颗粒和颗粒间的界面两部分,两部分都是长程有序的答案:D解析:等离子体是呈准电中性的,其构成微粒可以是带电粒子或中性粒子;纳米颗粒是长程有序的晶状结构,界面却是长程无序和短程无序的结构。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干冰升华时碳氧键发生断裂B.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C.Na2O与Na2O2所含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D.Br2蒸气被木炭吸附时共价键被破坏答案:B解析:A、D两项所述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化学键未被破坏,所以A、D两项错误;C 选项中,Na2O只含离子键,Na2O2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所以C项错误,故选B。

4.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答案:C5.共价键、金属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都是构成物质微粒间的不同相互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相互作用力的晶体是()A.碳化硅晶体B.Ar晶体C.NaCl晶体D.NaOH晶体答案:D解析:SiC晶体、Ar晶体、NaCl晶体中都只含有一种作用力,分别是:共价键、范德华力、离子键。

6.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一种很纯的硅氧化物,它是具有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下图是简化了的平面示意图,关于这种制造光纤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比是1 4B.它的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比是1 6C.这种氧化物是原子晶体D.这种氧化物是分子晶体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该晶体具有立体网状结构,是原子晶体,一个Si原子与4个O原子形成4个Si—O键,一个O原子与2个Si原子形成2个Si—O键,所以在晶体中硅原子与氧原子数目比是12。

7.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F2、Cl2、Br2、I2的沸点依次升高答案:D解析:A中,卤化氢的热稳定性与分子内H—X键键能大小有关;B中,因键长金刚石小于硅,故键能金刚石大,故熔沸点高;C中,离子晶体的熔沸点与离子键键能有关。

8.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对第三周期元素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B.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C.单质的晶体类型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D.单质的熔点降低答案:C解析:Na、Mg、Al是金属晶体,Si是原子晶体,P、S、Cl2是分子晶体,C正确。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乙醇或CCl4可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NaCl和SiC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C.24Mg32S晶体中电子总数与中子总数之比为1 1D.H2S和SiF4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答案:C解析:A选项,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的溶剂必须不能与水混溶,因此CCl4可以,而乙醇不可以;B选项,晶体熔化时NaCl破坏离子键,而SiC破坏共价键;C选项,24Mg32S 电子总数为12+16=28,而中子数为(24-12)+(32-16)=28,故二者比例11;D选项,H2S 中氢原子成键后最外层电子数为2。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晶体中的最小碳环由6个碳原子构成B.Na2O2晶体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 1C.1 mol SiO2晶体中含2 mol Si—O键D.金刚石化学性质稳定,在高温下也不会和O2反应答案:A解析:由金刚石晶体结构知,最小碳环是6个碳原子构成的六元环,故A正确;Na2O2晶体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故B错;1 mol SiO2晶体中含4 mol Si—O键,故C错;金刚石属于碳单质,在高温下可以和O2反应,故D错。

11.观察下列模型并结合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固态硫S8属于原子晶体C.SF6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D.单质硼属原子晶体,结构单元中含有30个B—B键答案:B解析:“C≡N”键中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所以H—C≡N中共有2个σ键和2个π键,A项正确;B属于分子晶体,B项错;SF6是正八面体对称结构。

是非极性分子,C项正确;硼晶体的结构单元中有12个B原子,每个原子形成5个B—B键,而每个B—B键为2个原子所共有,所以B—B键数为12×5/2=30个,D项正确。

12.X、Y都是ⅡA族(Be除外)的元素,已知它们的碳酸盐的热分解温度:T(XCO3)>T(YCO3),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晶格能:XCO3>YCO3 B.阳离子半径:X2+>Y2+C.金属性:X>Y D.氧化物的熔点:XO<YO答案:A解析:碳酸盐的热分解是由于晶体中的阳离子结合碳酸根中的氧离子。

热分解温度越高,该阳离子越难结合氧离子,离子半径越大,故B项正确;同时该碳酸盐的晶格能也越小,故A项不正确(同类型晶体,晶格能与离子半径成反比);同族元素离子半径越大,原子的半径也越大,金属性必然越强,故C项正确;阳离子半径是X2+>Y2+,则晶格能XO<YO,故熔点XO<YO,D项正确。

13.在解释下列物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的是()A.钠、镁、铝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增大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晶体硅的硬度,其熔点也高于晶体硅的熔点C.KF、KCl、KBr、KI的熔点依次降低D.CF4、SiF4、GeF4、SnF4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答案:D解析:钠、镁、铝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硬度逐渐增大,这是因为它们中的金属键逐渐增强,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金刚石的硬度大于晶体硅的硬度,其熔点也高于晶体硅的熔点,这是因为C—C键的键长比Si—Si键的键长短,C—C键的键能比Si—Si键的键能大,也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KF、KCl、KBr、KI的熔点依次降低,这是因为它们中的离子键的强度逐渐减弱,与化学键的强弱有关;CF4、SiF4、GeF4、SnF4的熔点和沸点逐渐升高,这是因为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与化学键的强弱无关。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点:锂<钠<钾<铷<铯B.由于HCl的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I,故HCl比HI稳定C .等质量的金刚石和石墨晶体所含碳碳键的数目相等D .已知AB 的离子晶体结构如右上图所示,则每个A +周围距离最近且等距的B -有8个 答案:D解析:A 项熔点应逐渐降低;B 项HCl 比HI 稳定是因为H —Cl 键比H —I 键牢固的缘故;C 项12 g 金刚石中含2 mol C —C 键,12 g 石墨中含有1.5 mol C —C 键;D 项中每个A +被8个B -所形成的立方体包围,B -亦被8个A +所形成的立方体包围。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 2O 2晶体中的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1 B .石墨晶体中C 原子数与C —C 共价键数比为13 C .3H 162O 与2H 172O 分子中的质子个数比为1 1D .冰晶体中H 2O 分子个数与氢键数目比为14 答案:C解析:Na 2O 2晶体中的阳、阴离子为Na +、O 2-2,其个数比为21,A 项错;石墨中1个C 原子形成12×3=32个共价键,C 原子数与C —C 共价键数比为23,B 项错;D 项冰晶体中一个水分子可形成四个氢键,但是每个氢键被2个H 2O 分子共有,故H 2O 分子个数与氢键数目比为12,D 项错;C 项不论何种水,其质子数均为10,C 项正确。

16.硼化镁在39 K 时具有超导性。

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一层镁一层硼的相间排列,下图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z 轴方向的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下图中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

根据图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 )A .MgBB .MgB 2C .Mg 2BD .MgB 6答案:B17.如图所示的是某原子晶体A 空间结构的一个单元,A 与某物质B 反应生成C ,其实质是每个A —A 键中插入一个B 原子,则C 物质的化学式为( )A .AB B .A 5B 4C.AB2D.A2B5答案:C解析:据题意,中心A原子与周围4个A原子相连形成4个A—A键,而每两个A原子共有一个键,故A原子与A—A键的个数比为12,又因为B原子与A—A键的个数相等所以N(B)N(A)为21。

当然,联想到这道题的晶体与SiO2晶体类型相同,就更容易理解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9分)18.(10分)锌是一种重要的过渡金属,锌及其化合物有着广泛的应用。

(1)指出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________区。

(2)Zn形成金属晶体,其金属原子堆积属于下列______模式。

A.简单立方B.钾型C.镁型D.铜型(3)葡萄糖酸锌[CH2OH(CHOH)4COO]2Zn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补锌剂。

写出Zn2+基态电子排布式________;葡萄糖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Zn2+能与NH3形成配离子[Zn(NH3)4]2+。

配位体NH3分子属于________(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在[Zn(NH3)4]2+中,Zn2+位于正四面体中心,NH3位于正四面体的顶点,试在左下图中表示[Zn(NH3)4]2+中Zn2+与NH3之间的化学键。

(5)右下图表示锌与某非金属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晶胞,其中Zn和X通过共价键结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化合物晶体的熔点比干冰高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与锌同周期,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溴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________(填“强”或“弱”)。

答案:(1)四ⅡB ds(2)C(3)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sp2、sp3(4)极性分子(5)ZnX 该化合物是原子晶体,而干冰是分子晶体(6)砷 弱解析:锌是30号元素,其价电子排布式为3d 104s 2,Zn 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Zn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