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1 准备课2 位置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4 认识图形(一)5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6 11~20各数的认识* 数字乐园7 认识钟表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9 总复习第3课时5、4、3、2加几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95页内容及第96页练习二十二。
内容简析用“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和“凑十法”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其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方法更为简便;培养学生利用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5、4、3、2加几的迁移能力。
教学目标1.会用不同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会用“凑十法”中“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熟练计算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2.经历5、4、3、2加几的探究过程,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中,如何巧妙运用“凑十法”中的“拆小数,凑大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方法计算。
教法与学法1.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练习形式,使学生积极练习,不断提高计算速度,同时注意让学生口述思考过程。
2.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去探索,去发现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以此来提高计算速度。
承前启后链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课件导入法:师:我们把前面的知识复习一遍,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1.播放课件展示口算题:9+5= 9+4= 9+3= 9+2= 8+5= 8+4= 7+5= 6+5= 2.学生计算完成,教师指名答,并说明采用了什么计算方法。
(可以用点数、接着数的方法计算,但是用“凑十法”计算更简便)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现在我们把其中几道算式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该怎么计算?3.展示教材第95页例题:5+7= 5+8= 4+8= 3+9=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通过复习学过的知识.........9.、.8.、.7.、.6.加几..,.进一步巩固“凑十法”..........,.使学生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数学规律..........,.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数学故事导入法:师:同学们听说过“朝三暮四”的故事吗?下面我给同学们讲一讲。
古时候,有一个宋国人养了一只猴子,以前在喂猴子的时候,早晚各给猴子4个栗子。
现在他早晨给猴子4个栗子,晚上给猴子3个栗子,你们说一说,现在这只猴子一天吃几个栗子?生:7个。
师:你是怎么得到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3=7。
复习: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会算形如:8+6=14、7+8=15、6+6=12的算式。
学习: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
会算形如:5+7=12、4+9=13、3+9=12的算式。
延学: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可是猴子发现晚上少吃了1个栗子,就很不高兴,于是这个宋国人改成了早晨给猴子3个栗子,晚上给猴子4个栗子,这时猴子高兴了。
同学们,你们算一算现在这只猴子一天吃几个栗子?生:还是7个,因为3+4=7。
教师板书,把这两个算式并排写在一起:4+3=7 3+4=7师:猴子认为给的栗子多了,可是我们看算式,只是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和没有变,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5、4、3、2加几能不能使用这个方法来计算呢?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即交...:.通过讲述趣味数学故事.........,.又提示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顺.势为学习....5.、.4.、.3.、.2.加几做好了铺垫。
】播放加法口诀儿歌。
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三二加二等于四一加三等于四二加三等于五三加三等于六一加四等于五二加四等于六三加四等于七四加四等于八一加五等于六二加五等于七三加五等于八四加五等于九五加五等于十一加六等于七二加六等于八三加六等于九四加六等于十五加六等于十一六加六等于十二一加七等于八二加七等于九三加七等于十四加七等于十一五加七等于十二六加七等于十三七加七等于十四一加八等于九二加八等于十三加八等于十一四加八等于十二五加八等于十三六加八等于十四七加八等于十五八加八等于十六一加九等于十二加九等于十一三加九等于十二四加九等于十三五加九等于十四六加九等于十五七加九等于十六八加九等于十七九加九等于十八师:同学们注意最后一段歌词:二加九等于十一三加九等于十二四加九等于十三五加九等于十四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5、4、3、2加几”,这些得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由此导入本课课题。
【品析..................,.把.与讲课内容相关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学生们喜欢演唱儿歌的心理歌词及时引入课题........,.顺理成章..........,.自然妥帖。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引领学生分析教材第95页例4中的主题图片,提取已知信息,找出待解决的问题。
(1)整理从中获得的信息。
给出四个算式:5+7、5+8、4+8和3+9 。
(2)提出的问题。
用各种方法计算四个算式的结果。
◎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探究解题方法。
根据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很快计算出结果。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计算方法,并总结看有几种方法。
(1)学生自学后与同桌合作学习。
(同桌交流并探讨多种计算方法)(2)同桌讨论:得数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把你所想到的和同桌共同探讨一下。
(3)学生汇报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算式的思考过程。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
这些办法都不错,大家再讨论一下:你认为哪种方法简便呢?为什么?(4)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①凑十法;②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
【品析...:.有前几节课的知识做基础........5.、.4.、.3.、.2.加几的口算方法。
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教学中....................,.一般用“交换小数和大数........,.让学生明白...,.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在计算小数加大数时的位置..............。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快...,.和不变”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打好基础◎教师小结,总结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想到的方法都不错,归纳起来有两种比较简便。
(1)“凑十法”。
①在5+7、5+8、4+8、3+9中,运用“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计算:5+7中把5分成2和3,3和后面的7凑成10,10+2=12;5+8中把5分成2和3,2和后面的8凑成10,10+3=13;4+8中,把4分成2和2,1个2和后面的8凑成10,10再加另一个2得12;3+9中把3分成1和2,1和后面的9凑成10,10+2=12。
②运用“拆大数,凑小数”的方法计算。
(2)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
在5+7、5+8、4+8、3+9中,我们分别交换加数的位置,从而变成以前学过的9、8、7加几的进位加法,很快计算出结果(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品析..................,.提高学生计算的...:.对学生的计算方法进行点评、总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力。
】....三、反馈质疑,学有所得同桌之间互相叙述5、4、3、2加几的几种计算方法,然后教师提出质疑问题,学生通过交流探讨进行系统整理。
质疑:在计算5、4、3、2加几的方法中,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更快捷,更得心应手呢?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方法更快捷。
这种方法既复习了前面9、8、7、6加几的方法,巩固了旧知识,又解决了新知识5、4、3、2加几。
【品析............,.从....:.在对比中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计算方法的快捷性而渗透转化思想......................,.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四、课末小结,融会贯通“本节课,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是不明白的呢?”在师生共同总结之后,简单回顾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其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最简便快捷。
然后衔接下节课学习任务,思考如下问题: 怎样运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教海拾遗,反思提升回味课堂,发现亮点之处:质疑的讨论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了二次消化吸收的过程,这次内化对5、4、3、2加几的“凑十法”做了进一步强化,对“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有了深刻的印象,对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真正掌握了。
反思过程,有待改进之处:这节课的知识主要是5、4、3、2加几的进位加法,我们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 ,掌握了5、4、3、2加几的算理。
尤其对“凑十法”中的“拆小数,凑大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计算中很灵活地运用此方法计算,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效率;对于“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方法的运用,少量同学在计算的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
板书设计5、4、3、2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