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卜老师认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一张看不见的铁幕阻隔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
可以支持卜老师观点的是A.东西方经济发展不平衡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美苏“冷战”对峙局面D.全球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2.201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30周年纪念日。
这道“德国的伤疤”东德官方称之为“反法西斯防卫墙”,西柏林市政府则认为这是限制行动自由的“耻辱之墙”。
同一面柏林墙却有不同的称谓,是因为A.美苏两国进行冷战B.德国因此而发生了分裂C.两极格局最终形成D.雅尔塔体系遭到了破坏3.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为此,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A.社会扶贫计划B.社会保障制度C.以工代赈D.计划经济4.早在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在他发起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宜言中断言这将使“法国与德国之间的任何战争”变得“不仅难以想象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
这说明欧洲的联合有利于A.维护地区安全B.加快经济发展C.提高国际地位D.加强国际交流5.如图照片名为“跃入自由”。
二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首都柏林被一分为二。
1961年8月15日,19岁的东柏林边防警卫汉斯康拉德舒曼,跳过了边界的铁丝网,奔向西柏林。
舒曼飞跃柏林墙后,却有始终无法逾越的心结。
直到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之后,舒曼才高兴地说,这时他才真正感到自由。
柏林墙倒塌,东、西德国合并等东欧剧变的实质是A.政治体制的根本性变化B.版图的根本性变化C.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化D.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变化6.如图漫画反映了冷战期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其目的是A.控制欧洲,称霸世界B.输出资本,对抗苏联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D.控制西欧,遏制苏联7.法国政治家勃鲁姆说,“在这个和平和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的惟一途径就是把德国结合到一个“强大的、足以对它进行再教育和加以约束的,并在必要时加以控制的国际共同体之中”,由此他认为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A.避免新的战争B.抵制冷战C.重振欧洲经济D.提高国际地位8.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外实实行“经济援助方式”的外交,这既是在政治、军事外交能力薄弱的历史条件下列形成的手段,也是经济大国日本所拥有的优势,通过经济合作扩大对他国的影响。
材料表明当时的日本意在A.推动他国经济的发展B.成为发达经济强国C.挑战经济全球化D.谋求政治大国地位9.法国大文豪雨果有个梦想: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雨果的梦想初步实现了。
让雨果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组织是A.B.C.D.10.有观点认为:“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材料认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理由是A.对苏联模式的小修小补B.改革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D.没有突破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11.2019年3月29号,英国议会下院投票否决了“脱欧”协议草案,这是英国议会第三次投票否决特雷莎•梅的“脱欧”协议草案或其关键内容。
材料中“脱欧”指英国脱离()A.三国协约B.欧洲联盟C.联合国D.北约组织12.斯大林曾经说过:“谁解放领土,谁就把自己的社会制度推行到他们的军队所到之处。
”下列史实能印证斯大林这句话的有①二战后,美国援助英国②二战后,美国扶植日本③民主德国的成立④东欧剧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散尽,一场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紧接着又拉开了序幕。
”材料中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C.北约组织的建立D.华约组织的形成14.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文中的“安全网”指的是A.社会保障制度B.网络防火墙C.社会扶贫制度D.“以工代赈”15.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
1948年后,美国好菜坞拍摄了以苏联对美国威胁为主题的《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电影。
这反映的现实背景是()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B.美苏冷战中的对峙C.“一超多强”局面形成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16.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呼吁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下列史实中体现冷战思维的是①萨拉热窝事件②北约华约对峙③修建柏林墙④殖民体系瓦解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17.1965年,联合国大会将安理会的非常任理事国从原来的6个增加到10个,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理事国从1973年起增加到54个。
这些增加的名额,大多数给了亚、非、拉国家。
出现“理事国”不断增加的主要因素是A.亚非拉国家的崛起B.两极格局的解体C.美国霸权地位丧失D.联合国地位下降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B.华沙条约组织成立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D.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美国高呼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发动冷战,却干着控制别国、扩大本国利益的勾当。
“共产主义扩张”只是美国制造出来实现自己战略目的的“神话”。
这反映美国发动冷战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革命B.控制西欧C.遏制苏联D.称霸世界20.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它修建的时代背景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B.美苏冷战时期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时期D.苏联解体之后21.1948~1949年,美国飞行员霍尔沃森向西柏林运送生活物资时,都会给孩子空投糖果,被称为“巧克力叔叔”,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是A.“柏林危机”爆发B.柏林墙正式形成C.华沙条约组织成立D.两极格局正式形成22.《北大西洋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
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A.苏联和东欧B.美国和西欧C.轴心国集团D.同盟国集团23.尤金·赖斯在《现代欧洲史》中写道“苏联解体以来,欧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地融入全欧洲及全球维度的经济过程中,这需要多国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
”此“行动”是成立A.欧洲煤钢共同体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C.欧洲经济共同体D.欧洲联盟24.某文件宣称“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代替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
”该文件最终促成了20世纪60年代A.欧盟建立B.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C.世贸组织诞生D.欧洲共同体成立25.如图是一幅学生所做的历史漫画《大胃王》,画风稚嫩但其中可以反映出A.16世纪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的历史状况B.20世纪初英德争夺殖民地的历史情形C.20世纪30年代欧洲大陆的大国关系D.20世纪中后期美苏争霸世界的历史阶段【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二战后的美苏阵营的冷战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的对峙,这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其实只是“半球化”。
所以C项正确,BDA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产物,A符合题意;柏林墙修筑之前德国已经分裂,B排除;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华约的建立,C排除;柏林墙的修筑没有使雅尔塔体系遭到破坏,D排除。
故此题选择A。
3.B解析: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社会保障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B符合题意;社会扶贫计划属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A排除;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C排除;计划经济与题干内容无关,D排除。
故此题选择B。
4.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这将使‘法国与德国之间的任何战争’变得‘不仅难以想象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可知,材料说明欧洲的联合有利于维护地区安全,A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经济发展,B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提高国际地位,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加强国际交流,D排除。
故此题选择A。
5.C解析: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20世纪80年代苏联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
在一年之内,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党,纷纷丧失政权,由于各国执政党的改变,社会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史称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是东欧剧变中变化的主要内容,排除。
故选择C。
6.A解析:A【解析】【详解】根据“冷战期间美国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即漫画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马歇尔计划,又称欧洲复兴计划,美国企图通过马歇尔计划,打开西欧的大门,控制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A符合题意;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称霸世界,B排除;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复兴欧洲,遏制苏联,称霸世界,C排除;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是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但不是最重要的目的,D排除。
故选择A。
7.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在这个和平和稳定的欧洲中使德国不致为害”等可知,材料中反映法国政治家勃鲁姆认为欧洲走向联合是为了提高自身的安全系数,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避免新的战争,A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A。
8.D解析: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材料“……日本……通过经济合作扩大对他国的影响”说明日本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故D符合题意;题干是说日本的经济援助和日本扩大影响之间的关系,ABC 均不是这个角度,故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9.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干可知,欧洲的联合就是指欧盟,所以需要指出欧盟的标志。
C项,这是欧盟的标志,蓝底中间12颗小星星围成一圈,象征欧洲团结。
故C项正确;由图中“APEC”及太平洋地图,可知这是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
故A项错误;B项,这是联合国的标志,中间是从北极看全球的地图两边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
故B项错误;D 项,从“WTO”可知,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旗帜。
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词在于“所有的欧洲国家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可知欧洲的联合就是指欧盟,所以要从图片里找出欧盟的标志。
10.C解析: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但是由于经济改革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中阻力重重,导致改革效果不佳,从而转向政治改革,实行多党制,最终使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