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录音机机芯自停连杆冲压级进模具设计

【开题报告】录音机机芯自停连杆冲压级进模具设计

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录音机机芯自停连杆冲压级进模具设计
一、级进模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先进模具之一的多工位级模具是当代所有模具中冲压功能最多、结构最复杂、生产效率和自动
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冲模。

由于采用高硬度硬质合金等材料制造模具和采用先进的精密加工技术,多工位级进模也是使用寿命最长和模具精度很高的一种精密模具。

因此,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广泛使用起来。

长期以来,我国的多工位级进模的制造和使用,和其他工业一样,有很大进步,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许多精密、复杂的级进模要靠进口,所以,优先发展多工位级进模在“十一五”规划中被列为重点之一。

小型机芯自停机构又称半自停机构, 即只在录、放音状态下磁带运行到终端时,自动停机、功能按键复位, 而快进、倒带状态不能实现自停。

按自停机构工作原理和结构形式, 大致可分为锁板住复运动式和锁板旋转式两大类。

[2]
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模具, 其工艺集中、结构复杂, 是冲模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电子产品冲压自动化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工位排样设计是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核心, 包括冲压件各工序形状、尺寸设计、工序布置、载体设计以及条料定位方式选择与布置等。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受许多因素影响, 模具结构和加工工艺性、模具强度和刚度、冲压精度、送料稳定性、压力分布、条料定位等。

由于工位排样的复杂性, 在传统设计中, 只有有经验的专家才能胜任[3]。

近年来, 国内外对级进模工位排样CAD 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 推出了许多商用和专用CAD 系统, 但是由于排样是基于设计者丰富经验和知识的复杂创造性思维过程, 在应用上有严格的限制, 导致了这些系统的适应性不强。

[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设计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成为全新的设计方法逐渐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

模具作为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其绿色化程度成为行业内最为关注的内容。

绿色设计
的概念不但包括传统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危害最小的环保设计内容,还应包含从制造到报废的整
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破坏最小。

多工位级进模在汽车、机械、电子、轻工等行业的推动下应用越来越广泛, 已经被确定为“十一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模具种类之一,研究其绿色设计的准则和方法
有着重要意义。

[5]
长期以来,我国的多工位级进模的制造和使用,和其他工业一样,有很大进步,但与先进国
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许多精密、复杂的级进模要靠进口.[6]
多工位级进模适用于生产批量大, 料薄的中、小型零件的生产。

电视机中电位器中端子的生产批量很大, 尺寸一般都很小, 所用精度要求较高, 材料很薄, 弹性较好, 特别适合于多工位级进模连续冲压。

[7]
生产零件需要多个进程,比如拉拔,下料槽等系列产品,表现在发展级进模具有高生产率。

为了防止缺陷的加工的产生,剥过程的优化布局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等与调试的需要。

根据这些因素等模具开发过程中,它已被要求理论和实践的金属加工过程及其现象,模具的结构、加工因素对模具制造、模具材料、热处理模具部件、加工技术,对本研究中,我们设计和分析了拉模通过执行模拟上有关事项带钢工艺编排的分级加热式汇流热水箱的结果使不成形,特别是画试用及其分析方法的特点了这项系统级进模工步设计PDDC(电脑) [8]
级进冲模技术为冲模工具是一个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开发,是一个优秀的减速操作[9]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中, 应首先设计条料的排样图。

排样设计合理与否不仅影响材料的经济利用, 还影响模具结构与寿命、生产率、工件精度、生产操作方便与安全。

因此, 它是模具设计中最关键、最重要、最难掌握的技术, 它要求设计者有排样设计理论、大量的实践经验和制图经验。

1.、排样图的设计原则排样是指冲裁件在条料、带料或板料上布置的方法。

因为通常材料费用为工件费用的60%~80%, 所以合理的排样是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

设计多工位级进模排样图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工序排样要保证产品零件尺寸精度的要求。

2.合理确定工位数及空工位设置。

3.为保证条料送进的步距精度, 必须设置导正孔。

4. 制件上的孔相互位置精度要求高时, 在不影响模具强度前提下, 尽量在同一工位冲出。

5.当工序较多时, 一般将冲孔、切口、切槽等工序安排在前, 精度要求较高的冲压件, 最后安排切断、落料工序。

6.在冲裁形状复杂的制件时, 考虑采用逐次冲切法, 一般在设计级进模排样图时, 要拿出多种方案, 充分考虑使用、制造等因素, 加以分析、比较、综合、归纳, 最后得出较满意的方案。

其衡量的标准是看工步分布是否合理, 如工步数目、内容、前后顺序是否最佳; 模具结构是否简单, 制造、维护方便, 成本低; 冲压作业是否正常、稳定而得到合格工件; 能否符合制造和使用单位的习惯和实际条件。

7.工件和废料应能顺利排出。

8.排样时以工件的宽度方向作为条料的送进方向, 可增加条料的宽度, 减轻送料的不稳定,模具操作
方便, 也减少了模具的长度尺寸。

9.压力中心与模具中心应尽量重合。

排样形式的选择一般在设计级进模排样图时, 要拿出多种方案, 充分考虑使用、制造等因素, 加以分析、比较、综合、归纳, 最后得出较满意的方案。

其衡量的标准是看工步分布是否合理, 如工步数目、内容、前后顺序是否最佳; 模具结构是否简单, 制造、维护方便, 成本低; 冲压作业是否正常、稳定而得到合格工件; 能否符合制造和使用单位的习惯和实际条件。

1.条料的排列方式
2.搭边的形式
级进模的排样与搭边分析[10]
1.直排形式
如下图示: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次设计主要是对录音机机芯自停连杆冲压级进模具设计。

通过设计能够进一步掌握机械设计制造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当前的制造设备和技术,并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设计当中。

初步拟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本次毕业设计:
一.工艺分析与工艺计算
1、对产品工艺分析;
2、排样图设计;
3、冲裁力;
4.弯曲力计算
5.冲凸包力
6.压力中心计算
二.级进模模具设计
1.模具结构设计
2,主要零部件设计
3.浮顶装置
4.导正销
5.冲裁凸模、凹模设计
6.冲裁凸模、凹模设计
7.小凸包
8.弯曲凸、凹模
9.其它标准件的选用
10.模架
11.矩形凹模板
12.小导柱
13.模柄
14.弹簧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
1、接受任务,查阅相关资料,熟悉设计任务和翻译外文资料;
2、;对产品零件的尺寸进行分析
3、;利用制图软件对零件图进行绘制
4、总结写出论文。

四、参考文献
[1]何德康,盒式录音机机芯轻触机构
[2] 孙元贤,小型盒式录音机机芯自停机构浅析
[3] 赵震, 彭颖红. 智能化级进模工位排样CAD 关键技术研究[ J] . 锻压机械, 2001( 6) : 55-
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