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摇臂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开题报告(最新整理)
摇臂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开题报告(最新整理)
我国模具 CAD/CAM 技术的发展已有 20 多年历史。由原华中工学院和武 汉 733 厂于 1984 年共同完成的精神模 CAD/CAM 系统是我国第一个自行开发 的模具 CAD/CAM 系统。由华中工学院和北京模具厂等于 1986 年共同完成的 冷冲模 CAD/CAM 系统是我国自行开发的第一个冲裁模 CAD/CAM 系统。上海 交通大学开发的冷冲模 CAD/CAM 系统也于同年完成。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国内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 CAD/CAM 技术。国家科委 863 计划 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 CIMS 应用示范工厂,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 开发的汽车车身与覆盖模具 CAD/CAPP/CAM 集成系统于 1996 年初通过鉴定。 在此期间,一汽和成飞汽车模具中心引进了工作站和 CAD/CAM 软件系统,并 在模具设计制造中实际应用,取得了显著效益。1997 年一汽引进了板料成型过 程计算机模拟 CAE 软件并开始用于生产。
2、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状况 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几十年努力,现在我国冲压模具的设
计与制造能力已达到较高水平,包括信息工程和虚拟技术等许多现代设计制造 技术已在很多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虽然如此,我国的冲压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与市场需要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 较大差距。这一些主要表现在高档轿车和大中型汽车覆盖件模具及高精度冲模 方面,无论在设计还是加工工艺和能力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轿车覆盖件模具, 具有设计和制造难度大,质量和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可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虽然在设计制造方法和手段方面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周期等方面, 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 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为 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金、建材 等各个行业,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 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近 10 年来,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 每年 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据统计资料,模具可带动其相关产业的比 例大约是 l:100,即模具发展 1 亿元,可带动相关产业 100 亿元。通过模具加 工产品,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原材料,降低能耗和成本,保持产品高 一致性等。如今,模具因其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 低而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并且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特别是在制造业 中,它起着其它行业无可取替代的支撑作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辐射性 的影响。我国目前模具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美国,其中,汽 车、摩托车、家电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占整个模具市场份额的 80%以上。 当今世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调整.一些模具制造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中国正成为世界模具大国。近年来,外资对我国模具行业投入量增大,工业发 达国家将模具向我国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朗化,这代表着我国模具行业迎来新 一轮的发展机遇,也代表着面临国外先进技术和高品质制品的挑战。
(3)到相关单位实习,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冲压模具有更全面的认识。 (4)总结实习结论,与老师和同学展开相关方面的讨论,解决实习过程中遇到 的问题。
4. 研究工作进度: 11~3 周 资料查阅,英文翻译,开题报告 4~7 周 进行方案论证和工艺计算 8~10 周 绘制总体装配图 11~13 周 绘制零件图 14 周 撰写设计说明书 15 周 准备答辩
5. 主要参考文献: [1] 周大隽,冲模结构设计要领与规范.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2] 王新华,袁联富. 冲模结构图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3] 杨玉英,崔令江.实用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王孝培,冲压手册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 [5] 牟林,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6] 徐慧民,模具制造工艺学[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7] 郭纪林,余桂英. 机械制图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8,第一版。
如何提高模具的授命、精度、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国内企业都有着自己 的生产工艺,参差不齐严重形象模具的质量,例如:如何在精密热处理环节选 择模具材料使其有综合机械性能,耐磨、耐腐蚀性能及抛光亮度更为优越。如 何实现设计模具制造过程和模具加工产品方式使模具制造生产能够有高的附加 值。 3. 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1) 研究和确定模具设计方案。 (2) 收集、整理相关设计资料,完成开题报告。 (3) 选择与确定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和尺寸。 (4) 选择压力机的标准型号或校验已选压力机。 (5) 工艺计算及有关工艺参数的校核。 (6) 模具的具体设计并且运用 AutoCAD、Pro/E 软件绘图,主要包括模具总 装图以及各个非标件的零件图。 (7)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并附带中英文摘要。 (8) 整理、检查、打印设计计算说明书,整理后出图准备答辩的相关事进行 答辩。 方法及措施:
2. 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对被加工工件摇臂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根据材料,零件结构及生产批量 制定最佳冲压工艺方案。 2); 根据选择工艺方案,进行必要的设计计算,确定各设计参数,选择合适压 力机。 3); 进行各工序模具总体及零部件设计,绘制总装及零件图,并撰写设计说明 书。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运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课程知识。理论知识和课程设计及生产实习中 所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的解决冲压模具设计中的冲裁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 方案的论证及确定、工艺设计排样设计及具体数据的理论计算与实际校核验证、 模具结构型式设计和零件加工工序设计等题目。
(2)熟练掌握查阅手册、图标、资料等参考文献。充分利用与本次题目有关 的冲压设计有关的资料,做到科学的,熟练的运用。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8] 陈炎嗣,冲压模具实用结构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第一版。
[9] 丁松聚,冷冲模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0,第一版。 [10] 史铁梁,冷冲模设计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5,第一版。 [11] 王新华,冲裁模典型结构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第一版。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系(部): 机械工程系
2012 年 月 日 表)
课题名称
摇臂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学生填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课题类型 工程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பைடு நூலகம்
课题来源 生产实际
1. 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冲压模具水平已有很大提高。大型冲压模具已能生产单套重
量达 50 多吨的模具。为中档轿车配套的覆盖件模具内也能生产了。精度达到 1~2μm,寿命 2 亿次左右的多工位级进模国内已有多家企业能够生产。表面粗 糙度达到 Ra≤1.5μm 的精冲模,大尺寸(φ≥300mm)精冲模及中厚板精冲模 国内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 模具 CAD/CAM 技术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