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开罗
塞内加尔
索 马 里
英德矛盾:
英法矛盾:
开普敦
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瓜分非洲概况表
殖民国家 被侵占国家和地区
面积
(平方公里)
人口
英国
埃及、苏丹、尼日利亚 880多万 中南非许多地区
突尼斯、阿尔及利亚 摩洛哥、几内亚、马里、 马达加斯加
4、5千万
约3千万 1500多万
法国
比利时 德国 葡萄牙 意大利 西班牙
说美国贪求领土,或在为西半球其他国家谋取福利之外 还对他们另有图谋,这是不真实的。我们所切望者,无非是 看到各邻国稳定有序,繁荣昌盛。任何国家如其人民善于自 处,也可以指望我国的衷心友好。
我们在维护门罗主义时,在采取像我们对古巴、委内瑞拉和 巴拿马所采取的步骤时,在努力缩小远东战场时,我们是为 了本国利益,也是为了人类普遍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 ——《美总统1904年年度咨文》 (1)“说美国贪求领土,这是不真实的。”这一说法符 合事实吗?为什么?
1090多万
230多万
扎伊尔
坦噶尼喀、西南非洲等
安卡拉、莫桑比克 利比里亚等 西非、北非一些地区
250多万
208万 225万
1000万
500万 100万
下列有关对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冒 险家到非洲内地探险活动的评述,不正确 的是( ) A、有助于世界人民开始对非洲内陆的了解 B、加强了非洲内陆和世界的联系,有助于 非洲内陆的开放 C、为欧洲殖民国家进一步侵占非洲开辟了 道路 D、使非洲内陆地区的人民摆脱了贫穷落后 的局面
亚洲的各国进一步 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C 、( 13 )( 34 )( C 、压制了新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 )( ) 4)(5) D 、( 1 )( 2 )( 4 )( 5 ) 答案( ) D D 、加紧侵略使各国进一步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D D、(1)(3) 答案( )
答案( B )
殖民体系形成
19 世纪末,美 19 世纪初,拉美 1895年古巴人民发动西班牙的武装起义 独立运动接近胜 国又提出“泛 利时, 1823 年美 古巴人民节节胜利之机,美国于 1898年 美主义”,建 国总统门罗提出 立了“美洲共 4月向西班牙宣战。美国迅速击溃西班牙 “门罗主义”, 和国国家联 海军,迫使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 暴露美国对拉美 的扩张野心。 盟”。 此后不久,美国把古巴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德国挤进殖民行列后,所占殖民地主要在(
A、亚洲 C、拉丁美洲 B、非洲 D、大洋州
)
殖民体系形成
1、概念: (1)开始 16—18C 2、过程 (2)初步 19C上半期
资本主义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暴力掠夺 商品输出
(3)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 A、亚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美
法
德
英
大金 棒元 政政 策策
(3)殖民扩张既推进了历史的发展,也给亚非拉人 民带来灾难。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殖民体系形成
1、概念: (1)开始 16—18C 2、过程 (2)初步 19C上半期
资本主义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暴力掠夺 商品输出
(3)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
A、亚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3、成因 4、评价
知识结构
(2)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美国采取过的外交政策有哪些 ?
殖民体系形成
1、概念: (1)开始 16—18C 2、过程 (2)初步 19C上半期
资本主义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暴力掠夺 商品输出
(3)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
A、亚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3、成因
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 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 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新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 而是供世界各地消费。 ——《共产党宣言》 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 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 ;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 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的论述
殖民体系形成
1、概念: (1)开始 16—18C 2、过程 (2)初步 19C上半期
资本主义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暴力掠夺 商品输出
(3)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
A、亚洲 B、非洲 C、拉丁美洲
Hale Waihona Puke 3、成因 4、评价思考讨论
对于列强的殖民扩张,有下面三种观点: (1)殖民扩张殖民体系的形成是给亚非拉人民带来 灾难,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罪恶的体现,应该否定 (2)列强的殖民扩张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 应该肯定。
列强对世界的瓜分
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
授课人:杨宏斌
2001年12月28日
殖民体系形成
1、概念: (1)开始 16—18C 2、过程 (2)初步 19C上半期
资本主义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暴力掠夺 商品输出
(3)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 A、亚洲
英俄法荷 美 日
亚洲的各国进一步
殖民地半殖民地化
1、概念: (1)开始 16—18C 2、过程 (2)初步 19C上半期
资本主义兴起 第一次工业革命 暴力掠夺 商品输出
(3)最终形成——列强瓜分世界 A、亚洲 B、非洲
欧洲冒险家对非洲的探险
时间:18世纪晚期--19世纪晚期 次数:200多次 最积极的国家:英国、法国 著名探险家: 利文斯顿(英国人)
任何国家„均应在进行占领时,分别通知本议定 书之其他缔约国以便彼等在必要时得以提出彼 等柏林会议最后议定书),对上述材料组准确 的理解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矛盾尖锐,毫不妥协 B、上述议定书的通过标志着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新高潮的到来 C、各帝国主义国家不存在争夺非洲的矛盾 D、尊重非洲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亚洲各国被侵略概况
土耳其 西亚 阿富汗 北部 伊朗 南部 缅甸、马来半岛大部分 东南亚 英、俄、法、德
英
俄
英
英
越南、老挝、柬埔寨 菲律宾 朝鲜
法 美
日本 租借地“势力范围”
东亚 中国
美“门户开放”
俄法荷 美 日 英 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土耳其的国家有
19 20 世纪初,侵略伊朗的国家有 ( 1世纪末 )英国 ( 2)法国 (3)意大利 (4)德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的侵略妨碍了亚 ( 51 )俄国 洲各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其原因不包括 ( )俄国 (2)法国 (3)英国 (4)美国 A 、( 11 )( 22 )( A 、与各国封建势力加紧勾结维持反动统治 A 、( )( ) 3)(4)(5) B 、( 2 )( 3 )( 4 )( 5 ) B 、商品倾销破坏了亚洲各国传统经济结构 B、(2)(3)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体系
几乎整个非洲
亚洲大部分
整个拉美
斯坦利(美籍英人)
作用
1.了解非洲内地 2.为帝国主义瓜分非洲, 铺平道路。
1878年柏林会议(俾斯麦出席会议)
柏林会议
•参加国:15个欧美国家
•主要目的:调解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 重要文件:《总议定书》
(1)比国王以个人名义领有”刚果自由邦”
(2)宣布刚果河流域实行自由贸易、自由通航。
(3)规定以后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须以实际的 “有效占领”为准,并通知其他缔约国。 •性质:是一次国际分赃会议 •标志:瓜分非洲新高潮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