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程序要点及要求

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程序要点及要求

6
指导:
喂养:遵循WHO的建议鼓励母乳喂养婴儿;确实无法母乳 喂养的尽量用配方奶喂养。
溢奶:注意婴儿体位、不要进食量过多、吃奶后拍背嗝气。 消化不良:母乳旺盛所致者,一般只要婴儿体重增加,精神状 态很好就不用担心。 便秘:首先考虑是否母乳不足,看体重增加是否变缓,若是, 应加配方奶。若不是母乳不足引起,可考虑服用新鲜果汁。
4
二.1个月建档时检查、评估、指 导与管理要点
询问:
出生到本次建档喂养、护理、婴儿活动情况和患病 情况等。 注意新生儿疾病筛查(含听筛)情况及结果。
测量:
身长、体重、头围,用《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进行体格评价,若体格评价低于2SD或或体重增长低 于600克者,应寻找原因,原因不清或处理有困难者, 转诊。
9
三、 3个月检查、评估、指导与 管理要点
询问:
上次检查以来的情况,特别是喂养、护理、睡眠、 患病情况等。 特别注意佝偻病症状: 夜惊、多汗、烦躁等。
测量:
身长、体重、头围,用《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 进行体格评价(数据比对、曲线图)。 若体格评价低于2SD或增长幅度偏低,应寻找原因, 进行针对性指导,2周后随访,连续三次随访体重 仍然没有改善者,转诊。
11
指导:
喂养:遵循WHO的建议鼓励母乳喂养婴儿;确实无 法母乳喂养的尽量用配方奶喂养。
厌奶期:厌食配方奶(过度喂养) 辅食添加问题?
护理:皮肤卫生(湿疹、擦烂)、哭闹、睡眠。 维生素K、C的补充,可服用新鲜果汁(注意适当稀 释、由少到多、温度适宜)。 维生素D的补充,满月起可经常带孩子户外活动。 疫苗接种:百白破、脊灰;
5
体格检查:
皮肤(湿疹、黄疸、皮褶擦烂)、囟门(前后、颅 缝)、眼部(分泌物、斜视)、口腔(粘膜、腭 裂)、颈部(斜颈)、心肺(心脏杂音)、脐部 (脐疝、脐茸)、会阴(睾丸、阴囊、肛门)、四 肢(对称性/肌张力、髋关节对称性、 Ortolani征经心理发育进程》进行,重点 是原始反射、大运动的评估。 发育明显落后,转诊;进行神经运动专科检查,以 明确有无脑损伤的存在。
护理:皮肤卫生(湿疹、擦烂)、哭闹处理、保温等。 维生素K1肌注,也可服用新鲜果汁(注意适当稀释、由少到 多、温度适宜)。 维生素D的补充,满月起可经常带孩子户外活动。 疫苗接种。
7
认知:开始出现头眼协调 ,神经发育需要大 量的信息刺激;婴儿觉醒状态下可对周围的 影像、声响产生无意注意 。
询问:
上次检查以来的情况,特别是喂养、护理、睡眠、 亲子互动、患病情况等。 特别注意佝偻病症状: 夜惊、多汗、烦躁等。
0-3岁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的 程序 、要点及要求
1
规范各期要点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测量—生长评价 :重点解决生长迟缓问题; 体格检查:器官发育、系统监护问题;疾病筛 查、常见病防治(包括高危儿筛查)。 发育评价:解决心理、行为发展问题; 指导-健康教育:指导家长掌握基本保健知识、 基本养护技能,落实保健措施。 管理 :解决系统性、连续性和规范性问题。
10
体格检查:
皮肤、囟门、眼部、口腔、听力筛查、斜颈、心肺(心 脏杂音)、脐部(脐疝)、会阴会阴(睾丸、阴囊)、 四肢(对称性/肌张力、髋关节对称性、 Ortolani征 )。 特别注意佝偻病体征:颅骨软化、方颅、枕秃、肋串珠、 肋外翻、肋软骨沟。
发育评估:
主要对照《0~3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进程》进行。 有条件的做“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测评。 轻度落后者,给予干预指导,2-4周后再次评估。 发育明显落后或再次评估落后、DDST异常者,转诊。
2
0-3岁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的流程
3
一、新生儿访视 要点
第1次访视: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在新生儿家中进行。
询问:吃奶、睡眠、反应、二便、黄疸变化等情况 体检:T、面色、黄疸、口腔、心肺、脐部、皮褶、会阴 指导:母乳喂养、护理(口腔、脐部。会阴)、维生素D、疾病 预防。有危重情况,转诊。 填写:《访视记录》和《山东省儿童保健手册》
13
管理
记录发育评估状况,填写《检查记录表 》和《山 东省儿童保健手册》。 告诉家长下次带婴儿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保健的 时间(明确婴儿满6个月时的具体日期)。 对给出转诊建议的婴儿要在两周内电话随访,询 问家长是否到上级医院就诊,并记录就诊结果。
14
四、 6个月检查、评估、指导与 管理要点
早期促进:鼓励家长进行婴儿抚触和被动操。 指导家长给予一定的信息刺激,促进神经运动发展。
情绪/适应:出生后就有满足、痛苦、愤怒、 恐惧等基本情绪。 气质:平易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
抚育方式:多互动 ;情感温暖 ;忽视限制。
8
管理
新生儿期没有建立《山东省儿童保健手册》者,此 时补建。记录生长发育评估状况,填写《检查记录 表 》和《山东省儿童保健手册》。 告诉家长下次带婴儿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保健的时 间(明确婴儿满3个月时的具体日期)。 对给出转诊建议的婴儿要在两周内电话随访,询问 家长是否到上级医院就诊,并记录就诊结果。
第2次访视: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乙肝疫苗第二针在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 进行随访。
询问:吃奶、睡眠、二便、黄疸消退等情况 体格测量/检查:身长、体重、皮肤、心肺、脐部、会阴。 指导:喂养、护理、维生素D、K的合理补充 。若体格评价低于 2SD,或体重增长低于600克者,转诊。 填写:《访视记录》和《山东省儿童保健手册》。
12
认知:头眼、头耳协调较好,神经发育需要大量的 信息刺激;婴儿期无意注意为主,2-3个月婴儿开始 注意新鲜事物。 早期促进:鼓励家长进行婴儿抚触和被动操。 指导家长给予丰富的信息刺激,促进神经运动发 展。 情绪/适应:杏仁核情绪记忆远早于认知记忆。 气质:平易型、难养型、启动缓慢型 抚育方式:多互动 ;情感温暖 ;忽视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