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 2 在结构单元内两端均有山墙或均无山墙时,应在 单元中部设置钢梯。
• 3 多跨时,可按本条第1、2款的规定分散布置钢梯。
• 框排架结构中的框架、抗震墙均应双向设置,且柱中 线与抗震墙中线、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 大于柱宽的1/4;大于柱宽的1/4时,应计入偏心的影 响。
• 框排架结构中框架部分,高度大于24m时,不宜采 用单跨框架结构。
应采用端壁板代替端天窗架。
• 5 结构单元两端的第一开间不应设置天窗;8度和9 度时,宜从第三开间开始设置天窗。
一般规定
• 屋盖的屋架或屋面梁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屋盖宜选用钢屋架或重心较低的预应力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屋架。
• 2 跨度不大于15m时,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梁。 • 3 跨度大于24m,或8度III、Ⅳ类场地和9度时,宜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 50191- 2012介绍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
李永录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国家工业建构筑物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
排架结构组成
3)天窗架 1)屋面板
4)屋架 14)屋架垂直支撑
12)天窗架垂直支撑 2)天沟板
13)屋架下弦横向支撑
宜加宽20mm;
– 3) 框架-抗震墙的框排架结构的防震缝 宽度不应小于本条第2款规定数值的70%, 且不宜小于100mm。
• 5 8度、9度的框架结构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 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
一般规定
• 框架及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楼板、屋盖采用预制板 时,应采取保证楼板、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框架梁 (或抗震墙)的可靠连接的措施。
置在结构的端开间。
• 3 抗震墙洞口宜上下对齐,且洞边距端柱不宜小于 300mm。
• 4 楼梯间宜设置抗震墙,但不宜造成较大的扭转效 应。
布置。
一般规定
• 4 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高度不大于15m的贴建房屋与框排架结构间,6度、
7度时,不应小于100mm;8度、9度时,不应小于110mm;
– 2)
框排架结构(包括设置少量抗震墙的框排架结构)
单元间,结构高度不超过15m时,不应小于100mm;结构高
Hale Waihona Puke 度超过15m时,对6度~9度,分别每增高5m、4m、3m、2m,
• 2 采用工字形截面柱时,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 500mm高度范围内、阶形柱的上柱和牛腿处的各柱段, 均应采用矩形截面。
• 3 山墙抗风柱可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钢筋混凝土 柱,亦可采用H形钢柱。当排架跨较高时,宜设置山 墙抗风梁。
一般规定
• 上下吊车的钢梯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在结构单元内一端有山墙另一端无山墙时,应在 靠近山墙的端部设置钢梯。
• 3 不宜采用悬挑结构。 • 4 围护墙宜选用轻质材料、轻型墙板、钢筋混凝土墙板
等;当结构单元的一端敞开另一端有山墙时,其山墙与主 体结构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
一般规定
• 框排架结构的防震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当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防震缝: • 1) 房屋贴建于框排架结构; • 2) 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不规则; • 3) 质量和刚度沿纵向分布有突变。 • 2 防震缝的两侧应各自设置承重结构。 • 3 除胶带运输机和链带设备外,设备不应跨防震缝
5)托架
15)柱间支撑
8)抗风柱
11)基础梁 9)基础
10)连系梁 6)吊车梁
7)排架柱
4
一般规定
• 本章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框架-抗震墙与排架侧向组 成的框排架结构抗震设计,其适用的最大高度应符合下表 的规定。
8度
结构类型 6度
7度
9度
0.2g 0.3g
框架 55(50) 50(45) 40(35) 35(30) 24(19)
框架-抗 120
110
90(80) 70(60) 45(40)
震墙 (110) (100)
注:1括号内的数值用于设有筒仓的框架和框架-抗震墙; 2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部分); 3超过表中所列高度时,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并采取加强措施。
一般规定
• 框排架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结构选型、选材,应符合 下列规定:
• 排架跨屋架或屋面梁支承在框架柱上时,宜符合下列 规定:
– 1 排架跨的屋架下弦或屋面梁底面,宜布置在与框架跨相应 楼层的同一标高处。
– 2 排架跨的屋架或屋面梁支承在框架柱顶伸出的单柱上时 (下图),宜在柱顶(A处)设置一道纵向钢筋混凝土连梁; 当AC段柱较高时,宜在中间增设一道纵向连梁。
一般规定
• 屋盖天窗的配置与选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天窗宜采用突出屋面较小的避风型天窗、下沉式
天窗或采光屋面板等形式。
• 2 突出屋面的天窗宜采用钢天窗架;6度~8度时, 可采用矩形截面杆件的钢筋混凝土天窗架。
• 3 宜在满足建筑功能的条件下,降低天窗架的高度。 • 4 天窗屋盖、端壁板和侧板,宜采用轻型板材;不
选用钢屋架。
• 4 有突出屋面天窗架的屋盖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或钢筋混凝土屋架。
• 5 8度(0.30g)和9度时,跨度大于24m的屋盖不宜 采用大型屋面板。
一般规定
• 框排架结构的排架柱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应根据截面高度不同采用矩形、工字形截面柱或 斜腹杆双肢柱,不应采用薄壁工字形柱、腹板开孔工 字形柱或预制腹板的工字形柱。
一般规定
• 框架-抗震墙中,抗震墙之间无大洞口的楼板、屋盖 的长宽比,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超过时,应计入楼 板、屋盖平面变形的影响。
楼板、屋盖类型 6度
7度
8度
9度
现浇楼板、屋盖
4
4
3
2
装配整体式楼板、
3
3
2 不宜采用
屋盖
一般规定
• 框架-抗震墙中抗震墙的设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 1 抗震墙宜贯通房屋全高。 • 2 结构较长时,侧移刚度较大的纵向抗震墙不宜设
• 1 在结构单元平面内,抗侧力构件宜对称均匀布置,并 应沿结构全高设置。在结构单元内,各柱列的侧移刚度宜 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 并应避免抗侧力构件的侧移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 2 质量大的设备等,不宜布置在结构单元边缘的平台上, 宜设置在距结构刚度中心较近的部位;当不可避免时,宜 将平台与主体结构分开,也可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采 用低位布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