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粉世家论文

金粉世家论文

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引言 (2)一、《金粉世家》爱情悲剧的内涵 (3)二、《金粉世家》爱情悲剧的原因 (3)(一)性格原因 (3)(二)环境原因 (6)(三)爱情观 (7)三、《金粉世家》爱情悲剧当下思考 (7)结语 (9)参考文献 (10)摘要摘要;《金粉世家》是我国近代言情小说的开山鼻祖张恨水著作之一,他也是我国现代史上最著名的章回体小说家。

之所以选择这部小说,因为小的时候迷恋这部电视剧,故而将小说也阅读一番。

我主要研究的方向基于对二人-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悲剧而展开论略。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为什么这段灰姑娘与白马王子的爱情终究还是走向了破灭。

主要是通过研究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从这个悲剧中所得到对爱情的思考。

其次,通过阅读原著,得出——他们之间的悲剧一是因为二人之间的性格不同,二是环境所造成的三观不同,其次爱情观不同。

关键词 :《金粉世家》悲剧原因引言张恨水,蜚声中外的“通俗文学大使”,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史小说的开山鼻祖。

籍贯安徽,一八九五年出生于江西广信,一九六七年病逝于背景。

张恨水写了将近3000万字的作品,中长篇小说达一百部。

在文学上面,他继承了传统小说的特色,同时加入了自己个人的个人写作特点,使得他自己的小说达到了一个高峰,而他的小说迷——上至鸿儒,下至白丁。

在他一生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

《金粉世家》以国务总理金燕西与才女灰姑娘冷清秋之间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他们的爱情故事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分道扬镳。

他们的自由恋爱让人感到惋惜。

他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他一直所追求的的婚姻观,反对门第观念,主张人格平等。

在这一部小说中,“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从轰轰烈烈的恋爱,最终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种下了“门不当户不对的苦果”,使得冷清秋几回惊叹“齐大非偶”的无奈与痛苦。

《金粉世家》在艺术创作上有着极高的建树,人物形象也是十分生动形象。

对于这部小说,我最感兴趣的就是金冷二人的爱情故事,想更进一步知道导致他们爱情悲剧的导火线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段凄美佳话,有的人则通过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残酷的封建思想方面研究金冷的爱情悲剧,还有的人从金钱、封建意思方面对他们的婚姻悲剧进行分析。

总而言之,一场悲剧不会因为一个原因而走向悲剧。

因此,我主要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性格原因、环境原因、爱情观。

一、《金粉世家》爱情悲剧的内涵《金粉世家》主要是以国务院总理二字金燕西与才女冷清秋之间由爱到恨、再到各自生活。

不得不让我们感叹、惋惜。

在这部小说中,爱情悲剧主要是指金冷家境悬殊因爱结合,最后却爱由生恨,不得不离婚。

爱情悲剧具体是着他们因为自由恋爱而结合,并没有受门当户对的影响而选择顺从,他们的执着,让旁人羡慕不已,之后,他们结婚,这对夫妇结婚之后,矛盾一天天衍生,最终因为一次次燕西的背叛,使得清秋不得不由失望到绝望,最终不得不背弃而分。

这也正是应了那句古话-“齐大非偶”。

他们最后的结局却让我们失望不已。

首先,悲剧之一表现在于双方彼此之间的了解不够。

金燕西因为一面之缘,苦苦追寻这个清纯少女,而后花钱买住宅,掺合进冷清秋的生活,这为二人之后的交往奠定了基础。

老话说的好:“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

”最终,加上燕西的物质诱惑,让花季少女清秋渐渐消除了对门第之差的疑惑。

金钱的诱惑让清秋坠入了爱河。

但他们对于彼此的生活并没有十分了解,金燕西从未与冷清秋谈论起他以前的女友白秀珠。

其次,还表现在他们家境不同所造成的生活方式不同。

一个是享受荣华富贵的总理儿子,一个是家境贫寒的才女,他们的爱情故事冲破了门当户对封建观念,这是时代的进步。

可是,家境不同,意味着生活方式、人生观、人际关系圈等等差异。

而他们两位在结婚后,家境所带来的麻烦也是接踵而来。

婚后的生活,喜欢交际、认为“人生在世,及时行乐”的燕西,经常出去和朋友去看戏、喝酒、跳舞、打牌。

而清秋,性格内向,喜欢读书乐,很少与金家人一起打牌消遣,偶尔会与道之在一起聊聊天。

二人之间的共同话题截然不同,他们的话题自然少得可怜,加上燕西经常很晚回来,所以他们很少聊聊家常。

冷清秋常常感叹到“齐大非偶”,在五十三回中,就叹息、悔恨自己不应该嫁给金燕西。

再加上白秀珠的掺合,他们越闹越僵,直到清秋搬至西味楼独住,本想挽回他们的婚姻,可是还是没让燕西回头。

他们的生活维持不到一年,因为一场大火,清秋绝望了,从此隐形埋名。

爱情就这样走向了终点。

二、《金粉世家》爱情悲剧的原因(一)性格原因有的人是这样评价——冷清秋具有:“林黛玉的柔情,娜拉的勇气,翠翠的倔强。

”在她很小的时候,父亲死后,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只有一个舅舅宋润卿偶尔上门拜访,人际圈子自然较小,所以清秋最好的朋友就是-书。

让他一眼难忘。

而且,她爱好读书,文笔也不错,曾得到过金铨的好评。

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女性,实在难得。

但是在金家,妯娌之间的娱乐活动就是看戏、打牌,所以清秋与她们显得格格不入。

初入金家,处处说话十分小心,生怕被金家其他妯娌看不起,毕竟那三位嫂子出身富贵人家,而自己家境贫寒。

平常的交际,自然天也就是平常的聊聊天,心里一直想着:“他家规矩很大,不知道见了翁姑,是怎样一副情景,再说他家里少奶奶有七八位,不知道他们可都是好对付的?”“以后倒要寸步留心,要放出大大方方的样子来”“由这么几句话可以看出冷清秋做事考虑的非常谨慎,毕竟,她与她们不是一样的出身尊贵。

冷清秋,饱读诗书,作诗也是字字令人惊叹。

她自幼就收到了母亲知书达理的品性,同时又她也是一个接受新思想的女性,她敢于追求爱情上的平等,婚姻上的自由。

她认为,自己能被金家少爷看上,不完全是她的外貌,毕竟比她长得漂亮的人,多的可不胜数,仅仅是因为她的才气,而不是一个漂亮的花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而正是因为思想简单淳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除了作诗。

但是在金家,妯娌之间的娱乐活动就是看戏、打牌等等,所以清秋在他们之间显得格格不入,她婚后的生活,并没有太多的快乐,她偶尔也就和道之谈谈心事。

起初,冷清秋并不被金燕西的追求所打动,她并没有被他的金钱所诱惑。

而是在金燕西作诗之后,才答应和他游玩,从王家看戏回来,金燕西途中表露爱慕之情,西山一游,更是增进了冷清秋对金燕西的好感。

虽然她知道他们之间家境悬殊之大,但是更加渴望追求自己的爱情。

在西山上,她口头答应了金燕西的求婚,两人达成了口头协议,明显可以看出冷清秋懂得选择自己想要的爱情和婚姻。

她对金燕西的爱是毫无保留的,她只想一辈子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

她只想让金燕西和她一样,共同努力经营自己的小幸福。

金燕西,一位出身贵族的纨绔子弟。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是富二代,作为家中的幼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自幼备受宠爱,这样的生活环境,让他没有生活的压力,也不知道生活的艰辛。

他依靠着叱咤风云的父亲,生活无忧无虑。

金碧辉煌的生活,自命不凡的金家儿子只是一味的贪图享受这样的生活,他们虽然家有妻,可是经常光顾戏楼,和戏子们谈天说爱,要么出去喝喝酒、跳跳舞。

而金家女人们整天也就是无所事事,打打麻将,更别提出去做做事。

在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金燕西的性格也是一个十足的纨绔子弟形象——喜欢交际、花钱大手大脚、沉迷烟花世界。

爱情观上,他追求自由纯真的爱,他厌恶花花世界的假情假意。

金燕西的婚姻观也体现了现代思想,他认为,爱情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毫无关系,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相互爱慕,这婚姻就成了。

在书中,第四十七回中,金燕西告诉冷清秋关于结婚的聘礼时,冷清秋觉得家贫,不好意思接受,但是金燕西说:“在我们的爱情上,根本就没有穷富二字”可见,他的婚姻观确实比较前卫。

一次偶然相遇,他便被冷清秋,朴素却美的让人有种让人无法不停下脚步去好好的欣赏一番深深吸引。

在身处胭脂花粉中的大少爷,这种自然美,多么难得!这一次的相遇,让金燕西难以忘怀,决意要去找到那位姑娘。

多次相约,遭到拒绝之后,让金燕西更加充满了好奇。

为了博取冷清秋的芳心,花了个六七千在冷家隔壁租房,花钱如此般阔气,这更是看出了金燕西的大少爷大手大脚的性格。

接着就是找俞子文画画,并托别人题款:燕然居士馈赠。

花钱包车接送清秋上下学,送珍珠项链,邀她看看电影或是买鞋。

这样百般死缠烂打追求,怎不让清秋陷入爱河。

渐渐地,清秋开始喜欢这个公子哥,于是上演了一场灰姑娘和白马王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金燕西花大把金钱,各种手段讨取清秋的芳心,久而久之,燕西追到手之后,半年之内就结婚。

金燕西,又是性格极其外向,自然交际非常广泛,狐朋狗友更是围着他团团转,喜欢广交朋友,他的生活乐趣除了打打牌,听听戏,唱歌,喝酒,陪戏子,交女友。

在燕西看来,女人就是主持家务事,还认为“女子读书无用论”。

婚后不久,清秋催燕西出去赚钱,撑起他们自己的小家,而且自己也出门找工作。

但是燕西却指责她,嫁入金家就得听从他的安排。

这些话遭到了清秋的反驳;“你就是这样量定我了吗?我今天就恢复了原来的面目,不用你金家的东西。

”并且她还对金太太说:“我为自己顾全自己的人格起见我还是回家去,穿我冷家的衣服,做我穷人家的女儿。

”从这里看得出,享受惯了的公子哥的本性是不会那么容易改变的,即使也是接受了新时代教育,但是摆脱不了纨绔子弟的形象。

(二)环境原因金燕西和冷清秋冲破传统思想——门当户对。

这段灰姑娘与白马王子之间的爱情却也躲避不了悲剧的结局。

有人曾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因为恋爱中的人都是盲目的,并且理性占据于感性。

不用面对任何家务琐事,没有过多因为养家糊口而发生争执的烦恼。

他们婚后的生活一直都不快乐,经常发生口角,最后被迫分开,除了性格,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环境,它包括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

首先,他们处的是一个军阀统治的时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依然还是一个“男奴时代”,所以,那个时期,女性的地位是非常的低下,不得不服从丈夫的安排,金铨三妻四妾,作为金夫人,也不能有太多抱怨,只能接受。

金燕西,自然而然,性格方面更是极爱面子。

婚后,总是忙于交际,常常半夜回来。

父亲病逝后,“树倒猢狲散”不久金家分家,在服孝期间,白莲花献殷勤,意在让金燕西资助。

金燕西碍于面子,二话不说赏了五百元,生怕被白莲花看不起。

最终,因为清秋总以为能感化他,让他少花钱,存着装扮自己这个小家,可是,他还是摆脱不了这种习性,反对清秋省钱持家。

其次,两人的家境悬殊过大,致使他们之间的价值观碰撞出了火花。

两个家境相差太多不同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不同的。

虽然他们爱的轰轰烈烈,但是水火不容的性格却是造成他们悲剧的原因。

金燕西的生活,有着自己仗着,每天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自然而然,养成了游手好闲,花天酒地的习惯。

而冷清秋,饱读书籍的文化人,有着自己活人的才气,希望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对冷清秋的爱,是毫无保留的,纯洁的。

她,并不是贪图金家厚大的财产。

同时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寄生虫,自己靠努力撑起自己的小家,但是,金燕西甘愿当一个寄生虫,不愿去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