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一、名词解释1、环境2、环境影响3、环境影响评价4、筛选5、水体污染6、水体自净的含义7、大气污染 8、大气湍流9、土壤 10、土壤环境背景值11、土壤临界含量 12、土壤的轻度污染标准13、土壤环境容量 14、固体废物15、环境噪声二、简答题1.大气稳定度分级2.在选择大气预测方法程序时,应考虑哪些方面的因素3.影响大气预测准确度的因素有哪些4.写出高斯公式的标准形式,及其公式成立的几条假设。
5.简述熏烟型扩散模式形成的原因。
6.简述长期评价浓度计算的方法。
7.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因子、监测布点原则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确定原则9.大气环境影响预测网格点的设置方法10.土壤的主要特征11.土壤环境影响类型12.保护土壤环境采取哪些主要对策措施13.请列出固体废物污染物的主要释放方式。
14.噪声的衰减有哪些15. 环境噪声评价量主要包括哪些,并写出其基本定义。
三、计算题1.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50m ,SO 2排放量120kg/h ,排口风速s ,求SO 2最大落地浓度(P 1=40)若使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m 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2. 某厂使用硫含量的煤,其年用量为2000 t ,烟囱的有效高度为25米,烟囱的出口处风速为s ,烟气排放量为760万 a ,试问计算在D 稳定度下,距离该厂烟囱1000米的某一环境敏感点SO 2的地面轴线浓度(已知在D 稳定度下1000米处的水平方向扩散参数为156,垂直方向扩散参数为109)3、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 ,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度100m ,求在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 高度处风速s 。
烟囱抬升高度为50m 情况下,SO 2最大落地浓度(P 1=) 【转化率按80%计算。
风随高度换算的指数率公式可表示为:)17.0()(11==ααZ Z V V 】 4. 某工厂烟囱高45m ,内径,烟温100℃,烟速s ,耗煤量180kg/h ,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s ,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 轴线上SO 2小时浓度。
(平坦地形、工业区、Pa=1010hPa )【转化率按80%计算。
风随高度换算的指数率公式可表示为:)2.0()(11==ααZ Z V V 】 5.计算如下几个噪声之和:52dB ,61 dB ,58 dB ,55 dB ,52 dB ,64 dB ,57 dB 。
6.锅炉房2m处测为80 dB,距居民楼16m;冷却塔5m处测为80 dB,距居民楼20m,求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
7.某热电厂排汽筒(直径1m)排出蒸汽产生噪声,距排汽筒2m处测得噪声为80 dB,排气筒距居民楼12m,问排汽筒噪声在居民楼处是否超标(标准为60 dB)如果超标应离开多少米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名词解释1、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
4、筛选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其工作结果体现为环境初评估报告。
5、水体污染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等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功能的现象。
6、水体自净的含义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也可简单地说,水体受到污染后,靠自然能力逐渐变洁的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7、大气污染通常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到大气中,使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浓度和存留时间超过了大气环境所允许的范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者危害了环境。
8、大气湍流大气除在水平方向运动外,还会由上、下、左、右方向的乱运动,风的这种特性和摆动称为大气湍流。
(有点象分子的热运动)或者说湍流是大气的无规则运动。
9、土壤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
10、土壤环境背景值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11、土壤临界含量植物中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达到卫生标准值,或使植物显着减产时土壤中该化学元素的含量12、土壤的轻度污染标准植物的初始污染是指植物吸收与积累土壤中的污染物,致使植物体内的污染物含量超过当地同类植物的含量。
土壤上种植的植物达初始污染时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
13、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14、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简答题☆☆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1、判断功能: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通过这一判断,可以了解客体的当前状态,并揭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满足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存在。
2、预测功能: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
即在思维中构建未来的客体,并对这一客体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作出判断,从而预测未来客体的价值。
人类通过这种预测而确定自己的实践目标,哪些是应当争取的,哪些是应当避免的。
3、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课题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中哪一个是更具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这是对价值序列(价值程度)的判断。
4、导向功能:人类活动的理想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其中目的的确立要以评价所判定的价值为基础和前提,而对价值的判断是通过对价值的认识、预测和选择这些评价形式才得以实现的。
所以说人类活动的目的的确立应基于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立合理的合乎规律的目的,才能对实践活动进行导向和调控。
☆☆2.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都有重要作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开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3.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
☆☆4.环境标准的分类按级别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方或部门标准按内容分: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按性质分:强制性标准(GB)、推荐性标准(GB/T)☆☆5.我国目前的环境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两个级别和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6.环境影响的分类筛选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如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尚未有过的影响;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可能产生有限的不利影响,如较小的或易补救的影响;对其中个别影响较大的环境要素或污染因子需进一步分析,可附单项环境影响专题报告;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
☆☆7.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确定评价项目和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大纲;正式阶段:进一步的工程分析和现状调查,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报告书的编制阶段:汇总、分析资料、数据,得出评价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8.环境现状调查的方法及其特点与局限性现状调查法:应用范围广、收效大,较节省人力、物力、时间;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不全面,需要补充。
现场调查法: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可弥补搜集资料法的不足;工作量大、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往往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遥感法:从整体上了解环境特点,特别是人们不易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的地区的环境状况:受资料判读和分析技术的制约,产生精度不高、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调查。
☆☆9.污染源排放量的确定方法(三种)实测法、物料衡算法、经验(系数)计算法1、物料衡算法根据物质守恒定律,在生产过程中,对指定物料进行衡算有:G=产品所含物料量+物料流失量投入总量 投入如果物料流失全部由烟囱或由排水排放,则污染物排放量等于物料流失量。
2、经验(系数)计算法:根据单位产品的排污系数推算Q=KWK-单位产品经验排污系数,kg/t;W-单位时间产量,t/h。
3、实测法:通过对某个污染源现场测定,得到污染物的浓度和流体排放量,然后计算污染物排放量Q:Q= C·LC-实测的污染物算数平均浓度,mg/m3;L-烟气或废气的流量,m3/s。
该方法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
☆☆10.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要求算清哪两本账新建项目污染物源强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要求算清两本账:一本是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另一本则是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两本账之差才是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11.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排放量统计要求算清哪三本账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污染物源强污染物排放量统计则要求算清三本账: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第三本账是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三本账之代数和方可作为评价后所需的最终排放量。
☆☆12.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有哪些P36指数法;矩阵法;图形叠置法(手工叠图及计算机叠图) ;网络法;动态系统模拟法。
☆☆13.地表水环评工作等级划分的依据分级判据:(综合或选择题或类似第22—23张河口)重点①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②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③受纳水域的规模④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14.简述河流预测河段与水质模式选择。
1.应用水质模型预测河流水质时,常假设该河段内无支流,在预测时期内河段的水力条件是稳定的和只在河流的起点有恒定浓度和流量的废水(或污染物)排入。
2.如果在河段内有支流汇入,而且沿河流有多个污染源,这时应将河流划分为多个河段采用多河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