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叶青资料汇总

三叶青资料汇总

一、三叶青介绍1、三叶青为我国特有药用植物,2、黄酮类化合物是三叶青的重要药用成分,它能抑制癌细胞生长,诱导癌细胞凋亡,具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3、三叶青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的干燥块根/地下块茎/块根或全草)4、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能,消肿等功效。

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抗肿瘤、抗病毒、抗炎镇痛与解热、保肝作用等。

抗炎、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消肿散结5、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痈疔疮疖等症。

小儿感冒发热、喉痒肿痛、咳嗽、肠炎、痢疾等疾病。

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等症,对一些病毒性疾病,慢性和迁延性疾病有很好的功效。

及恶性肿瘤。

腹痛痢疾、咽喉炎、病毒性脑膜炎,外敷可治疗毒蛇咬伤、扁桃体炎、蜂窝织炎、跌打损伤。

各种热症(不明原因的高热)、各种水肿(各种炎性水肿、蛇伤)等症有独特的疗效,是西药无法替代的“植物抗生素”。

各种火毒炽盛之内、外科疾病(高热惊厥、肺炎、哮喘、肝炎、风湿、月经不调、咽痛、瘰疬等症)。

6、福建、浙江地区传统习用青草药,习称为“一粒珠”。

7、其性凉、味辛、苦,无毒,性寒味苦味微苦,性平20108、三叶青块根又名为蛇附子、石猴子、石抱子、拦山虎、雷胆子、破石珠、阴灵子、三叶扁藤、金丝吊葫芦。

土经丸、搜夹风、三叶对、小扁藤、阴灵子、三叶扁藤、丝线吊金钟、金线吊葫芦、金线吊马铃薯。

9、三叶青又名有角乌蔹莓、石老鼠,又名金线吊葫芦、丝线吊金钟、石猴子等。

别名红花青藤、三姐妹藤、毛青藤等。

又名蛇附子(《植物名实图考》)、石抱子(《江西草药》)、破石珠、土经丸、搜夹风、三叶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小扁藤、三叶扁藤、金丝吊葫芦、金线吊马铃薯、拦山虎(《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雷胆子(《湖南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等。

10、分布于我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云南等省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

生于阴湿山坡、山沟或溪谷旁林下。

林中阴处, 沟谷土壤肥沃湿润处。

山谷林中或沟边坡地11、以块根或全草入药。

12、三叶青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鼠李目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是雌雄异株的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植物。

※史料记载《植物名实图考》记载:“蔓生,茎如初生小竹,有节,一枝三叶,叶长,有尖圆齿,疏纹,对叶生须,须就地生根,大如麦冬”。

二、土圞儿与三叶青三叶青属葡萄科植物,开花结红色锅里,也叫金线吊葫芦,长三瓣叶,生长于阴湿处,块根颗粒小于鹌鹑蛋或相仿,切面为粉白色,横切面见粘液细胞,性凉无毒。

金丝吊葫芦(土圞儿)为豆科,开花结豆荚,别名也称三叶青,又称金丝吊葫芦,长5~7枚小叶,生长于路旁田埂上,块根颗粒大小和土豆相仿,切面为粉红色,横切面未见粘液细胞,性平,有小毒。

金线吊葫芦与金丝吊葫芦仅一字之差,却是完全不同的植物,千万要区别开来,不能误食。

1、原植物形态区别三叶青: 为草质攀援藤本。

块根表面深棕色 ,掌状复叶互生 ,小叶 3,叶边缘疏生具腺状尖头的小锯齿 ,无毛或变无毛 ,卷须对生。

聚伞花序腋生 ;花瓣 4,卵形 ,外面顶部有角状突破起;雄蕊 4,雌蕊1,柱头 4裂 ,星状展开。

浆果球形 ,直径约 6 mm ,种子 1颗。

土圞儿: 为缠绕草本。

块根表面土黄色。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 ,小叶 3~7,全缘 ,两面均被白色短毛 ,有托叶。

花冠蝶形 ,有旗瓣 ,翼瓣 ,龙骨瓣之分 ;雄蕊 9+ 1,雌蕊 1,花柱细小。

荚果条状扁平 ,长5~ 8 cm;种子多数2、药材性状区别三叶青: 块根表面棕褐色至红棕色 ,有的皱缩 ,有须根痕、小瘤状突起或凹陷;有的较光滑(广西产品 )。

断面类白色或淡粉红色(广西产品较红 ),有的可见放射状维管束。

土圞儿: 块根表面土黄色 ,有的可见横向突起的皮孔及点状须根痕。

断面黄白色 ,形成层环和维管束不清楚。

3、显微特片区别三叶青: 横切面皮层散粘液细胞 ,直径 36~ 14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部分皮层细胞含棕色物; 韧皮部较狭窄 ,纤维断续略成环;形成层环和射线均较清晰;木质部导管稍多 ,伴有纤维 ,散有含针晶束的粘液细胞。

粉末灰棕色或淡粉红色 ;淀粉粒直径 7~ 55μm,复粒偶见 ,由 2~ 3分粒组成;纤维壁厚 ;粘液细胞较多 ,类圆形或椭圆形 ,直径 36~ 110μm ,有的长径可达 200 μm ,无色 ,内含粘液质 ,有的可见草酸钙针晶束; 针晶成束或散在 ,长 45~ 100μm ,簇晶少见 ,直径 10~ 39 μm ;导管具缘纹孔。

土圞儿: 横切面未见粘液细胞和棕色物; 韧皮部极狭窄 ,纤维断续成环;形成层环和射线均不明显 ;木质部导管稀少 ,仅在中心和近韧皮部处稍多 ,无纤维 ,无粘液细胞。

粉末淡黄白色 ;淀粉粒直径 5~ 20 μm ,复粒较多 ,多由 2~ 3分粒组成 ,少数 4~ 6分粒; 韧皮纤维壁薄 ,有的壁撕裂状 ,少数似刺状物 ,有的可见纵或斜向纹理; 未见粘液细胞和针晶束 ;少见棱晶;导管网纹 ,稀见具缘纹 ,偶见管胞。

4、应用区别三叶青: 未见本草记载 ,但近代药籍或某些药品标准 (特别是炮制规范 )有收载。

其性凉味微苦;具清热解毒、祛风化痰、活血止痛的功能;用于治疗小儿高热、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咽喉炎、肝炎及病毒性脑膜炎。

土圞儿: 始载于明《救荒本草》,近期使用较少。

性平味甘;具消肿解毒、祛痰止咳的功能;主治百日咳、咽喉肿痛、乳痈、疮疖、毒蛇咬伤。

三、三叶青化学成分1、三叶青提取物(ERT)主要含有淀粉、还原糖、黄酮类、甾体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等。

2、三叶青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黄酮苷、淀粉、还原糖、甾类化合物、氨基酸等,其中黄酮是三叶青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抗肿瘤、抑制真菌等作用(很好的抗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常被用来代替三叶青用于制剂生产。

3、现已分离并鉴定出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如槲皮素、山柰酚及三萜类化合物如蒲公英萜醇等。

20124、关于三叶青的针剂提取物,目前研究发现含有淀粉、还原糖、黄酮、黄酮苷、甾体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等。

其中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有黄酮类、黄酮苷类、甾类。

5、三叶青的提取物中含有多种药用活性成分。

三叶青叶中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类和花青素类等成分。

6、在相同浓度下, 三叶青的乙醇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并不表现出显著地抑制作用; 三叶青中抗肿瘤的活性部位是三氯甲烷部位和石油醚部位, 而且其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呈一定的浓度依赖作用。

20117、从其块根中分离并鉴别出的化学成分(18种)有β-谷甾醇、胡萝卜苷、6’-O-苯甲酰基胡萝卜苷、山柰酚、槲皮素、α-香树脂醇、三十二酸、水杨酸、丁二酸、山奈酚-7-O-β-L-吡喃鼠李糖-3-O-β-D-吡喃葡萄糖苷、没食子酸乙酯、甘露醇、环四谷氨肽、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5,7,4’-三羟基黄酮-6-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甙、5,7,4’-三羟基黄酮-8-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甙、5,7,4’-三羟基黄酮-6,8-2-C-β-D-吡喃葡萄糖甙。

块根中的挥发性成分有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二苯胺、亚麻酸甲酯和硬脂酸。

8、研究发现①以三叶青块根为原料,霍昕等从三叶青乙醚提取物中,共分离出 21 个化合物,检测出18个组分,检出率为98.45%。

它们分别是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二苯胺、亚麻酸甲酯、硬脂酸、樟脑、2,3-丁二醇、己酸、苯甲酸、苯乙醇、苯酚、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异丙苯、豆蔻酸、十五酸、补骨脂素、十七酸,其中前6种提取物含量较高。

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1%的分别确定为亚油酸35.28%、棕榈酸26.93%、油酸15.56%、二苯胺7.40%、亚麻酸甲酯7.15%、硬脂酸2.14%。

亚油酸有多种生物功能,并具有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增强免疫、抑制脂肪沉积、建造骨骼、防止高血糖和糖尿病、促进生长发育等生理功能;棕榈酸对胰岛素有保护作用,并且可用于合成棕榈酸衍生物。

2008②李瑛琦(2003)从块根的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到7个化合物,经鉴定的有 4 个,分别为β-谷甾醇、三柰酚、槲皮素和三柰酚 -3-O- 新橙皮糖苷。

③毛一亮(2008)分离到4个化合物,鉴定为:β-谷甾醇、山柰酚、槲皮素和山柰酚-3-O-新橙皮糖苷。

④Liu D(2002)报道从三叶青中得到一种新的黄酮碳苷。

⑤刘东(1999)从其地上部分的石油醚萃取物中分离到4个化合物:蒲公英萜酮、蒲公英萜醇、β-谷甾醇和麦角甾醇。

刘东等对三叶青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溶剂提取和硅胶柱层析法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共分离出 16 种化合物,分别是蒲公英萜酮、蒲公英萜醇、β- 谷甾醇、麦角甾醇、α- 脂醇、三十二酸、水杨酸、丁二酸、胡萝卜嵌、芹菜素 6-α-L- 鼠李糖( 1-4 ) -α-L- 阿拉伯糖苷、芹菜素 -8-α-L- 鼠李糖( 1-4 )-α-L- 阿拉伯糖苷、山柰酚 -7- 氧 - 鼠李糖基 -3- 氧 - 葡萄糖苷、甘露醇、没食子酸乙酯、芹菜素 -6 , 8- 二葡萄糖苷、环四谷氨肤。

2013刘东等从三叶青中鉴定出 3 种黄酮类化合物, 分别为 5, 7, 4’- 三羟基黄酮- 6- α- L- 吡喃鼠李糖- ( 1- 4) -α- L- 吡喃阿拉伯糖甙, 5, 7, 4’- 三羟基黄酮- 8-α- L- 吡喃鼠李糖- ( 1- 4) -α- L- 吡喃阿拉伯糖甙, 5, 7, 4’- 三羟基黄酮- 6, 8- 2- C-β- D- 吡喃葡萄糖甙。

三叶青根中含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 3- O- 新橙皮糖苷、β- 谷甾醇、胡萝卜苷及6’- O- 苯甲酰基胡萝卜苷。

其中槲皮素、山柰酚、山柰酚- 3-O- 新橙皮糖苷为黄酮类化合物。

叶中含有黄酮类, 没食子酸和花青素类。

1、黄酮抗肿瘤①通过三叶青总黄酮含量和抗肿瘤活性的相关分析证明,总黄酮含量与三叶青抗肿瘤活性存有一定的正相关,总黄酮含量越高,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越强,说明三叶青黄酮类成分是其抗肿瘤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

②黄铜具有显著的生物学活性,具有很好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特点。

2012③主要活性成份黄酮可用于治疗高热、扁桃体炎、肝炎、风湿性关节炎及病毒性脑膜炎等多种疾病,也是抗肿瘤常用药物。

④槲皮素 (Quercetin)是植物界分布最广, 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 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 同时它也是多种中草药的成分。

槲皮素具有抗肿瘤、降血压、降血脂、抗炎、抗过敏、抗病毒等多种生物学活性, 所以对人类肿瘤、衰老、感染、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