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和《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目标
为了加强夜间施工安全管理、文明管理、保障职工和工人人身安全,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安全管理方案。

三、现场管理人员和职责
1、工区经理
(1)受项目经理委托,负责履行合同承诺,承担合同责任,对整个工程的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承担对该工程项目安全、质量、工期、文化建设、综合效益的责任。

(2)正确处理好生产与安全的关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各项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文明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本公司的规章制度,协助项目经理建立健全落实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3)制定和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劳动保护措施计划。

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对工程项目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措施,并及时向项目经理报告,妥善处置。

(4)检查安全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保证工艺文件、技术资料和设施等符合安全要求;监督和消除习惯性违章和制度性安排中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情况;制定的经济责任中的内容要利于安全生产管理和加强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对已投入的安全应急设施要保证完好、随时可用,并落实责任,做好管理、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在岗
人员正确使用。

(5)组织并参加项目部各类险情和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

对险情和事故要查明原因,接受教训,采取改进措施。

发生伤亡事故时,要紧急组织抢救,保护现场,立即上报业主和有关部门。

立即停工并采取应急防范措施,避免事故扩大和重复发生。

2、现场技术员
(1)按照安全保证计划要求,对施工现场全过程进行控制。

(2)加强监控现场大型临时设施、永久结构施工质量,防止因质量问题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3)有权拒绝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的施工任务,除及时制止外,还有责任向主管安全的副经理或经理汇报。

(4)认真执行对施工人员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5)负责临边、洞口的安全防护的技术措施以及特殊脚手架、施工用电、大型机械、大临结构拆装方案的落实。

(6)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采取措施,并保护好现场,迅速报告。

(7)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落实整改,并向主管部门反馈整改情况。

3、安全员:
(1)负责监督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和作业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用具的质量和正确使用;
(2)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进行
监督;
(3)纠正和制止违章作业;
(4)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5)协助项目经理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

4、作业队负责人:
(1)认真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上级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搞好安全生产。

全面负责作业队所属各工点的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下属施工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坚持交任务的同时交安全注意事项,检查和督促班组及个人安全作业。

(3)每道工序的转换必须优先考虑安全设施的实施,分项工程的技术组织设计必须把安全防护设计完善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加强对施工的过程控制,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5)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的关系,不违章指挥,组织班组及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活动,认真消除事故隐患,对违章作业的班组和个人必须强制停产整改。

(6)对施工现场搭设的脚手架、安装的电气、机械设备等安全防护装置,应申请验收,合格后方能使用。

(7)作业队积极配合并接受项目部组织组织的月度安全大检查和专项安全工作检查,及时整改所查处的事故隐患。

(8)按时进行每周日的安全大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事故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限期落实,对发生轻伤和重大事故隐患应在12小时内上报项目部安全监督部门备案。

5、班组长:
(1)班组长在安排施工生产任务时,向工人进行岗前班组安全教育,并形成书面记录。

(2)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拒绝违章指挥。

(3)作业前应对本次作业所使用的机具、设备、防护用具及作业环境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4)组织班组开展安全活动。

(5)新工人到班组后,及时组织人员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6、现场职工:
(1)自觉遵守项目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本岗位安全职责。

(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自觉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3)如果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进入水上施工现场必须穿好救生衣。

(4)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

(5)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安全管理人员。

(6)禁止在易燃易爆的地方吸烟或玩火。

(7)发生工伤机械火灾等事故时,应采取紧急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适时抢救伤员,并立即向上级报告,保护好事故现场。

四、安全保障措施
1、夜间施工前由班组长对作业班组进行岗前班组教育,必须告知工人当晚的作业任务、安全风险和安全注意事项。

岗前班组教育必须留下书面记录,项目部将对书面记录每周周日进行定期检查;
2、所有参加夜间施工的作业人员必须认真贯彻夜间作业安全措施,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
3、尽量避免同一作业范围内安排交叉施工的工序同时在夜间进行。

如确需交叉施工时,必须完善作业范围内的安全防护;
4、对于工期较紧的工序及中途不能停止施工的工序,需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日、夜分班,并尽量缩短夜间作业班组的作业时间,安排夜间作业人员适当的休息时间,并提供夜餐,减轻夜间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5、当晚作业使用的施工工具、机具、材料提前在白天进行全面认真的检查,发现有安全质量问题及时更换;
6、夜间施工作业必须有工区经理值班并统一指挥,分工明确;
7、夜间施工作业结束后工区负责人必须对作业现场认真检查,保证线路畅通;作业前和收工后都要清点人员,人不到齐不准离开施工现场。

8、进入水上施工作业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穿带有反光标的救生衣;
9、出现恶劣天气,如雷雨、大风天气禁止夜间作业。

等天气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作业;
10、夜间行动必须有2人或2人以上人员一起,禁止一人单独作业;
11、夜间施工必须遵照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禁夜间盲目施工,不准安排年老体弱、带病、疲劳及一切不适合夜间作业的工人进行施工;
12、夜间施工前由电工检查确认照明设施配备齐全完好,如有工人反映照明不够,必须及时增设照明,满足现场安全施工要求;采用镝灯作为主要照明灯具,固定布置在场地适当位置,保证整个施工场地均有较好的照明。

在其它部位施工采用碘钨灯作为临时可移动照明灯具,用于重要施工部位,作为对固定式照明的补充。

13、有夜间作业的车辆,施工前认真检查车辆灯光照明系统是否正常,自贴的反光标志能否起到在夜间运输中的警示作用。

未贴有夜间反光标志的车辆,由车辆所在单位、公司负责粘贴,确保起到夜间行车的警示作用;
14、强化驾驶员安全责任意识,严禁车辆驾驶员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无证驾驶;坚决杜绝车辆带病行驶、超速、超载、超限、超高,除运梁车外,所有车辆不得驶入运梁栈桥;
15、车辆会车时需及时变光,不得使用远光或强光影响来车视线;如车辆损坏在栈桥上无法移动,必须打双跳灯,同时在车辆前后设置夜间反光的安全警示标志;
16、夜间所有车辆在遇到交通车时要提前减速避让,保证交通车行车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