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3、理论依据:《物理课程标准》中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它是前
学 一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具体实践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 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个新问题。
中 这一学习过程,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
的曲线运动。 通过实验探索分析、归纳出其运动规律是本节的难点。要突破这一难点,关键是设计
实验演示,使学生容易观察、分析。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运用物理“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2、教学手段:实验、多媒体辅助。
七、教学过程设计
学 1、结合实际,引入新课 无论日常生活还是体育运动中,学生都有抛掷物体的经历,也有观察抛体运动的经历(飞
《抛体运动的规律》教学设计
◇ 周蓉娟
一、设计思想 1、教学课题: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 2》第五章第三节《抛
体运动的规律》。 2、设计思想:本节课的教学力求贯彻新课程体验,采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
验探究形成对抛体运动的认识;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 究方法,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与热情,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
州 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日常生活中平抛运
动的现象也较多,通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两种运动的规律。
三、学情分析
苏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运动中的一个转折点,以前学生接触的都是直线运动,而本节内容
行修正和推广。
省 (1)分析讨论,确定研究方法
(2)探究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 (3)探究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运动规律
[归纳总结]:
苏 平抛运动规律:
①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江 ②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
③各分运动按自己的规律同时进行,互不干扰 3、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位移、速度
由运动的分解,我们知道了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 落体运动合成的,那么,这个曲线运动的轨迹、位移、速度我们怎么来描述呢?
再合成,这个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3)发挥教学工具的作用,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物理教学中使学生受到相信科学、热爱科学的教育。
(2)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五、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使学生学会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来研究复杂
江苏省苏州中学
(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分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且
这两个方理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完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认识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从复杂到简单,先分解
是比较典型的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非常熟悉,而对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
省 动规律是陌生的。所以本节教学通过实验设计,探索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
苏 动合成和分解的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
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目标
江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抛体运动,什么是平抛运动。
中 机投弹,运动员推铅球),也大概知道抛体运动的轨迹特点。因抛体运动在物理中是一个理
想化的概念,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把生活概念提升到物理概念。
州 2、运用“科学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究平抛运动规律
[探究方法] 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教学中,注意渗透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对现象的一
苏 般观察,提出假设,运用逻辑(包括数学)得出推论,通过实验对推论进行检验,对假说进
{由运动的分解,走向运动的合成。} (1)平抛运动的加速度 (2)平抛运动物体的速度 (3)平抛运动物体的位移 (4)平抛运动的轨迹 4、例题分析 5、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应用运动分解的方法,研究了平抛运动的规律;用运动的合成和牛顿第二
定律确定了平抛物体的位置和速度,并用数学方法得到了轨迹方程。与此同时,在探究平抛 运动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对伽利略的科学思想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 括数学推演)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锻炼了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同学们在自主解 决问题的时候,也要能注意这个科学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