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美术史之元代

浅谈中国美术史之元代





人物画的画家有刘贯道,何澄,钱选,赵子昂,任仁发,周朗,颜辉, 张渥,卫九鼎,王绎等。
花鸟画以梅兰竹石为主体的文人画广泛流行,讲求自然和笔墨情趣。著 名画家有钱选,陈琳,王渊,张中,李息斋,赵子昂,柯九思,吴镇, 顾安,倪瓒,张逊,邹复雷,王冕等。
元代绘画的特点
• • • • • • 元画的主要作者是士人 元画以高逸为尚,放逸次之 元代绘画对脱俗的强调 元代绘画中心的特殊性 元代绘画的主流和支流 其他
柯 九 思
清 閟 阁 墨 竹 图
墨竹图 柯九思
州)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元代后期。年 幼时曾得到赵孟頫指点,山水、人物、花鸟无一 不精,尤擅长于花鸟。师法黄荃,又取扬无咎、 赵孟坚等文人水墨画法之长,突破南宋院画工丽 纤巧的成规,创造出一种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 化而略带写意表现物象的新风格,对后世影响极 大。传世作品有《山桃锦鸡图》、《牡丹图》、 《竹石集禽图》等。
王绎,擅长肖像画,笔法简括洗练,人物神态闲适,著有《写真秘诀》一
书,反对使对方“正襟危坐如泥塑然,方乃传写”,而要在对方“叫啸谈 话之间”从旁观察,得其“真性情”,传世作品有《杨竹西像》(倪瓒补 景)、《倪云林像》。
刘贯道 消夏图
刘贯道,字仲贤,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师法晋唐,笔法凝重,
人物生动传神,传世作品有《元世祖出猎图》、《消夏图》。
王冕(1287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
墨梅图
王冕
墨梅图
元 王冕
人物及其作品赏析(人物画)
伯牙鼓琴图 王振鹏
王振鹏,字朋梅,号孤云处士,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师法李公麟,笔 法流畅劲健,人物神生动,传世作品有《伯牙鼓琴图》。而且精于界画, 自成一体,《金明池龙舟图》传为他的作品。
杨竹西像 王绎
花溪渔隐图

王蒙
全图境界幽深,气势 雄浑,景物丰茂,两岸桃 花盛开,洋溢着盎然春意。 反映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 眷恋,对于隐居生活的流 连。王蒙画山水师巨然, 甚得用墨法,层层皴染, 墨法苍老中含秀润,浑厚 中显劲峭,骨力充足,使 观者弥觉满幅生气,散发 不尽。
春 山 读 书 图

王 蒙
青卞隐居图,为纸本, 水墨 画。画于元至正二十六 年。这一描写画家故乡 卞山苍茫景色的立轴山 水图,采用高远法构图, 画出卞山自山麓而至山 顶的全貌,结构谨严, 纵横离奇。画面展示了 高崖陡堑,奇峰峻岭, 长松丛树,清溪幽谷的 景色,生动地再现了江 南溪山镶漾润湿;林木 茂密,沉郁深秀的自然 风貌。
浅谈中国美术史之
元代美术
元代美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 蒙古人原为漠北一游牧民族。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其后 灭夏亡金。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继续对南用兵,1276年攻陷南宋 首都临安,并于1279年厓山一役彻底击败南宋残余部队。中国第一次全境沦 陷异族之手。 蒙元以异族入主中国,把各民族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国人、色目人、汉人、 南人,并对“汉人”、“南人”颇为岐视。汉人即原金朝辖区的汉人、女真 人、契丹人。南人即原南宋辖区的汉人,在四种人中地位最低,广大的汉族 知识分子仕进无门,便寄情于文学艺术,遂得以长足进展。 元代对外文化交流空前繁荣,在战争中,蒙古贵族接触到许多宗教,如佛教、 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统治者对各种宗教均采取包容的态度。 此外,元代西域文人的华化艺术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宝库。
渔 庄 秋 霁 图

倪 瓒
[元]倪 瓒容 膝斋图 图中横势 的山石,横势 的用笔,加上 横势的皴法, 增添了疏阔旷 远的气氛。画 中横向的山石 体块,将立轴 画面分割成几 个段落,然后 以挺直的树干 将画面连贯起 来。这种构图 关系具有很强 的形式美感, 体现了云林独 特的审美情趣。
双桧平远图 元 倪瓒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出身小吏,所作山 水以疏体见长,用笔简远,若不经意,平淡天真之 趣溢于画卷,流露清高隐逸的思想。他的《富春山 居图》,纵33厘米,横长630厘米,村舍隐约,渔舟 出没,林峦森秀,笔墨苍简,颇得富春江两岸烟波 浩渺、坡峦清润的情趣,被誉为“画中《兰亭 序》”。
富春山居图
王渊,字若水,号澹轩,钱塘(今浙江杭
竹石集禽图 王渊
山桃锦鸡图 王渊
石山农,梅花屋主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以画梅著称,在画梅技巧上亦颇有创造,首创 “以胭脂作没骨体”,而且突破前代画梅大多疏 枝浅蕊的成法,改之以繁花茂枝,别开生面,对 后世写意花鸟画影响颇大。亦工诗,故宫博物院 藏《墨梅图》自题“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 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露了他不愿追逐名利,甘于淡泊的高尚情操。
《双桧平远图》在巨大的画幅上画两株老桧 并立于平坡上,顶天立地,占据整个画幅。 造型盘曲遒劲,气势雄秀挺拔,使远处山峦、 林木、村居蹊径,尽在其俯视之下。画中描 绘秀丽的低峦平冈,丰茂的杂木丛林,满布 湖泊溪涧略起丘陵的平原,一派旖旎的江南 风光。图中桧树用勾勒染墨法,描绘精工, 表现出桧树枝干的挺秀刚硬。树冠高高耸立, 姿态虬曲若苍龙在天。远树简略双钩树干, 枝叶用淡墨草草点成,旷远幽深。远山用淡 墨轻染,若隐若现。下坡上多矾石,水墨密 点小石的阴凹处,再用淡墨晕染,使山坡湿 润融合。其带湿点苔,五墨齐备,天机一片。 统观全图,笔墨圆润,多渲染,少皴擦,凹 凸分明,层次细腻,可见吴镇湿笔重墨,大 气磅礴的画风。
鹊华秋色图 元 赵孟頫
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纤,有宋人之雄而去其犷之说。
浴马图 元 赵孟頫(局部)
秋郊饮马图
元 赵孟頫
高克恭,元初画坛上流传着“南赵北高”的佳话, 将南方的赵孟頫与高克恭(1248年-1310年)相 提并 论。 高克恭为色目人,他曾与赵孟頫同时在北京任职, 后来两人又在江南共事彼此结下深厚的友谊。受赵孟 頫影响,高克恭对书画的兴趣与日俱增。他悟性极高, 善作山水、墨竹。尤其喜爱董源、米芾的画风,卷面 云烟流动,淡雅有致,富有诗一般的韵律,生机盎然。
墨 竹 坡 石 图 元 高 克 恭
高克恭的墨竹既重形,又重 神,孤高清秀,出人意表,虽是 写作,实是写人,落笔潇洒,秀 雅可人。赵孟頫称其人品高,胸 次磊落,故所作看似游戏,却能 不流于俗格。在元代各民族文化 大融合,文人画大发展的进程中, 他和赵孟頫的美术成就都是足以 令人称道的。
元四家及其作品赏析
人物及其作品赏析(文人山水画)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浙江吴兴(今湖州) 人。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他生于宋元鼎革之 际,在半推半就中入元廷做官,却遭到皇室的猜忌与 防范,而又无法摆脱朝廷的笼络与利用,心情十分矛 盾和痛苦,乃将精力倾注于对艺术的追求,以复兴传 统文化为己任,诗书画印、音乐文学无所不精,终于 成为一代艺术大师。 赵孟頫的书法不拘一格,篆、隶、楷、行、草, 皆能运笔自如,潇洒秀逸,有“松雪体”之称。他的 绘画,凡人物、山水、花鸟、鞍马,皆墨韵高古,或 以书法入画,博采晋、唐、北宋诸家之长,以气韵生 动取胜,所绘《鹊华秋色图》,有唐人之致而去其纤, 有宋人之雄而去取犷。
秋山暮蔼图 元 高克恭
云 横 秀 岭 图

高 克 恭
《云横秀岭图》,以大 设色绘云山烟树,远处岭高 入云,雄伟挺拔,岩壑幽深, 气势憾人;山顶青绿横点, 莽苍葱郁,龙脉起伏,绵延 天际;画面中部的云烟,流 布飘逸,充满动感,既增添 了山势的奇伟,又具有莫测 之势,令人遐思不已;近处 孤亭傍湖,溪流潺潺,丛树 掩映,动静相宜,颇有清趣。 全图笔法粗中有细,墨色层 次丰富,立体感与质感皆很 突出,与董源、米芾两家技 法合参,别开生面。
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是黄公望最著名的山水画。他晚年久居浙 西富春江一带,作此画时已七十九岁高龄。图卷为纸本,水 墨画,高约一尺余,长约两丈。描绘的是富春江一带的秋初 景色。画面上峰峦坡石,变化多端,山问江畔,有村台、亭 台、渔舟、小桥、丛林、飞泉,景随人迁,令人日不暇接。
王蒙(公元1301—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 山推,又号香光居士,浙江吴兴人,赵孟頫的 外孙,“元四家”之一。其所作山水以密体见 长,布局充实,结构饱满,用笔多变。皴法丰 富,厚重繁密。 如《清卞隐居图》,重山复岭, 密树流泉,气势苍郁;图上采用披麻皴、斧劈 皴、牛毛皴及解索皴等多种手法,层层积累, 多至数十重,极富质感,沉郁深秀,苍茫雄浑, 将归隐避乱,寄趣林泉的情感渲泄无遗。明人 董其昌称王蒙“力能扛鼎”,评此画为“天下 第一”。
溪 山 高 隐 图

吴 镇
洞 庭 渔 隐 图 元
吴 镇
倪瓒(公元130l一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子、 荆蛮民、幻霞子等,还题有懒朗、东海琐等,江苏 无锡人。倪瓒作山水以“二岸一水式”构图见长, 善用干笔皴擦,好作折带皴以见坡石的跌宕。他的 作品不绘人物,简远平淡,具有超尘绝俗的韵味。 如《渔庄秋霁图》,近处坡石上植数枝枯木,中景 不着一笔,空阔平淡,是为湖水,远处山坡如带, 境界萧疏,空旷中含有孤傲之气,被视作元画逸品 的代表。董其昌评倪云林: “古淡天真,米痴(即 米芾)后一人而已。”明代江南人以有无收藏他的画 而分雅俗。
认识元代绘画

元代绘画在唐宋的基础上,有了显著的发展。绘画注重诗书画的结合, 舍形取神,简逸为上,重视情感的发挥,审美趣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体现了中国画的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 山水方面,初期的钱选,赵子昂,高克恭等对唐宋以来的山水画的继承 和发展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中后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元末 四大家出现,在原有基础上又具特色和创造,以简练超脱的手法,把山 水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元代山水画家还有商琦,曹知白,朱德润, 唐棣,孙君泽,陈汝言,方从义等。
吴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
道人,又称梅花和尚、梅沙弥等,浙江嘉兴魏塘 镇(今嘉善)人。他性情孤僻,因对元王朝的统治 不满,隐居乡里,饱读诗书。吴镇出身贫寒,孜 孜绘艺,不求闻达。所作山水、人物、花鸟,以 湿笔见长,而淳朴天真,充满野逸之趣,以寄托 自由不羁、归隐江湖的志向。有《溪山高隐图》、 《渔夫图》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