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真正word版清晰)
(完整版)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真正word版清晰)
动能定理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
功 和 能
EK mv 2 2 。 (动能是运动状
物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W=EK2—EK1 (动能定理适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
势能统称机械能)
态的函数,是标量)
用于变力做功的过程)
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
的能叫 势能。
重力势能 EP=mgh h 为物体
m
R2
R
规律:F= m
V 2 =mω2r = m
4 2 r
物
r
T2
体
GMm m 2R R2
GMm R2
m
2 T
2
R
的
运
动
简谐运动 物体在跟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 位置的回复力作用下的振动,叫做简谐振动。 振动图线
X/cm
A
t/s
0
T
描述量:振幅 A,周期 T,频率 f (=
竖直方向 Vy = gt,y = 1 gt2 2
合 速 度 Vt =
V
2 x
V
2 y
,与
x 正向夹角 tgθ= v y Vx
匀速率圆周运动 特点:合外力总指向圆心(又称向心力)。 描述量:线速度 V,角速度ω,向心加速度
α,圆轨道半径 r,圆运动周期 T。
天体运动问题分析
GMm R2
ma
GMm v2
力的合成与分解 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如果与几个力的效
果相同,则这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这个力的分 力。
由分力求合力的运算叫力的合成;由合力求分力的运算叫 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重力 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大小 G=mg。g 为重力加速度,由于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变化和地球自转的影
向。
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Vt=V0+at S=V0t+ 1 at2 2 Vt2 V02 2as V V0 Vt 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 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抛物体的运动 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重力。 分析:水平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自由落体的合运动。 规律:水平方向 Vx = V0,X=V0t
1
)。
T
相关物理量的周期性变化:位移、回复力、即时速度、即时加速度,动能
与势能等。
阻尼振动、受迫振动 振幅逐渐减小的振动叫阻尼振动。 振幅保持不变的振动叫无阻尼振动
或等幅振动。 物体在周期性外力(驱动力)作用下
的振动叫受迫振动。 受迫振动,稳定后的频率等于驱动力
的频率,而当驱动力的频率接近振动物体 的固有频率时,受迫振动振幅增大的现象 叫共振。
转换。大小:W=FScosα (两个要素: ①力 ②力方向上有位移)单位:焦(J) 正功 :表示动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小于 900。) 负功:表示阻力功(即力与位移夹角大于 900。)
功率 平均功率 P W t 单位:瓦(焦/秒) 即时功率 P=FVcosα,单位:瓦(焦/秒)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
距零势能位置的高度。零势能位置可 依具体问题解题方便而定,故重力势 能的大小只有相对的意义。重力势能 的变化表示了重力做功的多少。
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 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 的总量保持不变。
同样,在只有弹力做功 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弹 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机械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
能总量也保持不变。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牛
顿
运
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
动 定
方向相同。表达式 F 合=ma,其中 F 单位:牛(N);m 单位:千克(kg);a 单位:米/秒 2(m/s2)。意义:力是改变物
律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
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分别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存在“平衡’问题。)
功 功是能量转换的量度,即:有功必有能量形式的转换.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形式
摩
擦
静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产生相对运动趋势时,沿接触面产生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静摩擦力。静摩擦
力
力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
物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单摆周期公式:T=2π i g
机械波 振动在媒质中传播形成波;媒质各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
响,地球周围各地 g 值不同。在地球表面,南极与北极 g 值较大,赤道 g 值较小;通常取 g=9.8 米/秒 2。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几何形状、质量分布有关。
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吸引力叫万有引力, F G Mm R2
。通常取引力常量 G=6.67×10-11 牛·米 2/千克 2。物体的重力可以认为是
力 的 概 念
三 种 常 见 的 力
运 动 和 力
力学知识结构图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每一个实在的力都有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三要素 大小、方向、作用点 矢量性 力的矢量性表现在它不仅有大小和方向,而且
它的运算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使物体产生形变以及改变物
体的运动状态两个方面。
冲量 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
变而具有的能。
叫做力的冲量 单位 牛·秒。冲
量的方向,即力的方向。
动量定理 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
冲
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
量
动量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表达式 Ft=P 末-P 初
和 动
叫做动量 单位:千克·米/
(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作用的过
量
秒。动量的方向,即速度的方
系程统)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
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弹力 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并且发生了形变的物体之间。支持面上作用的弹力垂直于支持面;绳上作用的弹力沿着绳的收缩方向。
胡克定律 F=kx,k 称弹簧劲度系数。
滑动摩擦力 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对滑动的
方向相反;其大小 f=μN。N 为接触面间的压力。μ为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