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案与测试用例介绍
17
4
测试方案简介
特性跟踪表:
5
测试方案简介
详细测试设计
6
测试方案简介
用例设计的工程方法:边界值、等价类、因果图、正交法、场景分析法等 预制条件:执行此特性测试所必须的共同预制条件; 用例触发方法:如何执行、在何种情况下会触发特性; 输出及观察点的获取:如何获得我们的输出、以及我们需要针对那些方面进行观察(测试设计时应针对特性的不同, 考虑全面); 测试子项:将子特性再细分、相当于测试用例中的三级标题; 测试点:需要明确该测试点的测试目的、表达简单明了,测试点的粒度<=用例的粒度 输入输出考虑要素: 输入:针对本测试点的必要输入 输出:特性正常情况下应该获得的预期结果; 测试点设计可以参考前面的内部实现分析进行设计;
13
测试用例简介
4、预制条件:根据用例输入、获得预期输出所必须的前置条件、是用例执行的前期准备; 5、设计描述:输入条件,实际测试时进行的操作、输入的数据等; 6、预期结果:在预制条件具备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描述中的操作,应该获得的正确结果; 预期结果需要覆盖到方案设计中列写的输出和观察点、保证预期结果的检验全面; 7、测试类型:自动化、手工等; 8、用例状态:设计完成以后为ready; 9、设计人:设计用例的人,便于跟踪; 10、执行人:实际执行用例的人 11、执行结果: pass: 通过 fail: 不通过,需要记录问题单号 block:用例阻塞(由于功能没有实现引起的) cancel:用例失效,后期需要进行用例修改/调整;
3
测试方案简介
3.1.4 接口分析 当测试特性涉及与外部模块进行交互的,需要对模块间的接口进行分析,明确模块间的通信方式、通信内容, 确保测试设计的完整性; --当涉及的接口是新增的有必要在测试设计时加入接口一致性测试的内容; 3.1.5 继承性分析 分析当前特性与基线版本功能有无继承性,如果有,需要考虑到新老功能相互影响的部分,有针对性地设计相 关测试点,验证交互部分功能正常实现; 3.2 测试策略分析 针对测试特性制定相应的测试策略,主要是理清详细测试点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 3.3 详细测试方法 --测试方案的主要内容,测试用例设计的主要参照; 3.3.1XX子特性详细设计 这里的子特性是测试人员根据测试需求分析得出的产品测试规格进行整合得到的子特性;
14
用例写作要点
1、思路清晰: 用例标题和预制条件、设计描述、预期结果必须统一、让执行人明确知道用例的测试点和预期结果; 2、表述细致准确: 由于测试用例的设计人和执行人可能不一致,因此,设计人在设计用例时、对于预制条件、设计描述、和预期 结果必须交代清楚、步骤清晰、正确,预期结果表述准确; 3、Ctrl +C 和Ctrl+ V 有些用例的基本操作差不多,但是由于不同的预制条件会获得不同的结果,设计用例的时候难免会有复制粘帖的 现象,但是请粘帖后注意修改全面; 4、观察点不宜过多: 如果观察点很多,建议拆分用例,将重要的观察点拆分出来;避免测试执行人员,在测试执行时有遗漏; 5、分清主次: 不要把大部分精力放在页面校验上,虽然这部分是用户体验的部分,但是相较于功能的实现就是次要的了; 6、学会使用等价类的设计方法;
16
用例维护
由于特性实现的变化或是前期测试人员写作失误、在用例基线化以后需要对用例进行维护; 维护是需要注意: 1、当有增加、修改、删除的操作用例时,请将增加、修改的用例放在前面,千万不要将删除的用例放在前面; 2、另外如果用例基线化以后出现用例需要删除的情况,请勿直接删除,可以在用例上打上删除线,并在备注中说明 删除的原因; 3、用例删除、新增需要知会TC,方便对用例数量的跟踪;
测试方案与测试用例介绍
2009-3-12
目录
测试方案介绍 测试方案主要内容介绍 测试方案写作注意点 测试方案评审侧重点 测试用例介绍 测试用例各元素说明 用例写作注意点 用例维护
1
测试方案简介
什么是测试方案 是对测试需求分析的进一步细化,是测试人员通过对产品设计规格进行分析,参考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需求实 现,针对某特定的测试需求进行的测试设计、为测试用例的设计提供指导; 测试方案模版 测试方案的主要内容 1、概述 被测对象描述:明确测试对象及其主要特性; 测试方案描述:简述测试方案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以及针对的测试特性; 2、测试需求 列出产品的测试需求点、此处的测试需求由RTM(需求跟踪矩阵)、测试需求分析获得;
测试用例 测试实现、测试人员进行测试执行的基本依据; 测试用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用例标题 2、用例编号 3、用例级别 4、预制条件 5、设计描述 6、预期结果 7、测试类型 8、用例状态 9、设计人 10、执行人 11、执行记录
11
测试用名称:简单明了,让测试执行人员明确此测试用例的测试目的/测试场景 2、测试用例编号:由测试需求衍生,一般测试组内部约定规则; 3、测试用例级别: lever 1:基本用例、验证特性的基本功能实现,数量比例需要控制; lever2: 重要用例、覆盖特性的功能(使用频率最高),非回归时需要执行; lever3: 一般用例、也是覆盖特性的功能,但是使用频率略为低于lever2的用例; lever4:生僻用例、一般包含特殊的异常,如数据库断连、网络不通等;
7
测试方案简介
3.4自动化测试设计 视特性是否进行自动化测试,如果需要进行自动化测试,则需要明确自动化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环境、测 试数据准备等; 3.5测试规程设计 根据特性的特点,合理安排各子特性的测试执行顺序,提高执行效率; 3.6测试组网分析 这里的组网分析,是外部环境分析的具体实现,我们根据外部环境分析的结果,规划测试时的系统组网; 3.7测试环境分析 进行测试时需要的测试环境:包括软件、硬件、工具、操作系统; 4附录 4.1测试用例列表
8
测试方案写作注意点
切记!! 测试对象分析不可以照抄开发的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 忌: 测试子项简单的分为:正常流程、异常流程!
9
测试方案写作侧重点
特性分析准确没有偏差; 测试子特性全面、没有遗漏; 测试点全面没有遗漏; 测试输出观察点明确、全面; 测试组网环境明确、应用场景明确;
10
测试用例简介
--测试需求分析 通过对产品的设计规格进行分析,识别测试需求,通过对测试需求进行分析得出测试特性;
2
测试方案简介
3、XX特性测试设计 --测试方案中的重要内容,体现方案设计人员对规格的理解以及测试设计思想; 这里的特性是对应于测试需求分析中的测试原始需求; 3.1 测试对象分析 主要包含:外部环境分析、应用场景分析、内部实现分析、接口分析、继承性分析;这些内容可以剪裁,在实际的写作中,根 据被测对象的不同,进行选择; 3.1.1外部环境分析: 分析此测试特性可能相关的外部模块,以及与外部模块的交互方式、使用的协议等; 3.1.2 应用场景分析: 分析此测试特性可能的使用场景、不同场景会有相应的处理,避免测试设计遗漏; 3.1.3内部实现分析: 测试对象分析的必要内容,是测试人员对测试特性的理解; 测试人员通过对规格相关需求进行分析,首先需要明确针对此特性需要满足那些功能,同时通过分析开发人员的实现方案,必 要时需要参考SRS和LLD了解开发人员的处理逻辑,理清此测试特性的系统实现,为后面的详细测试点分析提供参考; 这部分分析可以借鉴白盒测试的分析方法;
15
用例写作要点
7、写作风格: 注意写作风格的统一,如标点符号、换行等; 8、用例与方案的关系: 1、由于方案的测试点涵盖的测试内容往往比较多,在写作用例的时候需要进行细化,即一个测试点分成多个用 例; 2、用例设计时需要对方案进行再思考,不能教条的按照方案原版照搬; 3、写作用例时需要考虑到用例的可测性,和测试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