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及治疗规范
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Duck标准:
(一)诊断标准
1、诊断IE
(1)病理学标准:①病原体:经血培养得以表现,包括源于手术当中的敖生物,血栓敖生物到心内脓肿。
②病理学损害:敖生物或心内脓肿组织学证实为急性IE
(2)临床标准:①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3项次项标准;或5项次项标准。
2、可能IE①1项主要标准与1项次要标准;② 3项次要标准。
3、排除IE ①确定的其他诊断证据;②抗生素使用≤4天其临床表现消失;③
经≤4天抗生素治疗,外科手术或尸检未发现病理学证据。
(二)主要标准
1、血培养阳性。
(1)IE的典型致病菌
(2)持续性阳性:①间隔12小时以上抽取的血培养;②所有3次或≥4次中的大多数血培养阳性(第一次和最后一次间隔≥1小时)。
2、心内膜受累的证据
(1)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①瓣膜或腱索等有摆动的团块;②心脏脓肿;③置换的瓣膜有新的部分裂开。
(2)新的瓣膜反流。
(三)次要标准
1、易感染因素:易于感染的心脏基础疾病或注射药物滥用。
2、发热:体温≥38o C。
3、血管现象:大动脉的栓塞,化脓性肺梗死,真菌性血管瘤,颅内出血,Janeway 结节。
4、免疫学现象:肾小球肾炎,Olser结节,Roth斑点,类风湿因子。
5、微生物学证据:阳性血培养但未达到标准,或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性微生物活动性感染的血清学证据。
6、超声心动图:与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至但未达到主要标准。
治疗方案和原则
感染性心内膜炎药物治疗
基本原则:早期用药,计量要足,疗程宜长。
选用杀菌剂,监测血清杀菌滴度。
调整药物剂量,联合用药,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