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体工程学96922ppt课件
人体工程学96922ppt课件
第一阶段:对劳动功效的苛刻追求—人体工程学的孕育 第二阶段: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科学人体工程学的诞生 第三阶段:向民用品等广阔领域延伸—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和成熟 第四阶段: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可持续发展—现代人体工程学
精选
F.W.泰勒 美国工程师 开创:时间与动作研究 铁锹作业实验 砌砖作业实验(吉尔布雷斯夫妇) 著作 :《疲劳研究》
精选
二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 武器装备变得空前庞大和复杂。由于设计不当和缺乏训练,无 法使人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武器的性能要求,导致了较多意外事 故的发生,这使人们意识到“人的因素”的重要性,意识到只 有工程技术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生理学、心理学、人体测 量学、生物力学等学科方面的知识。于是人机关系的研究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从“人适机”转入“机宜人”的阶段,科 学人体工程学应运而生。
精选
2、人体工程学的定义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
生物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对象),研究人 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内容),研究在工作 中、家庭生活中与闲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 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学科(研究目的)。
精选
第二节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
1、人体工程学的形成、发展和学科思想的演进
精选
第三节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人-机-环境
1人的因素:人体尺寸参数、人的机械力学参数、人的信息传递能力、
人的可靠性及作业适应性、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对社会环境的感受 性、人的习惯个体差异。
2机的因素:操作控制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家具设备
等。
3环境因素: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心理环境、社会环境、特殊环境
C:力求使实验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人类学等学科专家与物 理学、数学、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精选
2、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A:1935年——陈立、周先庚在清华大学研究过工作疲劳、劳 动环境等问题。
B:20世纪60年代——对信号、仪表等做过人体工程学方面的 研究。
C:1985年——中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D:1989年——成立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
人体工程学精选Fra bibliotek精选精选
精选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人体工程学基础 第三章 人与环境 第四章 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应用
精选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概述 第二节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精选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概述
1、人体工程学国际上较常见的名称 人类工效学 人的因素 人类工程学 工程心理学 其他:人-机-环境 宜人设计 人间工学
精选
(一)坐姿手臂操纵力
下图为坐姿时手臂在不同方向的操纵力(中等体力男子)
精选
4综合因素:人机间的配合与分工、人机信息传递、人的安全防护
精选
研究方法:
1自然观察法 2实测法:静态人体尺寸、人体动态测量、生理物理测量 3实验法 4模拟和模型试验法 5分析法 6心理学测量评价法
精选
第四节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凡是涉及与人有关的事或物,就会涉及人体工程学的应 用问题。
我身边的人体工程学
A: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体工程学研究应用局限于军事 工业和装备
B:随后,便延伸到民用品等广阔领域:家具、家用电器 室内设计、医疗器械、汽车、民航客机、飞船宇航员生 活舱、计算机设备与软件、生产设备与工具。
C:“舒适”、“付出最小”理论也不全面 D:机器设计必须适应人→人-机-环境系统的优化
精选
人—环境—机器之间适应关系:
目的:了解人体工程学,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和对设计的评叛标准。 内容:从人体工程学角度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给出解 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要求:以图片或草图的方式,指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给我解 决方法。图文并茂,字数不少于500字。
精选
第二章 人体工程学的基础
第一节 人体运动能力 第二节 人体测量基本知识O 第三节 人的感觉与知觉O
精选
闵斯特伯格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著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
精选
人适应机器
人体工程学第一阶段的其他发展: A:1915,英,成立“军火工人保健委员会”:研究生
产 工人的疲劳问题
B:1919,更名为“工业保健研究部”:开展有关工效 问
题的广泛研究,内容包括作业姿势、负担限度、男女工 体能、工间休息、工作场所光照、环境温湿度以及工作 中播放音乐的效果等。 精选
精选
机器适应人
1947.7,英海军部成立研究相关课题的交叉学科研究组 1948,雷尔(英)建议构建新词汇“Ergonomics”人体工程
学 1949,恰帕尼斯等三人合著《应用实验心理学——工程设计中 人的因素》,该书总结了此前的研究成果,最早系统阐述人体 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
精选
人与机器互相适应、人与机合理分工。理论趋于成熟
精选
第一节 人体运动能力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体的运动系统实现的。运动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骨、 关节和肌肉,即骨骼肌。运动系统的运动作用是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的转动。所以 人体活动的能力决定于肌肉。
肢体的出力范围O 静态肌肉施力O 动作的灵活性和准确性O 作业姿势O 疲劳研究O
精选
第一节 人体运动能力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由人体的运动系统实现的。运动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骨、 关节和肌肉,即骨骼肌。运动系统的运动作用是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的转动。所以 人体活动的能力决定于肌肉。
肌肉
{ 骨骼肌 骨与骨骼
关节
精选
肢体的出力范围
肢体的力量来自肌 肉收缩,肌力的大小 取决于生理因素的机 能状态、肌肉对骨髓 发生作用的机械条件。 右表为20-30岁青年 男女身体主要部位肌 肉所产生的力。
环境
人
机器
适应
精选
现代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向:“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
一的整体来研究。
现代人体工程学发展三个特点:
A:不同于传统人体工程学研究中着眼于选择和训练特定的人,使之适 应工作要求,而是着眼于工程设计及各类产品设计。
B: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规定的广泛实验性研究尽可 能利用所掌握的基本原理,进行具体的应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