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管理中之目标

企业管理中之目标

1.企业管理中之目标
1.1企业治理之定义:
通过打算、组织、指挥及操纵将组织机构和资源有效利用,从而达到组织机构目标的过程。

治理三个差不多要素:①目标②资源③功能(即治理活动)打算:确定工作目标,并查找达到目标的方法及措施。

打确实是企业治理各功能的龙头,起着决策、平稳、和谐和统一指导企业各项活动作用。

打算中的目标操纵是打算实现的最关键、最重要环节。

组织:按照打算所定的要求,调配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等。

确保打算所要求的活动能顺利进行。

指挥:运用权力及阻碍力,促使职员履行他的职责。

操纵:检讨及考核职员的工作。

看是否按既定的打算和指示实行。

必要时作适当的调整。

1.2打算的重要性:
⑴提供行动的方向
⑵预知今后的机会与危险
⑶提供操纵及衡量成绩的标准
1.3 打算的作用:
企业的打算起着决策、平稳、和谐和统一指导各项活动的作用。

从企业打算的作用来分有两种:
一是决策打算:即纲领性打算或目标打算,指企业较长时刻的方
向,如:远景打算、新产品进展规划、差不多建设投资打算等。

(战略)
二是实施打算:即具体的执行打算,着重于分时期编制具体的执行步骤(战术)
1.4制定打算的程序
⑴确定目标
⑵推测今后
⑶查核本身资源
⑷掘各种可行方案
⑸评选最优方案
⑹事后评判
1.5企业打算的内容与形式:
1.5.1 按时刻分:有长期打算(远景规划)、有年度打算、季度打算、月打算、旬打算、日打算。

1.5.2 按内容分:有生产打算、新产品试制打算、劳动工资打算、物资供应打算、财务成本打算、基建、设备修理更新、生产技术组织等打算。

1.5.3 按范畴分:有全厂、车间、科室、工段、班组、个人打算。

1.5.4 长远打算要紧目标是确定产品进展水平与治理水平。

1.6 正式目标(即股东报告、公司注册章程或其它正式文件)有如下特点:
目标明确.整体结合.共同合作.适应转变.复原活力.
1.7 治理理论之进展:
治理理论进展可分三个时期:早期治理、科学治理和现代治理。

1.7.1 早期治理:没有摆脱个体经营方式的阻碍,靠个人体会进行生产和经营。

特点:⑴工艺没有规程,工人操作没有标准。

⑵靠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养新工人。

1.7.2 科学治理:(泰勒——科学治理之父)
(1)动作研究——劳动方法标准化(IE)
(2)时刻研究——工时的科学利用(工时定额)
(3)实行有差不的计件工资制度(对完成定额高单价,奖金分段运算)
(4)按标准操作,对工作进行科学训练(技校)
(5)明确划分职能,使治理工作进一步专业化
治理标准是把体会上升为理论与科学。

泰勒把人当机器、另一位治理学大师甘特却注意人的作用,主张精神和物质鼓舞。

美国人福特在二战期间,为了适应大生产的需求,创立了“生产标准化”,内容包括:
(1)产品标准化,减少产品的类型,有利组织大量生产。

(2)零件标准化,可提高零件的互换性。

(3)由专业化的工厂或车间制造,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4)机器工具专业化,提高生产率,并为自动化提供基础。

(5)作业专业化分配每个工人只做一种简单作业,以便提高生
产技能的熟练程度。

(6)流水装配法,由传送带运送夹具和工件,形成流水线,使生产效率提高。

1.7.3 现代治理:
(1)从生产资源合理组织角度来研究治理。

充分利用治理技术(工业工程IE、系统工程SE、运筹学OR、数控技术NC、CNC、运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运算机工艺设计CAPP、物料需求打算MRP、生产资料打算MRPII、准时生产制JIT、整个生产过程运算机集成制造CIM、组合技术(机电一体化)、打算评审技术PERT、关键路线法CPM、经济订货量EOQ、经济生产批量EPQ、投资收益法ROI、内部收益率IRR、全面质量操纵TQC、全面质量治理TQM),和电脑辅助治理,以适应快速决策和快速监控等需要。

(2)重视行为科学,从人际关系、团队精神、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也确实是对待人的角度来研究治理咨询题。

治理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要有制造性,要设法使人的行为符合生产经营的要求。

(3)成功企业之特色:
▲有明确的指导方针策略和目标。

▲各部门间积极配合、各职职员作主动。

▲市场治理有活力。

▲有较大的弹性和自我调剂作用?(多品种、小批量,加上适宜的质量水平)。

▲重视顾客和职员两方面满足。

(4)企业治理与ISO9000
ISO9000是世界认可的、有效的、系统的企业治理手段。

是治理标准化的一中模式。

1.8 什么缘故要参加企业治理课程
1.8.1 市场竞争猛烈
1.8.2 品质要求日高
1.8.3 科技日新月异
1.8.4 生产成本亦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1.8.5 市场经济波动
1.8.6 治理观念革新
2.目标治理概念
2.1 目标是指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2.2 目标治理是企业从目标确定、展开、实施、检查、诊断到评判全过程的组织、和谐、操纵活动的总称。

2.3 总方针是指企业一切活动的宗旨和方向,是组织企业全体职员实现规定各项目标和措施的活动准则。

2.4 质量方针是总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
2.5 质量方针目标举例:
我们本着以质量为本、客户为先、职员为荣的精神,不断迈进,成为一家最优良的制造及营销企业。

我们的承诺是满足顾客要求,每一为职员皆尽职尽责,确保产品质量
及客户精益求精。

为确保承诺能够有效实践,各部门须定期检讨,改善下列质量目标:(1)提高准时交货率
(2)提高成品检查合格率
(3)提高生产直通率
(4)降低客户投诉及退货率
(5)降低生产损耗
(6)保持库存于合理水平
(7)缩短交货周期
公司要求每为职员对下列各项作出个人承诺:
(1)一次做对,次次做对。

(2)按方针、跟程序、达要求。

(3)不断检讨、不断改善、不断进步。

质量方针经由董事局认可,是全公司的质量宗旨和方向,各级职员必须明白得其内容及意义,并坚决贯彻执行。

2.实施目标治理之重要性
▲建立和保持目标治理体系,一切用事实和数据讲话,提高企业的治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目标对个人行为有专门大阻碍。

我们把有目标的行为称为有导向的行为,无目标行为称为盲目的行为。

两种行为的积极性与
成效大不相同。

▲不论是企业、组织、个人,有目标才会成功
3.1目标使我们产生积极性
3.2目标使我们看清使命
3.3目标有助于我们安排轻重缓急(忙、盲、茫)
3.4目标引导我们发挥潜能
3.5目标使我们有能力把握现在
3.6目标有助于评估进展
3.7目标使我们未雨绸缪
3.8目标使我们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到工作成果
公司制定了目标,定期检查工作进度,自然就把重点从工作本身转移到工作成果,单单用工作来填满每一天,这看来再也不能同意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