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震灾害及救援队伍建设

地震灾害及救援队伍建设


新西兰7.1级强震无死亡 灾害防御机制起大作用
• • • • • • • • • 不属于直下型地震 人口密度低 毁坏严重地区地属商业区 隔震技术世界领先 房屋抗震性能高 加强立法严把建筑质量 成功的灾害保险制度 重视防灾、减灾教育 政府灾害防御机制好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 •
国际社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反应 中国的反应
自然现象 (益与害)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两条途径
• 钻探 • 地震学
地震和地震灾害
地震三要素:震级、时间、地点
其实,地震对我们人类还是很友好的, 震前它已经或多或少地告诉了我们„„ 如前兆、各种异常、纵波和横波时差等
什邡卷烟厂监控录象 什邡卷烟厂监控录象
不同的国家对地震有不同的态度„„ 美 国 —— 地震是科学 日 本 —— 地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新西兰 —— 同地震共生存 中 国 —— 地震是“天敌”、“恶魔” 伊 朗 —— 不知道、没听说过 „„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 什么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 救援队的组建原则 ● 救援队训练、培训和演练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 什么是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是依托军队、公安消防和武警组建起来的队伍,
配备精良的救援装备,经过严格、规范、系统、科学的训练和培训,在地震 从广义上讲,所有参与地震灾害紧急抢险救援工作的队伍,包括军队、 灾害或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建(构)筑物倒塌灾害发生时,实施紧急救援的 武警、公安消防、警察、民兵和各种专业抢险救援队等等,构成了强大的救 专业救援队。 人与危难的地震灾害紧急抢险救援队伍,法律上赋予了这些队伍义不容辞地 担负各种灾害条件下的紧急抢险救灾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和技术对被压埋人员实施紧急搜索与 营救,并进行急救医疗,是所有地震抢险救灾队伍中的突击队和攻坚队。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国际社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反应
◆ 国际社会
联合国和国际组织
《千年发展目标》 —《巴黎有效援助宣言》 联合国大会 57/150 决议 “加强国际城市搜索和救援援助的效力和协调”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国际社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反应
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瑞士、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等
经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准,由中国地震局和总参谋 其次,作为救援队兼职队员的部队官兵、武警医护人 首先,作为三方成员单位的中国地震局、总参谋部 最后,作为救援队工作统领的重大事项联席会议, 部共同组建,武警总医院合作参与而建立起来的救援队。 员和地震系统专家,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系统训练的有技 和武警总医院在救援队工作中是紧密的合作和依存关系, 是规划、决策和部署救援队工作的最高议事形式,联席 经过建设和实践,形成了在联席会议集体领导下,成员 术、有能力、有专长的年青骨干。通过有效组织和严格管 中国地震局负责组织协调,部队和武警总医院共同参与, 会议办公室是救援队工作的办事机构,为联席会议提供 单位紧密合作,救援队员协同配合,共同完成救援工作, 三方团结一致,互为支持,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理,队员们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相互配合、密切协同, 支持和保障,承办、落实和促进救援队工作,由此形成 共同建设救援队,平战结合,谋求共同发展的救援队基 共同构成这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职责清晰、纪律严明、 了完备的救援队工作体制。目前,联席会议组成人员有 本架构。 高效实用的救援队; 救援队成员单位负责救援工作的领导和外交部、商务部 的代表。 救援队的这种基本架构决定了救援队的管理要具有 统一性、协调性和连续性。
社 会 属 性
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四季、昼夜、蓝天、白云、海洋、大 陆、岛屿、高原山脉、森林草原、江河湖 泊、平原丘陵、风雨雪雾、藓草花木、鱼 虫鸟兽、万物生长……
地球上的自然现象
干旱、洪涝、台风、风暴潮、冰冻、 冰雹、海啸、地震、火山、滑坡、泥石 流、森林大火、农林病虫……
地球上的其他现象
地震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
王志秋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 2010年10月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背景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特色和经验 能力建设 未来发展
地震 ● 地震灾害
几个常识性问题: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我国地震灾害的特点 地震是什么 如何认识地震
世界上两个典型灾害带
北半球中纬度灾害 带,沿地中海—喜 马拉雅一带灾害点 位密集。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 救援队的训练、培训和演练

救援训练
◆ 救援培训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训练和考核大纲》规范救援队训练 ◆是指针对某一或某些具体内 救援演练 内容、时间和标准,要求熟练掌握 容,针对部分同类对象进行的集中 救援基本知识、提升救援技能和水 地震救援演练是模拟地震灾 式教学和培训,时间一般不长,一 平。 害场景,开展部分或全方位的应 周以内为短期培训,两周以上为中、 包括:总纲、共同训练、分 急救援演练,一般是同相关政府 长期培训。对于专业性的培训,应 业训练、协同训练、体能训练等内 部门和社会力量联合开展。 颁发培训结业证书。 容。 有实战模拟演练、场地演练、 可采取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 国家地震紧急训练基地培训大 桌面演练等形式。 纲.doc 两种方式。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训练与考核 大纲.doc
=
20世纪统计结果
强度大
2001年昆仑山 口西8.1级地震
2008年四川汶 川8.0级地震
本世纪以来全球共发生13次8级以上地震 仅有的2次大陆8级地震均发生在我国
分布广
我国的历史地震分布(公元前780 以来)
图例 5.0-5.9
6.0-6.9 7.0-7.9 8.0以上
各省均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 30个省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 20省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 救援队的组建原则
◆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 有资源,集中力量,优势互补,共同组建。

要做到“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是一支反应 迅速、机动性高、突击力强,能随时执行地震紧急救援任务的救援队。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 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的基本架构
6.0-6.9 7.0-7.9 8.0 以上
昆明 广州
地震多
我国20世纪地震灾害统计
5.0-5.9级地震: 6.0-6.9级地震: 7.0-7.9级地震: 8.0级以上地震: 16次/年 4 次/ 年 2次/3年 7次/100年

地震多
世界陆地 面积 世界大陆 地震次数
中国约占 三分之一
中国约占 十四分之一
中国国际救援队
(国际重型救援队)
1 队长 1 副队长 2 协调官 (OSOCC / LEMA) 3 UNDAC 1 结构工程师 (Safety / Security)


85 人 2个场地, 24小时
RDC, LEMA, OSOCC
1 队长助理 1 医疗 2 计划和记录官 1 or 2 信息媒体


1 支队长 1 副支队长
1 基地主任 1 基地副主任
场地 1
1 分队长(营救) 1 副分队长(搜索) 轮换 2 1 分队长(营救) 1 副分队长(搜索) 轮换 1
场地 2
轮换 2
行动基地
轮换 1
1 技术搜索组组长 2 技术搜索队员
1 技术搜索组组长 2 技术搜索队员
1 技术搜索组组长 2 技术搜索队员
地震灾害 54%
气象灾害 40%
海洋与 林业灾害 1%
地质灾害 4%
其他灾害 1%
1949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比例
地震可怕不可怕? 可怕! 你害怕地震吗? 害怕! 那么,你„„ 如果你不害怕地震! 那么,你„„
地震 ● 地震灾害
那么,怎么才能不害怕地震? 答案只有一个,认识地震!
自 然 属 性
是政府和军队紧密合作、密切配合的产物 安全和医疗贯穿科学救援全过程,保 持续的保障 —— 是救援队建设的动力 ◆ 是不同部门之间成功合作、大有作为的典范 切实的应用 —— 是救援队建设的契机 证队员无伤亡,最大限度解救受困者。 ◆ 是根据国情,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结晶 更高的能力 —— 是救援队建设的目标 ◆ 是“团结协作、不畏艰险、无私奉献、不辱使命”的坚强集体 蕴涵的精神 —— 是救援队建设的灵魂 ◆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背景 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 特色和经验 能力建设 存在问题 未来发展
救援队建设思路和设想
◆ ◆
救援理念 是多重领导、多部门参与、不同行业人员共存的队伍
规范的管理 —— 是救援队建设的关键
真诚的合作 —— 是救援队建设的基础 是政府和人民的队伍,是为政府排忧解难、为人民服务的队伍
地震 ● 地震灾害
环太平洋灾 害带,太平 洋板块和其 他板块的交 界处,地壳 不稳定,是 灾害点位最 多的地区。
我国自然灾害特点
• 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以及强烈的地壳运动, 加上处于不稳定的季风环流控制下,全球多种自然灾害 (除现代火山灾害以外)在中国都有发生。 • (1)我国处在两大自然灾害带的交汇处; • (2)我国处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 动强烈; • (3)我国2/3的面积是山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 (4)季风气候不稳定,尤其是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及 位置的移动,导致了我国频繁的旱涝灾害。 —— 摘自中学课本
1 营救组组长 4 营救队员 1 救援骨干队员
1 研究组组长 4 营救队员 1 救援骨干队员
1 营救组组长 4 营救队员 1 救援骨干队员
1 研究组组长 4 营救队员 1 救援骨干队员
1 医疗救护队员 1 搜救犬组组长 3 名训犬员
1 医疗救护队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