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
发表时间:2013-08-21T09:30:37.65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杨秀荣王勇
[导读]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还可以导致抗菌药物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增加。

杨秀荣王勇(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人民医院 442300)
【摘要】目的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改变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方法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为指南,探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除了要加强医务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外,还应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生自律性,从多方面着手抓。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75-02 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或预防由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

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不仅导致细菌耐药的产生,还可以导致抗菌药物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增加。

轻者引起不适,重者致残或致死;或者出现二重感染,给临床诊治带来很大困难。

我国研制一个抗生素大约需要十年时间,而产生耐药菌株却在两年之内,越来越多的耐药菌株的出现,使抗菌素的应用前景越来越不乐观,呈无有效抗生素的可怕趋势。

据调查,我国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在2007年仍然高达74%,也就是说不管大病小病,也不管是否细菌感染普遍都在用抗菌素。

抗菌素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成了万能药的代名词。

一、我国抗菌素目前使用现状
(一)、抗菌药物应用指征不够明确。

临床医生常常把抗菌药物作为一种普通的药物使用,而且抗菌药物的使用随着医院级别越低,使用比例越高。

(二)、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

临床很多医生都是凭经验和习惯用药,很少甚至不做病原培养及药敏试验。

(三)、联合用药及药物用法用量不规范。

二、不合理应用抗菌素不仅导致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的增加,还可以产生新的药源性疾病,导致新的耐药菌增加
抗菌素的盲目使用不仅给临床诊治带来极大困难,而且还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威胁用药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浪费有限的卫生资源。

因此必须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为了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在2004年卫生部针对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制定了我国首个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一)、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适应症
所谓适应症就是抗菌药物的使用是针对细菌性感染的,而不是针对病毒、微生物、寄生虫的。

临床必须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认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普通的感冒发烧用抗菌素就是不合理的,是浪费药物资源,也会导致细菌耐药,像这种情况我们要避免。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因,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菌药物
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习惯用药和经验用药,不做病原培养及药敏试验。

病原送检率明显低于国家卫生部规定送检率必须>=50%的标准。

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临床必须根据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适应症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三)、根据抗菌药物作用特点选择药物
根据抗菌药物的药效学和人体药动学特点不同,临床适应症也不同。

应根据药物适应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以扁桃体感染来说,可选择的药物有许多种,比如针对链球菌有效的有青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大环内酯类。

但是,由于大环内酯长期在我国使用以后,链球菌已经80%左右对大环内酯耐药。

所以如果已经明确是化脓性扁桃体炎而仍旧去选择一个大环内酯类药,比如说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可能治疗没什么效果,这种选择是不允许的。

这时候应该反过来选择头孢菌素口服或者是青霉素口服来治疗是比较好的。

(四)、根据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抗菌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选用品种、剂量、给药次数、给药途径、疗程及联合用药等。

也就是说选择药物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比如,轻症病人可口服给药;重症患者应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后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

肾功能不全患者选择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肾毒性、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对药动学的影响,适当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时间。

肝功能不全患者在选用时应考虑药物对肝脏毒性反应及肝功能减退对药代动力学的影响,避免使用肝毒性明显的药物。

新生儿应避免使用氯霉素、磺胺药、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

妊娠期妇女应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哺乳期妇女应选择在乳汁中浓度低、安全性高的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合理使用抗菌素还应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加强医生业务素质培训,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医生自律性。

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才会有所改善,有所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