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题-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七年级下数学基础训练题-2020七年级数学下册基础训练答案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个数是()A.0 B.1 C.2 D.32.如果∠1+∠2 = 900,∠2与∠3互余,那么∠1与∠3的关系是_____。

3.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

(1)∠1的对顶角是(2)∠1的邻补角是。

4.如果∠1+∠2 = 900,那么∠1、∠2 _______。

如果∠1+∠2 = 1800,那么∠1、∠2 _______。

5.如图,直线AB与CD交于点O,∠COE = 600,OA平分∠COE,求∠DOE的度数。

BAB1.(1)指出图中∠1、∠2、∠3、∠4同位角。

∠1同位角是______。

∠2同位角是______。

∠3同位角是______。

∠4同位角是______。

(2)指出图中∠3、∠4的内错角。

∠3内错角是______。

∠4内错角是______。

(3)指出图中∠3、∠4的同旁内角。

∠3同旁内角是______。

∠4同旁内角是2.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 ∠1同位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内错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同旁内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4.如图∠1、∠2是 ( )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同旁内角 D5.如图,∵∠1=∠2 ∴_______‖_______.∵∠3=∠4 ∴_______‖CAL 87654321B DcHGCAB1.平行线的性质。

(1) 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AB ‖CD ,∠1 =630,求∠2 。

3.如图,已知∠1=∠B ,∠2=∠C ,求证:AB ‖CD4. 如图,∠1=650,∠2 =650,∠3=1000,求∠4 。

5.如图,已知AB ‖CD ,∠1 =450,∠D=∠C ,则∠D = ,∠B = 。

DD1.如图5-9,直线AD、BC交于O点,∠+∠=︒AOB COD110,则∠COD的度数为.2.如图5-10,直线AB与CD交于O点,∠-∠=︒3180,则∠2= .3.如图5-17,a∥b,∠1与∠2互余,∠3=1150,则∠4等于()A.1150B.1550C.1350D.12504.如图5-18,∠1=150,∠AOC=900,点B、O、D在同一直线上,则∠2的度数为()A.750B.150C.1050D.16505.如图5-21,过P点,画出OA、OB的垂线.2.d第(18)题4321cbaO第(19)题DCBA21图5-17 图5-18图5-211.如图,若m ∥n ,∠1 = 105°,则∠2 =( ) A .55° B .60° C .65° D .75°2.如图11,直线MN 与直线AB 、CD 相交于M 、N ,∠3=∠4,试说明∠1=∠2。

3.如图,EF ∥AD ,∠1 =∠2,∠BAC = 70°。

将求∠AGD 的过程填写完整。

∵EF ∥AD ,( )∴ ∠2 = 。

( ) 又∵ ∠1 = ∠2,( ) ∴ ∠1 = ∠3。

( )∴AB ∥ 。

( )∴∠BAC + = 180°。

( ) 又∵∠BAC = 70°,( )∴∠AGD = 。

( )4.如下图, CD ∥AB ,若∠A=85°, 则∠C=___ ___度(第4题图) (第5题图)5.如上图,三角形ABC 中,∠C=90°,三角形的三条边AB ,BC ,CA 中,_____最长,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如下图,两条直线AB 与CD 相交于O 点,若∠AOC=60°,则∠BOD=______度(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上图,∠BOD=45°,则∠AOD=__ ___度。

3.如图,AB ∥CD ,∠B=a °,∠C=b °,求∠BEC 的度数。

4.如图所示,已知∠E=∠1,∠3=∠2,AB ∥CE 吗?为什么?5.方程组125x y x y -=⎧⎨+=⎩的解是( )A .12x y =-⎧⎨=⎩B .21x y =⎧⎨=-⎩C .12x y =⎧⎨=⎩D .21x y =⎧⎨=⎩6.若12x 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3x -y +a=0的一个解,求a 的值.A B CD E1 2 31.已知 二元一次方程3x+4y=12, x=3时,y=______,当x=_____时,y=152.已知方程054=--y x 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则x=____________3.已知方程2x -3y=12 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____________4.购面值各为20分,30分的邮票共27枚,用款6.6元。

购20分邮票_____枚,30分邮票_____枚。

5.若方程4329532=+-+n m y x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 2+n 2=( ) A 、3 B 、5 C 、4 D 、106.班上有男女同学32人,女生人数的一半比男生总数少10人,若设男生人数为x 人,女生人数为y 人,则可列方程组为7.写出二元一次方程52=+x y 的所有正整数解。

8.已知⎩⎨⎧=-=54y x ,是方程41x +2 my +7=0的解,则m =_______.9.若方程组⎩⎨⎧=-=+137by ax by ax 的解是⎩⎨⎧-=-=12y x ,则a =_ _,b = _ . 10.已知等式y =kx +b ,当x =2时,y =-2;当x =-21时,y =3,则k =____,b =____.11.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组⎩⎨⎧=+=+7201505y x y x1.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 2㎝,3㎝,5㎝ B 3㎝,3㎝,7㎝ C 5㎝,8㎝,2㎝ D 4㎝,5㎝,6㎝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为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3.若⎩⎨⎧=-=12y x 是方程组⎩⎨⎧=+=+71ay bx by ax 的解,则a 与b 的值为A .⎩⎨⎧==31b aB ⎩⎨⎧-=-=53b aC ⎩⎨⎧-=-=11b aD ⎩⎨⎧==63b a4.若点M (1-a,a+1)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 .5.如果点Q (a ,a-b+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 轴上,点M(2a+b,b)在y 轴上,则a+b= .6.(1)解方程组⎩⎨⎧=+-=82352y x x y (2)解方程组⎩⎨⎧=+=-2253y x y x7.已知式子42615--+x x 的值不大于2,求 x 的非负整数值 .8.将某雷达测速区监测到的一组汽车的时速数据整理,得到其频数及频率如下表(未完成):(1)请你把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此地汽车时速不低于60千米即为违章,则违章车辆共有多少辆? (4) 根据雷达测速区监测到的数据,谈谈你的想法.1.不等式组⎩⎨⎧22x x 的解集为( )A 、x >2-B 、2-<x <2C 、x <2D 、 空集 2.不等式86+x >83+x 的解集为( )A 、x >21B 、x <0C 、x >0D 、x <213.不等式2+x <6的正整数解有( )A 、1个B 、2个C 、3 个D 、4个 4.下图所表示的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2A 、x 3B 、32 x -C 、 2- xD 、32 x -5.“x 的一半与2的差不大于1-”所对应的不等式是6.不等号填空:若a<b<0 ,则 5a - 5b-; 12-a 12-b7.当a 时,1+a 大于28.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集①42 -x ②105 x -③ ⎩⎨⎧-21 x x9.解不等式组⎩⎨⎧++-x x xx 423215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0.解不等式组⎪⎩⎪⎨⎧-++≤--)12(23134122x x x x x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写出一个在第二象限的点的坐标:_______。

2.将点(-2,1)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a 、b 、c 是直线,且a ⊥b ,c ⊥b ,则a 与c4.如图,已知a ∥b ,∠1=70°,则∠2=______度。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cm 和10cm6.ΔABC中,∠A=80°,∠B=∠C ,则∠B= ( )A 、80°B 、60°C 、50°D 、40°7.如图,已知AC 、DF 分别与MN 相交于B 、E ,∠1=75°,∠2=105°, 求证:AC ∥DF 。

8.己的爱好任选其一.体育老师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报名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尚未完整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七年级共有多少名学生? (2)将两个统计图补充完整;(3)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1.x 的3倍不大于1,用不等式表示是 。

2.当y 时,代数式3(y -5)的值是非负数。

3.若长度分别为3cm ,7cm ,xcm 的三根木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4.不等式210x +>的解集是 。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个不等式组的解集,则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

6.已知点M(1-a ,a+2)在第二象限,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7.点A (3,4-)所在象限为( )A 、 第一象限B 、 第二象限C 、 第三象限D 、 第四象限8.点B (0,3-)在( )上A 、 在x 轴的正半轴上B 、 在x 轴的负半轴上C 、 在y 轴的正半轴上D 、 在y 轴的负半轴上9.点P 在x 轴上方,y 轴左侧,距离x 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 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P 的坐标为( )A 、(3,2)B 、 (3,2--)C 、 (2,3-)D 、(2,3-)10.解不等式:215312+--x x ≤1,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1.解不等式组()31252213x x x x ⎧-≥-⎪⎨+>-⎪⎩-1+10-21.若)4,2(表示教室里第2列第4排的位置,则)2,4(表示教室里第列, 第排的位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