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
1、建立现代化的警戒网
采用预警卫星、超视距雷达、远程跟踪雷达等组成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警戒网,日夜担负着发现、识别、报警、捕获、跟踪来袭目标的任务。
2、使用反导武器摧毁敌导弹核武器
(1)导弹反导弹
(2)激光反导弹
(3)粒子束反导弹
3、筑起防核武器的新长城
修筑各种防御工事——人防坑道、掩蔽部、地下室。
4、做好临战前人员物资防护的准备工作
人员:(1)要准备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用具
(2)要了解人防工事的位置、入口、标志和行动路线
(3)要听懂报警信号
(4)要服从人防部门的指挥
物资:掩、盖、埋、涂、包
二、敌核袭击时的防护动作和方法?
1、疏散隐蔽
(1)当国家进入临战状态时,对大中城市的人口要进行疏散,到山区、农村隐蔽。
(2)留守城市的人员,当听到报警信号时,迅速切断电源,关好门窗,
携带个人防护用具和生活用品按指定的路线进入人防工事迅速隐蔽。
2、发现核爆炸闪光时的行动
(1)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
A、利用高地背向爆心迅速卧倒。
B、室内人员可躲在背向爆心的墙角边,最好是框架结构的水泥柱边,注意避开易倒塌的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物品。
C、遇到有水塘、河流等立即跳入水中,短暂隐蔽二十秒也可减轻伤害。
(2)在开阔地时的防护动作
见闪光,核爆炸,背向爆心快卧下;双手交叉叠于胸前,闭眼收腹闭嘴;热浪来时停呼吸,保存自己好杀敌。
三、敌人核袭击后的行动?
1、严防放射性沾染的伤害
核爆炸后尽量利用工事来保护自己,减少放射性沾染的伤害,不在沾染地方停留、休息和吃东西,穿戴好防护器材,扎好“三口”,快速通过或绕过沾染地带。
2、组织沾染检查和消除工作
(1)对人员、武器装备进行沾染检查,然后组织进行全身洗消或局部消除,没有条件洗澡更换衣服的,应组织拍打、扫拂等方法消除沾染减少伤害。
(2)对粮食、蔬菜的消除可采取多冲洗几次的方法进行。
(3)对饮水的消除沾染可用土壤净化法、过滤法、三防净水袋等。
四、化学武器
1.沙林毒剂:(美军代号GB,化学名:甲氟磷酸异丙酯)
①性能:沙林无色,有微弱苹果香味,像水一样的液体。
沸点较低,能与水及多种有机溶剂(酒精、汽油等)互溶,但水解缓慢,能使水源长期染毒。
毒性大,作用迅速,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中毒,也可经伤口和误食食物引起中毒,液滴能渗入皮肤引起中毒。
②中毒症状:
“三流四缩”——三流:流口水,流眼泪,流汗。
四缩:瞳孔收缩,支气管收缩,胃肠道收缩,肌肉收缩。
③救治方法:
1)迅速穿戴防护器材,离开毒源。
2)对症处理:当出现“三流四缩”症状时,应立即肌肉注射解磷针,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如皮肤染毒,可用10%氨水溶液或碱水、石灰水、草木灰水消毒,眼睛染毒可用2%小苏打水冲洗,误食中毒后,应设法催吐,用2%碳酸氢钠洗胃。
2.芥子气(美军代号H\HD纯品,化学命名:二氯二乙硫醚)
①性能有:
1)工业品为黄色、棕色以至黑褐色,有较浓大蒜味。
纯品无色,有微弱大蒜味的油状液体;
2)沸点219°C,凝固点14.4°C,是一种持久性毒剂,冬天不宜单独使用,常与路易式气混合使用,比水重难溶于水,易溶于多种有机溶
剂,液滴在水中大部分沉于水底,水面有层油膜,毒性比沙林小,但具有多效性,能对皮肤、眼睛、上呼吸道等造成伤害。
②中毒症状:
(1)皮肤中毒。
开始无感觉,潜伏期2-6小时,然后开始红肿,18-24小时起水疱,3-5天后水疱破裂、溃烂。
(2)眼睛中毒。
会引起结膜炎、眼睑炎、角膜炎、流泪、怕光、溃疡,甚至失明。
(3)呼吸道中毒。
会出现重感冒症状,呼吸道出现红肿、溃烂、咳出浓性痰,呼吸困难、缺氧等全身性中毒症状。
(4)误食染毒的水和食物中毒。
误食后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等症状。
③救治方法:
1)全身防护、撤离毒区;
2)消毒对症处理,对眼睛、上呼吸道、伤口,可用2%的小苏打水冲洗,另外对眼睛还可涂碱性药品,上呼吸道可吸入抗烟剂。
对皮肤,可用20%的一氯胺醇水溶液消毒也可用1:8(水)的三合二澄清液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
3.氢氰酸(美军代号:AC)
①性能:无色,苦杏仁味;易流动的液体,易被嗅觉发现。
沸点低(26.5℃)挥发度大,是典型的暂时性毒剂;易溶于水和多种有机溶剂,水中染毒不能被肉眼发现,中毒途径,呼吸道。
②中毒症状:
1)刺激期:闻到苦杏仁味,舌头发麻;
2)喘息期:呼吸困难,皮肤发红;
3)抽筋期:阵发性抽筋,角弓反张,眼球突出,瞳孔散大;
4)麻痹期: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
③救治方法:
1)戴防毒面具或浸碱水口罩防护,并可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此药可治心脏病),亚硝酸钠甘油。
2)对症处理: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有助于兴奋呼吸中枢,帮助药物的吸入及排出部分毒剂)。
五、敌人使用化学武器的迹象?
1、美军化学弹药的标记:
弹体上一道绿色环线标示暂时性毒剂;
弹体上二道绿色环线标示持久性毒剂;
弹体上三道绿色环线标示神经性毒剂;
弹体上一道红色环线标示暂时性刺激性毒剂;
弹体上二道红色环线标示持久性刺激性毒剂。
2、敌人行动可疑时判定:
进攻前的炮火准备时间短;
敌人突然向后撤退隐蔽或穿戴防护器材,可以判定敌人准备或已经使用了化学武器;
敌机低空飞行,并有喷洒烟雾现象,可判定敌机喷洒毒剂。
3、根据弹迹判断是否使用毒剂:
毒剂炮弹爆炸声低沉,弹坑浅小,弹片大,数量少,棱角较钝,弹坑周围有粉末物质或潮湿现象,烟为灰白色,消散慢;
4、根据植物特征判定:
在战场上发现植物的表层出现灰白、黄白、红褐色的斑点,有的树叶卷曲或枯死,可以判定敌人在此使用了化学毒剂;
5、根据动物特征判定:
飞鸟、鱼虾、昆虫、家禽死亡,家畜行动不稳,三流四缩.
6、仪器侦察判定
准确测量毒剂的浓度和染毒范围必须依靠仪器来侦察。
如:侦毒粉笔、侦毒片和侦毒器等。
六、生物武器的防护?
一、发现敌人施放生物战剂的迹象;
1、了解生物战的动向;
了解敌人生物武器的生产、储备和运输情况;
了解我国及自己所在地区的传染病分布情况;
从俘虏口中了解使用何种生物战剂。
2、观天看地察虫情;
观察空情;
观察地情;
观察虫情。
3、用制式器材检验和报警;
采样箱采集标本检验;
光散射粒子计数器报警;
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
二、采取防护措施
1、穿戴防护器材;
2、预防注射;
3、主动出击:
火烧水煮、药液浸喷、泥土掩埋、杀虫灭鼠。
七、现行美国军事战略
1、建立新“三位一体”的全面威慑力量
进攻性打击系统、防御系统、后背反应基础设施
2、把保卫美国本土作为首要任务
3、放弃“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战略,转向“有能力在一个战区决定性地打赢战争”战略
4、继续保持在欧洲、东北亚的军事基地、加大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
5、投入巨额军费、发展武器装备
八、现行美国核战略
1、奉行“遏制”、“打赢”并举的核战略方针
2、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3、确定软硬兼施的核战略打击目标
4、筹建攻防兼备的核战争体系
5、暴掠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
九、日本军事战略
1、以中、朝、俄为主要作战对象
2、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合作、提高自主防卫能力和防卫范围
3、进行“第三次远航”,瞄准政治和军事大国
4、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实施新的扩军计划
十、怎样对付卫星侦察?
1、掌握卫星运行规律,实施机动规避
2、针对卫星侦察手段,改变活动方式
3、研究图像分析过程,加强伪装隐蔽
4、采取以攻为守办法,破坏卫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