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已成维权范本

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已成维权范本


十大创新性案件多涉前沿问题
本报记者 李娜 在第十三个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来临 之际,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在江苏省苏州市 首 次 公 布 今 年 开 始 评 选 的 2012 年 中 国 法 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创新性案件, 正 好契合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 “创造力: 下一 代” 的主题。 据了解, 今天发布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十大创新性案件, 除两个由最高人民法院审 结外, 其余 8 个为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结。 “评选十大案件注重案件的社会影响 力, 而十大创新性案件的评选则主要看案 件是否涉及新的法律领域、 新的法律问题, 或者在法律适用上有新的思考, 并且符合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政策导向。 ” 最高人民 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副庭长王闯告诉 《法 制日报》 记者。 他表示, 当前知识产权审判中新情况 新问题层出不穷, 疑难案件越来越多, 而相 关法律司法解释却相对滞后。 在法律或司 法解释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 如何处理这些案件, 直观地反映出人民法 院司法保护的能力。 记者注意到, 十大创新性案件中, 绝大 多数涉及当前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前沿问题。 王闯分析, 如中国体育报业总社与北京 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音像出版社有 限公司、 广东豪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北京 图书大厦有限责任公司著作权权属、 侵权纠 纷案, 系我国法院对体育动作是否享有著作 权问题的首次认定, 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 意义。 对体操、 瑜伽等功能性肢体动作, 是否 应受著作权法保护提供了有益探索。 此外,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郑守仪 与刘俊谦、 莱州市万利达石业有限公司、 烟 台环境艺术管理办公室侵害著作权纠纷上 诉案, 是全国首例对使用生物模型作品制 作城市雕塑行为作出侵权认定的案件; 而 衢州万联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周慧民等侵 害商业秘密纠纷上诉案, 是一起涉及网站 用 户 注 册 信 息 数 据 库 的 商 业 秘密 纠 纷 案 件。 该案的创新点在于如何认定网站用户 的注册信息数据库是否构成反不正当竞争 法意义上的商业秘密; 刘大华与湖南华源 实业有限公司、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 产乘用车公司垄断纠纷上诉案, 则重点探 讨并归纳运用了垄断案件中 “相关市场” 的 界定方法和原则。 “还有的案件通过裁判对新出现的知 识产权权利形式给予保护, 从而拓宽了知 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 ” 王闯解释说, 如腾 讯科技( 深圳) 有限公司与上海虹连网络科 技有限公司、 上海我要网络发展有限公司 侵害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 上诉案, 在法律适用上, 该案未将 《计算机 软件保护条例》 第八条中关于 “修改权” 的 定义仅理解为对源程序或目标程序静态的 修改, 而是综合考虑了修改的具体行为、 手 段与修改后的技术效果、 功能等因素, 将该 案中的行为纳入软件著作权人修改权的调 整范围。 其余一些案件则主要在纠纷的最终处 理方式上有所创新。 如柏万清与成都难寻物品营销服务中 心、 上海添香实业有限公司侵害实用新型 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 最高人民法院明 确指出对于权利要求的撰写存在明显瑕 疵, 无法准确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的, 不 应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构成侵权。 无锡市隆盛电缆材料厂、 上海锡盛电 缆材料有限公司与西安秦邦电信材料有限 责任公司、 古 河 电 工( 西 安) 光 通 信 有 限 公 司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申请再审案, 探索 和明确了对存在撰写错误专利权的侵权诉 讼的处理方法。 “这些案件的办理都与知识产权审判 必须坚持的 ‘加强保护、 分门别类、 宽严适 度’ 基本政策导向相一致, 具有一定的开拓 性, 具有较强的指导和指引意义。 ” 王闯说。 他告诉记者, 发布十大创新性案件至 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 能够促进这些新类型 案件或者疑难案件的裁判标准进一步统 一, 对全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能够 起到指导作用, 营造良好的司法环境; 第 二, 有利于培育法官的创新精神。 “当然, 这种创新一定是在知识产权司 法保护基本政策的导向下进行的创新, 并 不是随意创新。 ” 王闯说, 法官在碰到此类 案件寻求创新时必须考虑, 是否符合知识 产权司法保护的政策目标, 是否符合相关 法律法规的立法精神。 本报苏州(江苏)4 月 22 日电 经姚明同意的情况下, 将其姓名和肖像用 于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及宣传。 法院认为, 受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的自然人姓名, 是区 别不同市场主体的商业标识。 未经权利人 授权或许可, 任何企业或个人不得擅自进 行商业性使用。 【 典 型 意义 】 人格权商品化一直是法 学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探讨的热点。 以姓 名、 肖像等主体的外在标志和表征为内容 的人格权在商品经济社会呈现出巨大的 商业价值, 特别是名人的姓名和肖像。 本 案不仅对具有商业价值的、 在商品经营中 使 用 的 自 然人 姓 名 、 肖像等给予了保护, 而且在确定赔偿数额上也选择适用反不 正当竞争法及司法解释, 对审理此类案件 具有借鉴意义。
2013 年 4 月 23 日 星期二
本版编辑/孟绍群
见习编辑/蒋皓
sifaxw@126 . com 责校/张学军 电子信箱:
本报 苏 州 ( 江 苏 )4 月 22 日 电 记 者 李娜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在此间发布 《 中 国 法 院 知 识 产 权 司 法 保 护 状 况 (2012 ( 即 白 皮 书) , 年) 》 公 布 2012 年 中 国 法 院 知 识 产 权 司 法 保 护 十 大 案 件 和 50 个 典 型 案 例, 并 首 次 公 布 今 年 开 始 评 选 的 2012 年 中 国 法 院 知 识 产 权 司 法 保 护 十 大创 新性 案件。 据介绍, 今天公布的十大案件、 十大创 新性案件和 50 个典型案例, 是从各高级人 民法院报送的 148 个案例以及最高人民法 院 2012 年 审 结 的 366 件 知 识 产 权 案 件 中 筛选出来的。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 2012 年, 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 导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知识产权审判服
最高法发布 2012 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
本报记者 赵阳 4 月初, 继开展严肃查办危害 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之 后,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外公布, 从今 年起, 开展为期两年的反渎职侵权 专项行动。 “ 此次 专 项 行 动 是 严 肃 查 处 危 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 的延续, 打 击 重 点 仍然 对 准 与 老 百 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领域, 而且更有针对性。 ” 最高检渎职侵权 检 察 厅厅 长 李 文 生 今 天 在 接 受 《法 制日报》 记者采访时表示。
知识产权法律滞后法院创造性解难题 最高法透露
根据发案情况确定重点
去年一审知识产权刑案翻番
本报苏州( 江苏)4 月 22 日电 记者李 娜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在此间召开 2012 年 , 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人民法院 审理的案件覆盖所有知识产权法律领域。 相比 2011 年, 知识产权各类案件增幅均较 大, 尤其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成倍增长。 2012 年 , 据悉,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新 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分别为 87419 件 和 83850 件 , 比 上 年 增 长 45 . 99% 和 44 . 07% 。 民事审判成为知识产权保护 重要手段的趋势愈加明显, 且审判质量不 断提升。 数据显示, 地 方 各 级 法 院 2012 年 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上诉率为 39 . 53% , 较 2011 年的 47 . 02% 下降 7 . 49 个 百分点, 再 审 率 也 由 2011 年 的 0 . 51% 下 降为 0 . 2% 。 与此同时, 知识产权行政审判支持和 本报记者 李娜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公布 2012 年中国法 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 IPAD ” 商 标权属纠纷竞争纠纷案等知名案件赫然其中。 10 件 案 件 中 , 《法制日报》 记者发现, 行政、 刑事案件各 1 件, 其余 8 件均为民事 案件, 凸显民事审判已经成为知识产权保 护的重要手段。 监督依法行政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 2012 年, 全国法院共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 行 政 一 审 案 件 2928 件 和 2899 件 , 分 别比 上 年 增 长 20 . 35% 和 17 . 37% , 其中新收商 标 案 件 2150 件 , 专 利 案 件 760 件 , 著作权 案件 3 件, 其他案件 15 件。 2012 年全国法院知识 值得关注的是, 产权刑事案件成倍增长, 知识产权刑事审 判制裁和预防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职能作 用进一步发挥。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新收 和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 13104 件和 12794 件, 比上年增长 129 . 61% 和 132 . 45% 。 其中, 侵 犯 知 识 产 权 罪 案 件 7840 件 ; 涉及 侵犯知识产权的生产、 销售伪劣商品罪案 件 2607 件; 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非法经营 罪案件 2587 件; 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人格权案对具有商业价值的、 在 商 品 经 营 中 使 用 的 自 然人 姓 名 、 肖像 等给予了保护。 深圳唯冠
2012 年知识产权十大案件民事案件占 8 件
Hale Waihona Puke 2011 年 3 月 , 最高检在全国范 围内开展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 职 侵 权 犯 罪专 项 行 动 , 食品药品安 全领域等 8 方面案件, 成为反渎职 侵权部门的工作重点。 今 年年 初 , 最高检印发查办和 预 防发 生 在 群 众 身 边 、 损害群众利 益 职 务 犯 罪专 项 工 作 实施 方 案 , 再 次 部 署 开 展 查 办 和 预 防发 生 在 群 众身边、 损 害 群 众 利 益 职 务 犯 罪专 项工作。 李文生介绍, 此次 专 项 行 动 重 点 打 击 11 个 领 域 的 渎 职 侵 权 犯 罪 行为, 这些都是针对当前具体渎职 犯罪多发领域的发案特点、 发案具 体情况而确定的。 在 11 类打击重点中, “三农” 领 域渎职犯罪被放到重要位置。 李文 生表示, 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发现, 随 着国家对 “三农” 补贴日益加大, “三 农” 专项资金在管理、 审批、 发放的过 程中存在漏洞, 造成不少渎职现象, 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 李文生举了前不久河南省周口市检察机关办理的 一起案件。 为了繁荣农村市场的建设, 国家实行 “万村 千乡市场工程” , 即由国家给当地具备一定规模的商业 企业提供补贴, 由这些商业企业成立配送中心向农村 市场供货。 按照相关规定, 有资质的配送中心, 每年可 获得国家 20 万元至 60 万元不等的补贴。 但当地检察 机关发现,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补贴, 存在伪造、 变造文 件情况, 而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验收过程中, 没有严格 执行标准, 造成不具备资质的企业取得了承办资格。 几 年时间内, 被骗取的国家资金达 1900 余万元。 除了 “三农” 之外, 就业、 医疗、 保障性住房建设、 生 态环境、 食品药品安全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渎职犯 罪, 也被列入此次专项行动中。 “ 我 们 确 定 的 11 类 案 件 都 有 案 例 和 具 体 数 据 支 撑。 这些案件关系到普通百姓的切身利益, 必须着力打 击。 ” 李文生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