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 分48分,共4小题,每小题12本大题共(一、选择题.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1 你应该选择如果你是选手,个选项,) (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A.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 D.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C. ) ( 马克思说巴黎公社“只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 2.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 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A. 巴黎公社起义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 D.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官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的 3.炮声;人群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官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声中缓缓打开。
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年中国的南京D.1949 年俄国的彼得格勒C.1917 年法国的巴黎B.1871 年英国的伦敦A.1640 .“‘阿芙乐尔’的大炮已经不再沉默,它们的回声代表着未来而不是代表着过去。
‘共产主义的幽灵’继续在4 ( 地球上游荡,出没于帝国主义者和剥削者的住所,无论其住所在哪里。
”下列结论足已印证这段论述的是) ①各国无产阶级有了一条崭新的解放道路②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国家有了一条中心城市尝试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道路③世界被压迫人民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有了一条崭新的民族解放道路D.②④ C.①③ B.①②A .①④.陈独秀说:“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5 ”这一认识对当时中国产生的影响有主革命。
) ( 促进国共合作的建立 B.推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A. 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道路 D. 指明了中国国民党的道路C. 年,孙中山曾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1924.6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拿这个办法,) ( ”“这个办法”的关键是.唤醒民众进行国民革命 D.建立责任内阁 C.联合地方实力派 B.武装夺取政权A 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20.在7) ( .国共两党合作 D.农村包围城市C.领导工人运动B.采取暴力革命A.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正式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以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解不正8 确的是) (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A .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 .五四运动、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D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17月7年1937.9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
全国国”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准备自卫。
民必须严肃沉着,) ( .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B.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A .国民政府已经作好全面抗战的准备D.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C 1日,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宣言中郑重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15月7年1937.10 ) (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上述材料说明了当时中国共产党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开始转变对国民党的认识B.不再照搬苏联的经验A. 以民族利益为重,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 D.改变斗争目标C. 主要理由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未有的大事”,11) ( .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B.改变了反帝斗争屡败的局面,取得了完全胜利A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C 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的主要目的是抗战胜利后,.12) ( .争取国共合作,避免全面内战 B.争取政治主动,表明和平诚意A .争取和民主党派建立联合政府 D.争取政治民主化、军队合法化C) 分52分,共26题14分,第26题13小题,第2本大题共(二、非选择题(26.13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经历了许多仁人志士流血与奋斗。
观察下面四幅图,请回答:)分 ) 分(4图一中的人物是哪一思潮的代表?(1) ) 分(6图二所示作品的作者是谁?它的发表有何重大意义?(2) ) 分(4某学习小组拟对上述图片进行研究学习,请你为其拟定一个研究课题。
(3) 日,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俄罗斯历史研究所发布了一份声明,指出“列宁的活动使国家在社6月4年(4)2006 会经济和思想方面走入死胡同,阻碍了国家发展,使国家孤立于文明世界之外”。
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 ) 分(8价。
俄罗斯历史研究所还建议拆除列宁墓,将列宁遗体入土安葬,该声明令俄社会就列宁墓问题的争论再掀波(5) ) 分(4澜。
假如你是一位俄罗斯市民,请谈谈你对此的观点。
2阅读下列材料:)分(26.14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的材料一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材料二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年,1969年至1963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
——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日本方面重材料四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
年中日联合声明1972——请回答: ) 分(6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
(1) ) 分(6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
(2) ) 分(8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3) 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材料四,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4) ) 分(6的因素。
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解析:注意题干要求是“最基本的历史条件”,它应是经济因素。
A.1解析:理解材料中的“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得出观点:特殊条件是自发性,一个城市是A.2 偶然性,并不是普遍和成熟的。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夜色”、“官邸”、“战舰”、“炮声”等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可推C.3月11年1917断出这是日夜,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攻占冬宫的情形。
7“它们的回声代表着未来而不是代表着过去”“阿芙乐尔的大炮”指的是十月革命爆发,解析: D.4 指的是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②③两项都不符合十月革命的情况。
解析:从陈独秀的话中,可知当前国民革命的目标是反帝反封建,为此,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B .5 进行了第一次合作。
解析:孙中山所说的“这个办法”就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进行“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D.6 项。
D革命,而实现的关键则在于唤醒广大民众来参与。
故答案为7解析:毛泽东在秋收起义遭受挫折后,带领起义军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C .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三项D、B、A解析: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C .8 项错误。
C的叙述均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理解。
新民主主义革命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年、关于卢沟桥事件的声明,声明内容反映了蒋介石抗战的信心1937解析:注意提取信息:A.9 和决心。
日,是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当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了中华15月7年1937解析: D.10 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愿意服从国民党的领导,共同抗日。
项。
A解析:注意题干关键词“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未有”,由此可知正确答案为A.11解析:毛泽东为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争取国内和平,避免内战,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B.12 谈判。
) 分(4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1).13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此后,这一)分(2马克思、恩格斯。
(2)对人类社会的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
) 分(4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分4言之有理即可,(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实践。
(3)世纪初,俄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20这一观点不正确。
①十月革命是俄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4)说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落后的俄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国内社会矛盾等历史因素,社会矛盾尖锐、推动了俄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②十月革命使俄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国具有客观条件。
年代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这种30世纪20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 分(8观点的意图在于否定十月革命的必然性和历史意义,是错误的。
其他(反对拆除列宁墓。
它不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和民族团结,拆迁容易导致社会分裂、国家动荡。
(5) ) 分4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分(3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4 ) 分(3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
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 ) 分(6 ) 分(4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
(3) 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 ) 分(4 ) 分(3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
(4) ) 分(3中日两国政府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
) 分(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