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光现象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A.0°B.35°C.45°D.55°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3.眼睛看见书上的字,是因为A.白纸和黑字分别发出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B.白纸和黑字分别反射白光和黑光进入人眼C.白光照在书上,白纸反射白光,黑字不反光D.眼睛发出的光照在书上4.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线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5.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A.小于6m B.等于6m C.大于6m D.无法判定6.空调遥控器能够控制空调的开机、关机、调温等,利用的是A.红外线B.紫外线C.X射线D.可见光7.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既可选择玻璃板,也可选择平面镜B.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C.选择完全相同的b、c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与物是否等大D.利用该实验可以验证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8.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放大的实像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9.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看到自己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10.一位同学身高1.7m,站在1m的平面镜前,他在镜中的身高是()A.0.7m B.1m C.1.7m D.无法判断11.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化,其变化情况是()A.逐渐变短B.先变短再变长C.逐渐变长D.先变长后变短12.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二、填空题13.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度,则入射角为________度,反射角为________度,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_________度。
14.按照我国交通管理的规定,“红灯停、绿灯行、黄灯预备”,规定红灯发出的光作为交通的停止信号,其原因是________。
15.平静湖面的上空,一只鸟正冲向水面捕食,它在湖水中的像是_____像(选填“虚”或“实”),鸟在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16.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_____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脉冲,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17.紫光以外还存在看不见的光是________,它主要的作用是________,它的主要应用是________、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18.人们把光的反射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坐在电影院的每个位置上都可以看到银幕上的画面,这是因为发生了光的________.用久的黑板会发生反光,这是因为黑板发生了光的________.19.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竖直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我们从不同的角度都能观察到墙壁上的光斑,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20.如图所示为一款国产品牌汽车,车内装有先进的倒车雷达系统,这个系统是利用(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工作的;汽车前方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目的是为了使车内物体所成的(选填“实“或”虚“)像位于玻璃的上方,避免司机产生错觉.21.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25°,则反射角是_______°,若入射角减小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若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是_______°。
三、实验题22.如下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________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________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3)如图1,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________;(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________(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像;(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___,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________mm. (5)如图2,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_______.24.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_____;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_____.25.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音箱里传出来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
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音箱前面。
过了一会儿通电了,交响乐又响起来了。
小吴从挂在墙上的镜子里发现音箱前面的烛焰在摇曳,仔细观察还发现当音箱音量突然变大时,烛焰摇曳得更明显。
⑴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音箱,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____的影响所致。
⑵他在镜子中看见的蜡烛是通过___________后形成的____(填“实”或“虚”)像。
⑶当蜡烛越靠近音箱时,蜡烛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⑷上述现象中,除了响度的声知识外,相关的声的知识还有(写出两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图题26.作出如图1、2的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镜面、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反射角或折射角(_____)27.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五、综合题2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光的三原色让一束太阳光通过狭缝从一侧射到三棱镜上,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___现象.人们发现用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可以混合成任何彩色光,如把红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品红色光;把绿光和蓝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青光;把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就是黄光,当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你看到的便是白光,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画面,就是由____________的光叠合而成的。
颜料的三原色各种颜料反射与自身一致的色光,还反射一些在光带上邻近的色光,例如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之外,还要反射邻近的橙光和绿光;同样,蓝颜料除了反射蓝光以外,还要反射邻近的绿光和靛光.把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在一起以后.由于黄颜料把红、蓝、靛、紫色光吸收掉了,蓝颜料把红、橙、黄、紫色光吸收掉了,反射光中就只剩下了绿色光.因此混合后的颜料看上去就是绿色的,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颜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就能调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2)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____________色;红光和绿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____________光;将黄光和蓝光重叠照在白墙上,看到的是____________色;(3)黄颜料除了反射黄光外,还反射橙光和____________光;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后是____________色;两种颜料混合后呈现第三种颜色,请你用简短的语言表述其中的规律: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分析】①用平面镜把光线反射进竖直的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②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法线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的角平分线;③平面镜与法线是互相垂直的.【详解】如下图: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20°角,反射光线与水平方向垂直,故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20°+90°=110°,所以入射角为55°,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90°−55°=35°,所以镜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35°=55°.2.D【解析】A.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反射红光,吸收其他色光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引起的,D.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正确.3.C【解析】白纸反射所有色光而显白色,黑字吸收所有色光,因此人能看到白纸上的黑字.4.C【解析】试题分析:地面上的这些圆形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属于小孔成像现象,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实像.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选项A、B、D错误.考点:光的直线传播5.C游泳池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池底比真实位置变浅.由于水面是平面镜,灯离水面6m,水中灯的像离水面也是6m,而人看到的池底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比真实的池底偏高,由题意可知池底的像离水面6m,所以池底离水面的距离大于6m.故选C.6.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不同的电磁波的用途逐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解:紫外线有杀菌的作用,X射线在医学上用来检查疾病,红外线用在遥控器上,可见光能帮助我们看见物体;故选A.点评: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X射线都是电磁波,分别有不同的用途.7.A【详解】A、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即在观察到b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c,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家用的镜子不透明,不能确定像的位置,故A错误;B、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验证像的位置和大小,所以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故B正确;C、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故C正确;D、利用该实验可以验证平面镜成像中的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故D正确.故选A.【点睛】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实验中玻璃板如果不垂直于桌面,后面的蜡烛无法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距和物距相等分析解答.8.C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是错误的,符合题意;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小,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面镜的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所成的像是虚像特点.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本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知,平面镜只能成虚像,故本选项说法错误.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本选项说法错误.D.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所以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也可以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10.C【详解】该同学身高1.7m,该同学在平面镜中成像,像的大小跟该同学的身高相等,所以像高1.7m.故选C11.B【详解】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会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会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会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故B符合题意.12.A【解析】试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成的是虚像,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同,像不变,人靠近镜面,像也靠近镜面.选项A正确.考点:平面镜成像13.60 60 60【解析】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果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度,则入射角为60度,反射角为60度,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6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