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验人格也称个性。
人格的定义繁杂,理论众多,内容各异。
最简明的定义就是,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或是与社会行为有关的心理特质的总和。
较多的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他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的差异。
独特性 差异性、内隐性、稳定性和统一性是大多定义公认的人格特性。
人的一生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评价他人或自己的人格特点,如,内向、外向,沉稳、冲动,热情、冷漠等等。
心理学家对人格的测量是从个体差异的评定开始的。
很多人格测验以特质论作为理论基础,强调测量行为深层次下的心理特质。
所谓特质,就是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决定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特殊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是通过外在行为表现出来的。
儿童青少年的许多情绪障碍、行为问题都与人格特点有关,因此,人格的测量是心理评估的重要内容。
人格测量的工具之一是人格测验。
由于人格的内隐性和儿童青少年人格的相对不稳定性,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测验其发展相对落后于智力测验、成就测验等的发展,人格测验的信、效度一般也低于智力测验和成就测验。
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性测验和客观性测验。
投射性测验是利用没有明确结构和固定意义、易于引发多种反应的刺激,鼓励被试暴露出隐藏在潜意识之中的思想、情感、欲望、动机等,以此推断它的人格结构。
著名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克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句子完成测验和绘画测验。
对测验结果的解释技术性很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
客观性测验通常是用经过精心编制的一系列问题调查表,让被试按照一定的要求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答案,作出反应。
结果一般可以参照常模作出解释。
广泛使用的人格问卷有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 、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等。
适于儿童青少年的人格问卷相对较少,这里仅介绍几个有影响的儿童青少年人格问卷。
一、艾森克人格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aire, EPQ)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H.J.Eysenck)夫妇编制的,1975年发表了最新修订本。
问卷分为成人版和儿童版,分别适用于16岁以上成人和7~15岁儿童,施测仅需要10~15分钟。
艾森克人格问卷的编制是以特质论为理论基础的。
在早期的研究中,艾森克通过因素分析抽取出两个维度,即神经质(Neuroticism,又称情绪性) N和内外倾性(Extroversion)E,以后在艾森克人格问卷中又增加了第三个维度精神质(Psychoticim)P或称心理变态倾向。
艾森克认为,神经质、内外倾性和精神质是决定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人们在这三方面的不同倾向和不同的表现程度,便构成了不同的人格特征。
现在广为流行的“大五”人格结构理论中仍包含神经质和内外倾性两个维度。
艾森克人格问卷共90个题目,被试以“是”或“否”作答。
然后,按E、N、P、L四个量表记分。
内外倾性E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强度有关;神经质N因素与植物神经系统的稳定性有关;精神质P因素与某些易发展为行为异常的心理特质有关;L为测谎量表,是后来加进去的效度量表,用以测定被试者掩饰、假托或自身隐蔽倾向,或者测定其社会性朴实幼稚的水平。
关于各维度典型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人格问卷中也有明确的描述。
E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这种人往往好交际、健谈,渴望寻求刺激和冒险,回答问题不假思索,乐观、好动。
分数低则表示人格内向,这种人表现安静,不喜过多交往,富于内省,不喜欢刺激、冒险,偏保守,情绪比较稳定。
N分数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表现出高焦虑、忧心忡忡,易激动,对各种刺激反应强烈,易感情用事。
与此相反,分数低的人,情绪反应缓慢且轻微,容易平静,善于自控,稳重,性情温和,不易焦虑。
P为精神质,并非指精神病,它在所有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具有突出精神质的人性情孤僻,对他人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常表现出攻击性。
如果是儿童,则表现为古怪、孤僻,对同伴和动物缺乏同情心,不关心人等。
目前,艾森克人格问卷已在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获得了较确定的信度和效度。
中国心理学家龚耀先和陈仲庚先后修订了艾森克人格问卷的中文版。
陈仲庚修订的成人问卷和儿童问卷,最后修订本为85个项目。
二、儿童人格调查表儿童人格调查表(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Children,PIC)是美国心理学家沃特(R.D.Wirt,1997)等人编制的,被誉为“儿童明尼苏达人格调查表”。
与明尼苏达人格调查表(MMPI)所不同的是儿童人格调查表是由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报告所观察的儿童行为,反映的可能是成人观察者对儿童行为的态度和知觉。
调查表由600个项目组成,用真或假二择一方式作答,描述了儿童的行为、态度与家庭的关系等,可用于3~16岁儿童。
1990年沃特等人发表了儿童人格调查表的修订版(PIC-R),有三种形式,分别包括131、280和420个项目。
420个项目的修订版仍为16个分量表,其中3个效度量表,12个临床量表,1个筛选量表。
1.效度和筛选量表撒谎(L):评估否定儿童行为的倾向。
频次或偏差反应(F):区别夸大问题或过少反应倾向。
防卫(DE):评价父母对儿童行为评价的自我防卫倾向。
适应(ADJ):筛选量表,评价一般的心理健康适应状况,以决定儿童是否需要作心理评价。
2. 临床量表成就(ACH):揭示学习成绩不良的原因。
智力筛查(IS):确定儿童有无智力功能受损问题。
发展(DEV):对智力或身体发展迟滞作出评估。
躯体症状担忧(SOM):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躯体症状主诉的频次、严重性、疾病及其适应。
抑郁(D):评估各种抑郁行为。
家庭关系(FAM):评价家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确定家庭和父母性格在儿童精神病理发展中的作用。
过失行为(DLQ):评估过失违法行为倾向。
退缩(SDL):评价脱离社交接触的程度。
焦虑(ANX):测量各种焦虑表现。
神经症(PSY):区分有精神病的儿童与正常儿童、行为失调儿童和发展迟滞儿童。
活动过度(HPR):区分活动过度与正常儿童。
社交技能(SSK):测量在社交活动中的适应技能的有效性。
儿童人格调查表的常模乃是60年代建立的,被试来自美国明尼那波斯(Minneapalis)地区,2390名5岁半到16岁半的正常男女儿童,200名3~5岁的正常男女儿童。
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57~0.86。
因素分析抽取出5个因素:过失/行为失调/外化行为问题;认知发展;心理病理/内化行为问题;活动水平;躯体症状忧虑。
三、青年人格调查表青年人格调查表(Personality Inventory for Youth,PIY)是评价9~19岁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适应、学校适应、家庭特征和相互作用,以及学业能力等状况的,由美国心理学家莱查(char)和格仑伯(C.P.Gruber)1995年编制。
该量表以儿童人格调查表(PIC)的题库为基础,增加了一些新项目,且采用了自我报告法。
问卷包括4个量表:内化/外化行为、认知缺损、社会退缩和社会技能缺失。
与这些因素量表有关的分量表如下。
冲动与分心:轻率、鲁莽、分心和活动过度、冲动。
过失或犯罪:反社会行为、失控、不顺从。
家庭机能失调:亲子冲突、父母适应不良、婚姻失调。
现实扭曲:疏离感、幻觉和错觉。
躯体忧虑:身心症状、肌肉紧张和焦虑、过分关注疾病。
心理不适:恐惧、忧虑、抑郁、睡眠失调。
认知缺损:学业成绩差、记忆差、能力不济、学习问题。
社会退缩:社交内向、孤立。
社交技能缺失:低同伴社交地位、与同伴冲突。
常模分别提供了正常与临床不同性别被试的T分数。
常模样本由美国5个州的接受正规教育的2327名青少年组成,被试的分层取样符合美国统计总署有关种族、父母教育水平、社区规模等统计指标,并考虑到父母的婚姻状况。
此外,还有1178名被试作为临床常模,他们来自50个医疗诊所,既有住院病人,也有非住院病人。
四、NEO人格问卷NEO人格问卷(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 PI)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P.T.Costa)和麦克雷(R.R.McCra)据人格的“大五” (the Big Five)结构理论编制的人格五因素问卷。
作者从1978年开始编制问卷,最初只用于测量人格的神经质(Neuroticism)、外向性(Extraversion)和对经验的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后来于1985年又增加了两个新维度,即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谨慎性(Conscientiousness)的成人。
在不断对问卷进行修订和改进后,作者于1992年出版了NEO人格问卷的修订版 NEO PI R。
该问卷仍包括自我报告和他人评定两种形式,适用于16岁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
每种问卷由240个陈述句组成,如,我经常感到无助,并希望他人能解决我的问题。
用五点量表 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进行评定记分。
问卷包括了“大五”理论所提供的五个大维度,其中每个维度又包含六种成分,每种成分用八个项目测试,具体如下。
1.神经质,此维度上得高分者可能有出现某种精神问题的危险性,低分者具有情绪稳定、冷静、放松等特点,并有能力面对紧张压力情境。
六种测量成分是焦虑、愤怒、敌意、抑郁、自我意识清醒、冲动性和脆弱性。
2.外向性,此维度得高分的特点是合群、喜欢刺激、精力充沛且乐观。
测量成分有热情、合群、果断、活跃、寻求兴奋和积极情绪。
3.对经验的开放性,开放的个体对自身和外界都充满好奇,他们生活经验丰富,思想充满新意,价值观念不保守。
测量成分有想象力、审美能力、感觉、行动、思想和价值。
4.宜人性,高分者是亲社会的,他们乐于助人,信任他人;低分者具有怀疑他人,不愿与他人合作等特点。
测量成分有信任、诚实坦率、利他、顺从、谦逊和善心。
5.谨慎性,高分者的特点是做事有目的、有计划,可靠,低分者缺乏原则性。
测量成分是能力、秩序、责任心、努力成功、自律和谨慎从容。
目前,NEO人格问卷已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临床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等领域。
过去研究仅涉及成人,自1986年迪戈曼(J.M.Digman)将人格大五理论用于儿童青少年人格研究后,许多研究者都开始了对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结构的探索。
为与成人的人格五因素相区别,有研究者将儿童青少年人格五因素称为“小五”因素(O.P.John等,1994)。
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助于NEO人格问卷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
现在NEO人格问卷中文版的修订正在进行中。
五、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个人对自我的看法不但影响其行为,也与其人格特质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因此,自我概念一直是人格测验的重要内容。
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TSCS)由美国心理学家费茨(W.H.Fitts)于1965年编制,1988年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