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D。
解析:考查音系学知识。
此题句意是:在英语中,送气音位变体[p h]和不送气的音位变体[p]是()。
在英语中,送气音[p h]和不送气音[p]之间的区别不是音位性的,它们都属于同一个音位/p/,只是在不同的位置条件下表现为不同的语音。
[p h]和[p]是两个不同的音子,即音位/p/的变化形式,叫作同一音位/p/的音位变体。
这两个音位变体处于互补分布状态,它们从不出现在相同的环境中。
故选D。
2.【答案】B。
解析:考查辅音的分类。
按照发音方式,/s/和/θ/均属于擦音;按照发音部位(place of articulation),/s/是齿龈音,/θ/是齿间音;二者都是清辅音且都送气,故选B。
3.【答案】C。
解析:考查名词辨析。
句意为“你会发现《旅行指南》这本书在帮助你和你的孩子游览马来西亚这方面是()”。
“be of+抽象名词”相当于形容词,be of value(=valuable)表示“很有价值”,故C正确。
cost“花费”,price“价格”,expenditure“开支,费用”。
4.【答案】D。
解析:考查动词短语辨析。
句意为“当火车(),学校所有的学生都惊讶地看到Carlisle队只有一个男生”。
pull down“拆毁,毁坏”,pull on“牵,拉”,pull off做成某事”,pull in“(指火车)进站”。
根据句意可知D正确。
5.【答案】C。
解析:考查形态学知识。
语素(morpheme)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和语法单位,包括自由语素(free morpheme)和黏着语素(bound morpheme)。
黏着语素又分为屈折语素(inflectional morpheme)和派生语素(derivational morpheme)。
屈折语素表明各种不同的语法关系或语法范畴,如:数、时态、形容词和副词的级和格。
oxen是ox(牛)的复数形式,所以C正确。
6.【答案】D。
解析:考查固定结构。
句意为“阅读之于思维犹如食物之于人体”。
A is to B what C is to D意思是“A之于B犹如C之于D”。
故此题D正确。
7.【答案】A。
解析:考查强调和词义辨析。
句意为“他没有时间陪他的孩子玩,也没有时间陪妻子购物,但是他会定期给家里钱”。
根据but可知前后时态应该一致,故排除B和D。
助动词did用来表示强调,有“确实,的确;一定”之意。
根据句意可知应表示“带给家里钱”,故A正确。
8.【答案】C。
解析:考查固定结构。
句意为“事实上,他们宁愿已经去了伦敦而不是待在伯明翰”。
固定结构would rather do A than do B表示“宁愿做A也不愿意做B”。
故C正确。
9.【答案】D。
解析:考查语言的结构特征。
此题句意是:()能够使语言的使用者在交流中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语言的移位性(Displacement)是指人类语言可以让使用者在交际时用语言符号代表时间上和空间上不可及的物体、时间和观点。
故D正确。
10.【答案】B。
解析:考查语句之间的涵义关系。
B项表示预设关系,预设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背景信息,也就是说话者假设听者已经知道的信息。
该题中Y(玛丽有只宠物猫)是X(玛丽的宠物猫被偷了)的预设(即前提条件),预设信息是玛丽有只宠物猫。
故答案选B。
A项表示蕴含关系,C项表示反义关系,D项表示同义关系。
11.【答案】B。
解析:考查教案的内涵。
此题是问:下列关于教案的表述,哪个是不恰当的?A项意为“它是一项教学指导”;B项意为“它是一项必须严格遵照的计划”;C项意为“它需要考虑到教学大纲和学生”;D项意为“它事先描述了要教什么和怎么教”。
A、C、D项分别体现了教案的性质、要求和内容,但教案只是一份教学计划,在实际过程中会因为一些突发状况而随时进行调整,所以B项说“需要严格遵照执行”是不准确的。
故选B。
12.【答案】C。
解析:考查教学活动。
此题是问:综合技能活动允许老师在课程中融入更多(),因为活动范围会更加广泛。
A项意为“确定性”,B项意为“简单性”,C项意为“多样性”,D项意为“准确性”。
从题干当中的integrated和wider等词可以判断出,只有使课堂活动更加多样,才能适应活动范围的扩大。
故选C。
13.【答案】A。
解析:考查语言测试标准。
此题是问:一个只有多项选择题的语言水平测试缺乏()。
A项意为“结构效度”,B项意为“内容效度”,C项意为“测试信度”,D项意为“评分者信度”。
多项选择题成为最普遍的测试手段的主要原因在于它较高的表面效度和信度,但其实并不是真正有效的。
多项选择题只能测试学生的语言输入能力,如听和读,而不能测试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如说和写。
因此,仅以多项选择题构成的语言测试缺乏结构效度。
故选A。
14.【答案】D。
解析:考查教师教学。
此题是问:当一名老师让学生将一组句子重新排列成一个有逻辑的段落,那么他/她是想让学生注意()。
A项“语法”,B项“词汇”,C项“句型”,D 项“语篇连贯”。
既然老师是让学生重排句子成段,所以强调的是句子间的逻辑性,故选D。
15.【答案】D。
解析:考查阅读策略与技巧。
此题是问:下列哪项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提炼具体信息的能力。
A项意为“通过上下文推断含义”,B项意为“识别作者的看法和态度”,C项意为“利用阅读文章中的信息做出假设”,D项意为“听取航班信息判断飞机是否准时”。
由此可知,A、B、C三项都是侧重对学生推理判断能力的锻炼,只有D项是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注意细节信息(如飞机航班时间),来训练学生提取细节信息能力。
故选D。
16.【答案】A。
解析:考查教学活动。
此题是问:下列哪项活动可以被用来检查学生对于文章中难句的理解。
A项意为“释义”,B项意为“填空”,C项意为“讲故事”,D项意为“总结”。
如果想考查学生对于难句是否理解,可以通过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进行重新解释来判断。
其他几项只涉及对具体信息或文章大意的把握。
故选A。
17.【答案】C。
解析:考查小组活动。
此题是问:当老师组织小组活动时,下列哪项可以予以最少关注。
A项意为“增加同伴间的互动”,B项意为“增加个人练习”,C项意为“提高语言准确性”,D项意为“提供多样性和动力”。
组织小组活动的目的一般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等能力,锻炼他们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基于这样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老师可以适当忽略对于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考查教师组织活动的意图。
此题是问:如果老师让学生去收集、比较和分析某些句型,他/她旨在发展学生的()。
A项意为“语篇意识”,B项意为“文化意识”,C项意为“策略能力”,D项意为“语言能力”。
由题干可以看出,老师组织的活动主要是针对句型结构,进一步而言,实际体现的是对语言能力的训练。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考查教师的角色。
此题是问:当老师对全班同学说“站起来,把这个对话表演出来”,那么他/她扮演的角色是()。
A项意为“调控者”,指老师对活动的进程进行把握,保证其开展得顺利有效;B项意为“组织者”,指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组织,使课堂有序进行;C 项意为“评价者”,指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D项意为“提示者”,常指老师在学生不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时给予适当的提示。
在该题中,老师让学生进行一项具体活动,体现了对于课堂活动的设计组织,所以扮演的是组织者的角色。
故选B。
20.【答案】B。
解析:考查语法教学技能。
此题是问:下列哪一项可以更好地检测学生运用语法结构的能力?A项意为“让他们找出规律”,B项意为“让他们给出一些例子”,C项意为“让他们解释含义”,D项意为“让他们说明结构”。
通过让学生给出一些相同语法结构的例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出他们对于该句法结构的把握。
故选B。
Passage121.【答案】C。
解析:推断题。
通过阅读文章中第一及第二段,可知作者认为CK是她的英雄,因为CK在对孩子是否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这个问题的时候知道如何处理,因此作者对他的处理方法印象深刻。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22.【答案】D。
解析:指代题。
根据文章中第二段可知,CK是作者的英雄,因为CK在对孩子是否可以使用智能手机这个问题的时候知道如何处理,但是当作者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她却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最终给自己的女儿买了智能手机。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3.【答案】A。
解析:推断题。
根据文章第三段第一句话,得知手机是有毒的,特别是对孩子而言,可知A选项正确。
24.【答案】A。
解析:词义题。
根据文章第四段,可知手机剥夺了孩子独立的能力。
因为智能手机已占据了孩子们所有的时间。
CK问“what happened to zoning out?”,后面给出了答案,有一个关键词wander“游离,走神”,可推测zoning out应该是和wander一样的意思,故选A。
25.【答案】C。
解析:细节题。
根据文章中第三段,可知A选项错误;通过阅读整篇文章,可得知孩子们玩智能手机对他们有很多不利,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明经历孤独寂寞和悲伤有益于享受快乐,可根据文章的第七、八段得出答案;D选项说明手机也许是找人谈话的最快的方式,文章中并没有出现,D选项错误,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Passage226.【答案】D。
解析:判断题。
题干:下列哪项是西方人们退离城市的原因。
根据题干“the west move out of cities”可以定位到文章第一段的最后一部分“the real cause was mass affluence.As people grew richer,they demanded more privacy and space.”真正的原因还是人们富裕起来了,随着人们经济上宽裕起来,他们对隐私和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只有D项与此相符。
27.【答案】C。
解析:词义题。
A选项urbanites意为“都市人”;B选项proponents意为“支持者”;C选项opponents意为“反对者”;D选项suburbanites意为“郊区人”。
文中detractors出现在第四段的第一句话“The Western suburbs to which so many aspire are healthier than their detractors say.”可以推测出detractors的含义是与aspire与healthier这两个正面的词汇意思相反的,由此可以推出该题正确答案为C。
28.【答案】A。
解析:指代题。
第五段中them出现在最后一句,具体的指代内容应该在其前面,前面一句有提到“American practice of requiring property developers to provide a certain number of parking spaces for every building”美国人惯常的做法是让开发商在每幢建筑都留有一定的停车位,由此可知“them”指的是parking spaces停车位。